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物》2017,(1)
<正>2013年4月,在山东省邹城峄山镇北龙河村发掘的宋金墓葬中出土了东汉汉安元年(142年)祠堂题记,上有图像和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汉代祠堂题记文字最多的一石,是研究汉代纪年画像石的重要资料[1]。在文字释读上,已考释出580余字,并大致句读出题记的主要内容。但因异体、俗体、方言之辩,或涉丧葬习俗之故,或因风化、字浅之  相似文献   

2.
现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唐代《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被世人称为"三绝碑"。自唐元和四年(809年)刻立后,就有人在该碑的碑阳、碑阴空隙处及碑侧进行题刻,现存唐、宋、明、清代15则题刻。这些题刻已成"三绝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三绝碑"的历史研究、文物价值;记录了历代对诸葛亮的缅怀和敬仰,以及对唐碑的爱护,承载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对清官贤相的尊崇和期待。  相似文献   

3.
"太一"是先秦已有的祭祀神,在汉武帝时期太一神的地位得到提升,被奉为最尊神,分析其原因有三:1、大一统的政治需要;2、统治者追求长生的目的;3、方士的鼓吹及楚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同时在研究汉代太一神祭祀的兴衰中发现,汉代没有一个系统的神学理论指导汉代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文、高成刚二先生编著的《四川历代碑刻》一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了。该书内容丰富、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四川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汉唐以来文化发达,保存的各朝碑刻甚多。作者,用数年之功,通检历代有关著录,广收博采现存碑刻,收录历代碑刻201块,上溯汉代,下迄现代,上下两千年,洋洋二十五万言,是一本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好书。纵观该书与历代金石著录不同,有其显著的四大特点。一、该书收录范围极其广泛,不仅有历代名碑名刻,还有摩崖题刻;摩崖石刻造像题刻;岩墓题刻;石经、石幢、石阙、石表、石棺题刻;墓碑、墓表、基志石刻。还收录了部分近现代纪念重要革命历史事件的重要碑刻。二、该书收录汉代题刻特别突出,全书收录201块题刻中,汉代就有53块,占1/4强。而且在汉代碑刻中,有不少是建国后新出土的,如李冰石刻像铭文,郫县东汉残碑铭文,昭觉石表铭文,成都甲(?)二阙铭  相似文献   

5.
山东日照县海曲西汉墓(M106)出土的"天汉二年城阳十一年"简,字数不多而弥足珍贵。此简不仅为判断墓葬年代提供了有力证据,为研究汉代书法史、研究隶书的成熟时期增加了新佐证,而且是目前所知上书皇帝年号纪年、下书诸侯王纪年时间最早的证据,其"城阳十一年"当为城阳惠王刘武纪年。并且此简还可以订正《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的讹误,可以证明西汉诸侯王纪年使用的相对普遍性等,反映了西汉时代的社会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相城战国至汉代时期大型排水设施位于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09年3~6月进行基本建设时发现,淮北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面积较大,相关遗迹极具规模,发现的大型排水设施与临淄齐国故城大型排水设施的建筑材料、构筑方法、设计理念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又具有自身特点,在我国古代城市建筑遗迹中较为罕见,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战国至汉代相城的历史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汉代画像石中常见刻有文字的现象,按照刻画位置和文字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刻在画像旁边专门设置的被称为"榜"的方框内,多称为"榜题";一类刻在画像画面外,多称为"题记"。前者字数相对较少,后者字数从十几个到几百字不等,刻于汉代墓地祠堂、墓阙及墓室画像石上[1]。从目前发现的汉画像石题记来看,时代最早的是新莽天凤三年路公食堂题记.  相似文献   

8.
徐州汉王东沿村两处墓葬出土画像石基本为汉代祠堂画像石的再利用,以祠堂左、右壁居多,另有后壁及顶板石。相关石材可配置9座单间平顶石祠堂,规模不大,以南向为主,少量北向。两处发现的祠堂画像石体现出相应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墓外祠堂的推广普及和墓祭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9.
江苏仪征1987年出土的西汉永光元年铁剑,剑铭新考释为"河内羊头剑,光头下长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剑茎铭文涵盖产地、名称、长度及纪年等多方面信息,对研究汉代冶金技术和度量衡较为重要。结合史料和考古发现对汉代河内郡的铁器冶铸情况进行探讨后可知,"河内"并非河内铁官,而当指河内工官。剑铭中的"羊头剑"系新发现的铁剑自铭,纠正了以往"黑头剑"的定名;"羊头"典出《淮南子·修务训》,用以形容钢铁的精良。  相似文献   

