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沙 《东南文化》2022,(1):165-170
博物馆具有多重属性,在某些层面上甚至体现出充分的张力.一方面,博物馆虽然对所有公众开放,但其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渗透着符号权力,使具有较多文化资本的阶层能够保持其优势,维护了社会现有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博物馆也追求公共性理念,努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民主,推动知识共享与多元参与.总体而言,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朝着公共化...  相似文献   

2.
王全德 《攀登》2001,20(Z1):1-3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上科学地回答了广义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将群众、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群众、政党关系之上.  相似文献   

3.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示了 21世纪联合国主导的社会、环境和经济领域最雄心勃勃的努力.因其覆盖面广、适用性强,故成为各国政府和各专业领域竞相研究和应对的对象,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也不例外.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对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的阐释中,呼吁博物馆和博物馆从业者充分认识博物馆之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价值,并积极参与到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广泛的内在和外在关联性,通过引领社会方向、支持其他领域和变革博物馆自身,博物馆可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也是博物馆成功实现社会重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杨蕾 《东南文化》2021,(6):143-144
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服务公众与社会、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增强自身服务和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博物馆文创工作的开展,促使博物馆文创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博物馆文创专家们围绕文旅融合下文创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文创试点工作的经验梳理与细化,从文创资源整合、文创开发和设计、文创运营推广、品牌合作、IP授权等不同角度作了探讨,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博物馆文创工作发展的业务实操和理论体系建设创新了思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是通过展览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品,为人类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对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真正为人类发展提供服务的非盈利机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谈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特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以其陈列展览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为博物馆各项功能活动的最高集成.而陈列展览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物馆人是否具有很强的"特色意识".所以,博物馆工作一定要以自觉的"特色意识"贯穿于陈列展览的全过程,使之每一个环节、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角落,都能一以贯之地显现出"特色意识"的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湄 《史学月刊》2008,1(4):17-24
梁启超的<新史学>介绍了实证主义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的宣言书.梁启超的"新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貌合神异,内涵一套将儒家哲理、大乘佛学和现代进化论融合起来的历史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而他后来怀疑进化论、否定历史因果律的思想转变,不能完全归因于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他自觉认识并澄清自己的"新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思想界限.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会通中西、杂糅古今,是一套独特的历史观念与历史诠释方式."新史学"的"新"义,不但在于移植西方科学史学于中土,同时也是对传统历史观念与史学思想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8.
曲鹏飞 《北方文物》2011,(3):108-109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尤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节假日或双休日,去博物馆或纪念馆参观学习,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选择之一。在这种情形之下,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如何坚持科学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试论新世纪博物馆的改革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博物馆行业较为封闭,无论是从人的观念,还是管理上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新世纪里博物馆也将和世界接轨。面对新的形势,博物馆人必须转变观念,迎接挑战,适应社会的变革。博物馆要理顺关系,规范管理,广泛吸纳各种人才,才能发展事业,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王皓潼 《东南文化》2021,(5):156-161
博物馆书画展览因学术性、专业性过强,迟迟未实现在大众之间的普及并进而与之融通."气韵"是书画展品的灵魂,其美学传播与接受情况应予以关注.从西方"气氛美学"的现象学视角关注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气韵",使人们关于气韵单方面归属于"物"的传统认识被打破,进而拓展为"物"与"人"之间的双向联接.基于此,博物馆策展人应重视"物",围绕其展开学术研究,扩大社会传播,进行氛围营造;同时重视作为感知者的"人",在审美感知上,为"人"提供"通感"化沉浸式审美体验,并致力于提升其审美感受力,借此使颇具学术性的气韵为日常审美的气氛感知所唤醒.通过做好展品解读和创新宣传方式,使气韵语境化且生动、可感知.  相似文献   

11.
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其中对文学风格,曹丕开创性地提出了“文气说”,并将气分“清浊”。对“气”与“清浊”的解读是理解曹丕“文气说”的关键。通过对“气”和“清浊”用法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清”“浊”的正确解释并非“阳刚”与“阴柔”,曹丕是尊“清”而贬“浊”的。  相似文献   

12.
招怀政策在北魏王朝政治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批来自周边政权与民族的人士进入北魏王朝后受到优待与重用,从而成为北魏政权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从文献记载中“上客”与“第一客”的事迹分析入手,试图对北魏招怀政策总体特征与核心原则进行简要的总结与归纳,力求从一个侧面阐发北魏招怀政策的重要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新历史教科书》到《最新日本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年4月9日,日本有关当局通过了“日本会议”编写的高中教科书——《最新日本史》。本就“日本会议”与去年编写《新历史教科书》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关系,80年代“国民会议”(“日本会议”的前身)教科书事件的原委,《最新日本史》出台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关联,以及《最新日本史》与《新历史教科书》的共同之处进行了剖析,并就《最新日本史》中歪曲和篡改历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批判。指出日本教科书问题远远没有完结,国内外学术界应该密切注视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动向。  相似文献   

14.
“辽人”是明代东北地区的汉族区域群体,因长期的边塞生活而具有边疆特点的社会性格。后金进入辽东后,“辽人”有抗、殉、降、逃等不同的表现,反映出他们的复杂心态。清太祖晚年民族矛盾激化,“辽人”奋起抵抗,组成“岛兵”与“关宁辽军”两大军事集团,“辽军”遂成为抗金(清)主力。清太宗即位后,明、清双方展开了对“辽人”与“辽军”的争夺。清太宗调整民族政策,改善汉族待遇,并以军事胜利为后盾,重用、“思养”汉宫为政治号召,积极争取“辽军”,效果显,终于化顽敌为羽翼,大批“辽人”加入清军,为清朝开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李晖 《民俗研究》2001,(3):140-151
<全唐诗>里,收有不少有关婚姻风俗的篇章,其中有元和进士、皇太子僚属陆畅以<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为题的两首.诗云: 云安公主贵,出嫁王侯家; 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相似文献   

16.
任何社会理论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社会背景 ,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和局限性。所以 ,把产生于特殊社会背景之下的理论运用于其他社会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研究“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和“后殖民主义”等概念运用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功能 ,强调运用理论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国宏 《攀登》2002,21(2):19-21
本通过阐述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致性,进而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把甲骨卜辞的结构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几个部分,这对于卜辞的早期研究意义重大,但随着对甲骨卜辞研究的深入,这种分法逐渐显露出一些弱点,它不能真正揭示甲骨占卜祭祀的全过程,一些卜辞的性质被隐藏了起来.虽然学界提出了署辞、兆辞、果辞等术语,以期更细致的揭示卜辞的结构,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卜辞...  相似文献   

19.
欧洲匈人的匈奴起源说在国内学术界早已几成定论。但该学说的史料、考古等诸多层面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马塞里努斯对匈人的记载是最早,也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关于匈人的历史文献。对该文献进行核对和翻译,并加以必要的分析,有助于古代史研究者对匈人与匈奴这两个民族的巨大差异有所认识。同时,在古典史料中还存在其他可能与匈奴人有关的线索,藉此可以勾画出匈奴人西迁后的历史活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