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顿是近代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科学、哲学、神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均有不凡的建树。1692—1693年,坊间曾有牛顿罹患疯癫的传言,但是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在18世纪牛顿的传记与研究中,也没有提及他的疯癫。到了19世纪,随着部分与牛顿有关的资料的发掘,牛顿的疯癫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上半期,牛顿手稿拍卖之后,很多不为人知的文献资料重见天日,牛顿的"疯癫"变得扑朔迷离。在解释牛顿疯癫的过程中,牛顿的真实形象也反复被重构,他从集天才与美德的伟人退变为有人格和性格缺陷的凡俗之人。透过牛顿的疯癫问题,我们看到的是牛顿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各不相同的呈现,由此可以窥探到人文与科学对疯癫的构建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客观性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冷战期间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的西方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冷战期间的边疆理论所反映的是这一历史阶段国家对自身利益界限的理解和认识,其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提高和世界形势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刘晓霞 《旅游》2006,(8):74-81
可以说.约克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约克的历史可谓辉煌之极.尽管城池不大.也没有高楼大厦.但是约克的精致与古老以及它的故事.带给游人的是一种心灵的巨大震撼。约克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约克的每一座建筑.都有着传奇的故事;约克的古城墙.展示着约克曾经的辉煌.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凄美。  相似文献   

4.
张蓓 《文史博览》2012,(5):20-23
疯癫作为一种理性异化状态,往往被认为一种非理性。然而贴近疯人的生存,会发现他们生存空间中往往匮乏了一个要素,这就是情感。在存在论上,人们总是最源初地依寓于一种情感,而存在状态往往首当其冲地受制于情感。与疯癫直接照面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情感,是疯癫之所以成为疯癫的导火索,也是疯癫焕然恢复常态的引线。  相似文献   

5.
康德所处的理性主义时代,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预告有三种截然不同的主张:(1)“道德的恐怖主义”主张,认为人类在其道德天职上是“继续朝着更坏倒退”。(2)“幸福主义”或“千年福主义”主张,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地朝着改善前进”。(3)“阿布德拉主义”主张,认为人类的历史和道德是永远停顿在被创造物中自己道德价值的目前阶段”,康德以为这是一种西赛福式的愚蠢主义观点。康德对上述三种主张都有所保留和批判,但从他十分赞赏莱辛的观点表现可以看出,在总体上他还是倾向于幸福主义。康德通过为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寻找先验的和经验的坚实根据,得出“人类一直是在朝着改善前进的并且继续向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金颜 《攀登》2014,(3):53-57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漫长的思想嬗变历史。本文通过对这一思想发展过程的梳理,厘清其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文化渊源和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契机,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进一步纵深发展的历程,揭示这一思想在不同发展历史阶段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夏陆然 《丝绸之路》2014,(24):46-47
《指引生命的神话》是美国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一本神话学文集。坎贝尔认为,在当下生活中,神话与宗教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尤其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社会道德的匡正方面。他看到东西文明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差异,但是他也坚持“单一神话”的理念,认为世界上多种多样的神话模式具有一致性。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本指导人生之路、提供生活智慧的心灵指南。这本书的翻译,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又一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百多年来,不少欧美学者和政治家们声称历史研究正处于不景气状态,即我们所经历的历史危机。然而在同时期,随着对了解过去这一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又看到历史学领域自身正走向兴盛。针对这些现象,本书作者认为,历史学家们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政治根源和特点及后果,  相似文献   