10.
欧阳摩一 《文博》2004,(6):64-69
汉画像石是与墓葬或祭祀有关的雕刻艺术品,主要刻于画像石墓、石棺、石祠堂及石阙上.其以图像为主,但也刻有大量的文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发现画像石1万多件,其中有文字题刻者达240余件(处).……  相似文献   

11.
“与华无极”瓦当是陕西省华阴地区所出土的一类汉代文字瓦当品种,此瓦当是一极为罕见的带手刻“杨宽”背款的“与华无极”瓦当。  相似文献   

12.
<正>定现藏有三方朱熹书"容膝"刻石,一方存隆兴寺,两方藏于民间。隆兴寺藏的一方刻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原始刻石,但漫漶严重。第二方系摹刻前石而重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文字保存较完整,可弥补第一方刻石文字之缺。第三方仅见拓片,应为三方"容膝"刻石中时代最晚者。  相似文献   

13.
1926年底到1927年夏,武汉国民党人的政策从左向右,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导致武汉国民党人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产党影响下的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因为它严重损害了武汉政府赖以生存的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和军官们的忠诚度。事实上,无论是武汉国民党中央,还是中共中央,这时都曾极力控制工农运动。但中共基层干部的缺乏,特别是在联共(布)党内权力斗争推动下斯大林对中国革命政策的赤裸裸的干涉,不仅使中共的工农政策无法顺应形势做出相应的切实调整,而且更极大地刺激了武汉国民党人的疑惧心理。武汉国民党人从"联共"最终走向"分共",与此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14.
按图索鸟     
<正>置身于摩肩接踵的车海人潮、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我独辟蹊径,四处寻觅着香港清幽。翻开湾仔区酒店大堂备有的香港游览地图,无意间发现距离酒店不远处便有一座香港公园,于是带上我最喜爱的相机,踏入那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  相似文献   

15.
易平 《安徽史学》2007,(6):33-36,42
"江南本"《史记》曾藏于北宋御府,至南宋时已残缺近半,后来亡佚.该书的情况,仅见南宋高似孙论及.本文主要依据高氏所提供的江南本《史记》例文,并参北宋景祐本等相关材料校证,得出以下结论:江南本《史记》为五代官写本.该本与北宋官方刊定的《史记》文本有密切关系,可能就是北宋时校刊《史记》用的底本,它是唐宋之间《史记》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孙剑艺 《民俗研究》2006,(1):194-202
一、“大腕”原本应写作“大万”或“大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腕”一词的“人气指数”直线攀升,早已进入普通话的通用语词系列,成为日益受人欣羡的一个社会称谓。目引十几年前媒体报道一则以见该称谓流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的一个土族朋友家祝贺婚礼,发现了一种让人吃惊的待客习俗:十多人在羊圈里围成一圈,坐在地上的麦草上,在用墙板支起的简陋桌上吃饭,餐具都是木制品,如木碗、木勺、木盘、木碟、木筷(采自当地的一种灌木)等,显得十分朴素,这种习俗我平生第一次见,顿时好奇地问:“待客怎么没有桌子和凳子,坐在地上,是不是太困难啊?”  相似文献   

18.
19.
杨振兰 《民俗研究》2007,(2):192-204
汉语中的后缀"子"作为名词的形态标记,表示事物范畴,其中的事物包括"物"也包括"人",我们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同时参考了<汉语大词典>,统计出指人或与人有关的名词约160个(称之为"子"缀词),带"子"的惯用语约55个,总计约有222个词语,指人名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直接称人:小子、毛孩子、鬼子、老头子;2)指称某种特殊体貌的人:聋子、矮子、瞎子、麻子;3)指称具有某种人格的人:赖子、痞子、愣子、油子;4)指称具有某种特定行为特点的人:骗子、贩子、拐子;5)因隐喻而产生的与人的品性或行为有关的抽象概念:帽子、辫子、架子、空子等;6)由"子"缀词构成的表示人的某种行为的惯用语:如摆架子、扣帽子、甩脸子、钻空子等.  相似文献   

20.
荀子与《诗》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六经”的传承,有着卓越的贡献。自清代汪中肯定荀子于“六经”之贡献以来,有许多学者对荀子与《诗》学的关系,多持怀疑态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墓帛书、阜阳汉简郭店楚简等以及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等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为我们研究荀子与《诗》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我们由荀子与《诗》的传流,地下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关于《诗》的称、引情况,《荀子》一书引《诗》、论《诗》的特点和影响三方面出发,可以知道荀子与《诗》学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诗》学的传承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