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峡 《日本学论坛》2002,6(3):46-51
I未I=,幻I: 激勤L允20世纪④中日阴保∞中℃、近代中国④文学者允与妒同时代④日本南为0、c耋日本人老匕_j描I、【善允加。奄札c土中日同④相互想硪、相互理解寸否上℃少L℃宅)役c:立刁二匕舻℃善否刃℃c土旮-、加E思扣扎否。圣二℃小谕℃e土日本匕多<④加加扣f)电持,)【0、t、奄L【、中国℃c土圭札l:见之旮-、侵扎允女流作家谢水心老取})上c于【、r谢水心∽日本祝J老中心c:考之rA允k、。谢水心妒一世纪c:近0、畏L、生涯℃言0、允作品℃日本5:阳寸弓描写妒多<见岛扎否。内容屯幅底<日本刃0、乃k、乃旮分野6二涉,)【l、弓。今圭℃谢水心…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的日本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的日本观焦润明梁启超是对日本问题讲得最多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日本观形成于19世纪末ZD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流行“师日”风潮之时,反映着那个时代中国人对日本的基本看法,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另外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梁启超那里,日本事情不过是为其...  相似文献   

3.
はじめに   激動した20世纪の中日关系Sの中で、近代中国の文学者たちが同时代の日本ぁるいは日本人をどう描いてきたか.それは中日间の相互忍让、相互理解する上で少しでも役に立つことができる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われる.……  相似文献   

4.
曹志伟 《旅游》2003,(5):46-49
  相似文献   

5.
战后先后活跃在日本文坛上的女作家几近百人之多。日本有四百多种文学奖,据有关资料统计,仅1970年至1994年的24年中,勇摘日本文学第一大奖芥川奖的女新人就达19名,占同期总获奖者54人中的35.19%,颇可见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战后的60年间,围绕着社会发展的道路,各种思潮跌宕起伏.现在,“和平主义“(pacifism)确实在一般的国民意识中仍然占据着主流,但是,无庸讳言,以“国家主义“(nationalism)和“超国家主义“(over-nationalism)为核心的各种思潮,在当代日本社会意识的主流话语中,挑战“和平主义“,也一直在不同的层面上此起彼伏,影响着国民的心态,并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日本当代社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由于地理上的相邻,所以很早就发生了通交往来关系;单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年之久。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这些记载中,了解到当时两国间来往的情况和日本列岛上的概状。尤其是在八世纪以前,中国已有高度灿烂文化时,日本列岛上还处于原始  相似文献   

8.
中日关系之“特殊”,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本该“世代友好”的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如今首脑间却长时间不相往来,“政冷经热”的怪现象至今仍在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当了5年日本首相的小泉  相似文献   

9.
日本当代海洋文明观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战后的60年间,围绕着社会发展的道路,各种思潮跌宕起伏。现在,“和平主义”(pacifism)确实在一般的国民意识中仍然占据着主流,但是,无庸讳言,以“国家主义”(nationalism)和“超国家主义”(over—nationalism)为核心的各种思潮,在当代日本社会意识的主流话语中,挑战“和平主义”,也一直在不同的层面上此起彼伏,影响着国民的心态,并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日本当代社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论力行社的日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行社,这一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之极端秘密政治团体,其误传于世之名称“蓝衣社”或许更有影响。在其1932—1938年存在期间,确曾震撼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乃至海外。力行社对日本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三岛小国”的日本在教育、军事和民族意识等方面确有可观之处,而这些都与其处心积虑侵略中国密不可分;中国民众面对国耻困难却表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心态,在物质条件贫乏的同时精神上也出现了种种缺憾,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极为重要;中日关系应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观察。与同时代的其它日本观相比,力行社的这一认识甚具时代特征,不失为30年代国民党内值得关注的中日关系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前日本的"朝鲜观",经由源自神功皇后征服三韩的传说,最终演变为"征韩论",将朝鲜视为其朝贡国、藩属甚至夷狄。从7世纪到战国时代,日本与朝鲜平等地处于东亚朝贡体系之内,但是日本对朝鲜以优越姿态相对待的情况日趋严重,其蔑视和敌视朝鲜的观念及心态进一步膨胀。特别是,在万历朝鲜之役后,随着近3个世纪的"锁国"时代,"丰臣伟业"被日本的一些思想家、战略家逐步发展为一整套的学说体系,日本统治者的向外扩张心态持续扩大。进入19世纪后,由于中国和朝鲜的积弱积贫状态以及东亚朝贡体系的瓦解崩溃,因此"征韩论"成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朝鲜的最终认知。  相似文献   