9.
周春生 《世界历史》2006,1(5):108-117
本文主要评述历史学家迈内克在研究国家理由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历史道德理想主义特点。正是这种理想主义导致迈内克对马基雅维里国家权力等思想的论述失之偏颇。因此,完整地分析、理解马基雅维里国家权力等思想的结构,这不仅对理解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由观,还对理解学术界的各种国家理由批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祝青 《沧桑》2010,(2):167-168
道德意志一词长期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以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依据是把道德理解为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并由此推出道德意志就是以这种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道德意志活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而忽略了其任意性与主观性。所以,仅仅以客观的、普遍的善来规定意志的理解是片面的,对道德意志应该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安克斯密特自发表其《崇高的历史经验》(2005)以来,学界多认为他由语言向经验的转向是不成功的,但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却少有论述。事实上,在之前的《历史与转义》(1994)一书中,安氏就曾对历史经验进行过专门的探讨。在这里,他通过与"乡愁"经验相联系,阐述了一种"后现代历史经验"理论。这是一种过去与现在间存在差异的经验,是一种不能为历史学家所叙述的经验。分析这一少为学者所论及的论述可以发现,安氏的历史经验理论与人们的通常理解有很大差异,并在一开始就与个体主义捆绑在一起,这正是安氏的经验转向受到拒绝的重要原因。不过,鉴于历史学与个体主义的关系至今仍未有定论,我们应以开放之心态思考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2.
道德意志一词长期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以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依据是把道德理解为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并由此推出道德意志就是以这种客观的、绝对的、普遍的善为目的的意志活动。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道德意志活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而忽略了其任意性与主观性。所以,仅仅以客观的、普遍的善来规定意志的理解是片面的,对道德意志应该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一直都面临着疾病的挑战,追求健康也一直是人类的重要目标。在治病防病和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医学和医疗行业得以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从医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伦理道德,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历史研究表明,在近代欧洲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医疗道德也随之发展。反过来,医疗道德也深刻地影响着医学和医疗行业的变迁。近代欧洲医疗道德思想的来源主要有:希腊罗马的传统、基督教的影响、医护人员扶危济困的榜样、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以及医学界人士的医德阐发等。探讨近代欧洲医疗道德思想的来源,不仅有助于对我们加深理解欧洲文明的历史变迁,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当今医疗道德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管理认为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而已成为历史的曾在商界驰骋五百年之久的晋商,采取道德和制度双管齐下的方式对其雇员进行管理,正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埃里克·沃尔夫的《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为切入点,探讨了世界历史研究中的文化、权力等问题。文章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首先批评了将文化理解为固定的、单一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指出只有将文化视为开放和互动的系统,才能真正认识世界历史中复杂的联系。同时,文章也分析了世界历史编纂中"欧洲中心主义"背后所体现的知识与权力的纠结,以及欧洲是怎样运用它在知识上的这一权力去书写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历史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世界历史研究应注意地区性历史与全球性历史的结合,既要看到全球性力量所带来的巨变,也要关注各种地区性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唯如此,才能理解世界历史中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联系,而不会将之看成是"欧洲中心"的力量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恒 《史学史研究》2013,(1):99-105
安克斯密特在《叙事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叙事实体理论,它由历史陈述组成,本身却包含了超出所有历史陈述的观点。安克斯密特认为,过去是混沌的一片,本身没有意义,历史学家按照一定的逻辑将支离破碎的历史残片组织起来,构建出叙事实体,从而使过去得到合理性说明,为人们所理解。叙事实体这一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三个基本形式:首先,它提供了一个观察过去的视角,不同的角度使读者看到历史的不同面相;其次,它是认知过去的一个手段,采用隐喻的方法,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体现了西方认识论传统;最后,它是关于过去的一个解释,是探寻真理的漫长道路上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拉萨河从著名古寺大昭寺南面向西流去,拉萨河北岸河堤背后有一座天成的修习洞。《西藏佛教》1986年第一期上有篇文章记载,“松赞干布为了消除洪灾,曾在这座天成的修习洞中闭门静修过。后来在这里建成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苍古尼姑庵。”从这段  相似文献   

18.
幽静央宗寺     
央宗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中坝藏族乡牙脑村的夏隆坚巴沟。央宗又叫班摩曲宗,藏语的意思是山沟中险峻的圣地。乐都的央宗与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兴海县的知嘎尔贝宗、平安县的夏哇日宗齐名,为"安多四宗"之一,藏语称"普拉央宗静房",是历史上藏传佛教僧人静修而出名的地方。乐都央宗确实是静修的绝妙圣地。  相似文献   

19.
道德场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场的概念出发,提出了道德场的概念,认为道德场是构成一定道德情境的各因子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因传递、交换其信息、能量、物质所产生的进而影响主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特殊形态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宋丽娜 《民俗研究》2010,(2):248-259
村庄社会基础是理解仪式性人情的根本。在河南一村,仪式性人情是镶嵌在血缘关系所组织的社会秩序中的,人情的背后是道德伦理规范及其秩序状态,而人情也在不断表达和再造着这种规范和秩序。这启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村庄社会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