12.
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南蛮学时代"里,由耶酥会教士等传入日本的西方科技、文化和一般知识形式构成了南蛮文化,包括教育,医学,天文历法,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南蛮文化使日本人第一次与中国文化圈以外的西洋人接触,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刺激了日本人的求知欲,使其西洋观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柯静雅 《黑龙江史志》2009,(11):27-27,36
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南蛮学时代”里,由耶酥会教士等传入日本的西方科技、文化和一般知识形式构成了南蛮文化,包括教育,医学,天文历法,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南蛮文化使日本人第一次与中国文化圈以外的西洋人接触,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刺激了日本人的求知欲,使其西洋观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民族使命观是指一个民族对本民族使命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如果一个民族把自己的使命基点放在掠夺异族或别国之上,或在实现其使命的途径和方式上崇尚武力,津津乐道于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无视别国、异族的存在,或在民族视野上显示出极端的偏狭性,那么,这种使命观就是狭隘的民族使命观.  相似文献   

15.
日本近代早期,思想界呈现相对活跃的局面。思想家们吸收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近代化理论,针对日本长期流行的有关国家、政府性质和职能的传统政治思想,提出了非传统的近代化国家观。对国家起源的论证摆脱了传统的君主是"神"或君权神授、国家权力天然形成的观念,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寻求原因。对于国家的性质、国家与政府的职能等问题也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的深入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近代化理念。这为日本创建一种相对近代性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明治初期,维新政府中枢就已深刻地了解到日本所置身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确立起包括对自己和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以及日本未来发展方向在内的国际秩序观。近代日本国际秩序思想中的上下秩序认识与欧洲近代国际秩序思想的二重原理体系如出一辙,并在明治维新后迅速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最终确立起对欧美屈从,对东亚邻国强硬的双重外交路线。  相似文献   

17.
日本倭五王时代形成了以倭五王为"天子",包括了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南部这一"天下"的"天下观"。与当时中国的"天下观"相比,日本倭五王时代的"天下观"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对当时日本列岛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初叶成立的德川幕府,是日本历代中最为彻底地确立了武家对全国的统治体制的武士政权,但在对天皇、朝廷这个古代律令国家体制残余的政策上,它一方面彻底地剥夺了后者的一切实权,另一方面却又将之作为一种国家机构的形式而保存下来,表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性。因而,就形成了这一时期日本国家形态的显著特征:在政治上毫无实权的天皇却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君主”的形态。这一现象,与武士阶级中的传统天皇观念有着密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5月,日本新曜社出版了马场公彦的《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①一书,该书对日本主要杂志涉及中国的报道、评述进行分析,同时就现代日本人中国观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该书研究视角独特,对理解现代日本人对中认知的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思考如何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缺乏认同的现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是马场公彦继2010年出版《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②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中,作者就以  相似文献   

20.
自日本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之时起,战争责任认知问题就成为战后初期日本社会各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日本报界对战争责任的认知却呈现出或顾左右而言他,或避重就轻、扭曲异化的样态。日本报界先以"国体护持"为幌子,对战争责任采取淡化、漠视的态度,试图以此消除与日本战争责任相关的舆论。其后,随着战后民主化改革政策的实施,日本报界开始对战争责任进行反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行动,对战时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战时体制进行了改革和重构。但是,日本报界一直坚持"一亿总忏悔"的宣传基调,企图模糊战争责任主体,扭曲战争责任追究的内涵,并始终以"受害者"作为日本的身份定位。由此可见,战后初期日本报界对战争责任的认知,是日本战时体制思维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