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祖籍湖南浏阳,同治四年(1865)三月生于北京,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就义于北京菜市口。其父谭维洵,仕宦显赫,官至湖北巡抚。少年时期的谭嗣同,天资聪颖,好动厌静。文师湖南名儒欧阳中鹄,武从“大刀王五”侠客王正谊。经纬文武...  相似文献   

2.
线装石印本《铸钱工艺》一书系译著,约4万余字,190面。译者为英国的傅兰雅和上海的钟天纬。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英国传教士,1868年受聘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译著达130多种,其中《化学鉴原》、《佐治刍言》、《公法总论》等,在晚清知识界有广泛影响。译书之余,兼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等职。为晚清来华传教士中传播西学最著者。钟天纬(1840—1901),江苏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人),字鹤笙,早年失学,1872年人上海广言馆英文馆读书,之后曾游历欧洲。1881年回上海,入…  相似文献   

3.
陈三立与谭嗣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三立与谭嗣同张求会(一)陈三立与谭嗣同、陶葆廉、吴保初,在清末以四公子见称于世(四公子之称,或以了惠康易陶葆廉),陈、谭二人声名尤著。四公子当中,陈三立与陶、吴、丁交谊颇厚,即使是戊戌政变之后,陈与他们的交往也并未因各自的荣辱浮沉而受到影响。而与谭...  相似文献   

4.
张建安 《纵横》2009,(10):43-46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市),16岁时就读长沙时务学堂,师事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忧国忧民。1899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不久由梁启超来信相召,并得唐才常资助前往日本,就读于东京成城学校。  相似文献   

5.
覃一时 《神州》2012,(20):185-186
本文以人物法的模式阐述了谭嗣同的社会思想及其形成,具体来说主要是从谭嗣同所处时代环境背景、时代的主要矛盾及谭嗣同怎样应对其提出的挑战等方面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王夏刚 《史学月刊》2006,(7):118-120
清代档案里,关于谭嗣同的材料较少,目前能够见到的,主要是他的履历档案和任职四品军机章京时期留下的一些材料,这些档案,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关于谭嗣同科举经历、捐纳候补官、擢选及权限的情况,可以使我们对谭嗣同走上维新变法的过程和在“百日维新”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笔依据上述材料,在以往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谭嗣同及同时代人的记载,试对其中的某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贯穿着一条思想主线,即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谭嗣同大胆揭露和批判封建纲常所造成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不平等,倡导人与人之间关自主、平等。但谭嗣同把最终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途径寄托在宗教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相似文献   

8.
张登德 《安徽史学》2005,(2):118-119
晚清以降,来华西方传教士曾翻译了一些西人的著作,有的还有所著述.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即有<富国须知>一书.不过拿同文馆译本<富国策>细加对照,发现<富国须知>几乎是<富国策>的简写本.从论文观点到所举例证,除有少量字句有所改动外,其余的几乎相同.经笔者考证,<富国须知>绝大部分内容抄录于<富国策>,而并非傅兰雅所"著",也不是其翻译的.对于这一问题,迄今尚未有专文予以指出.为避免以讹传讹,特撰此文加以澄清,以期对研究傅兰雅的思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论谭嗣同狱中诗──与孔祥吉先生商榷黄彰健戊戌政变爆发后,梁启超逃到日本,创办《清议报》。梁所撰《谭嗣同传卿刊布于《清议报》,并收入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出版的《戊戌政变记》内。梁撰《谭嗣同传)}即记有谭氏狱中题壁诗: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交待杜根。我自横刀...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在杭州收藏品市场,觅得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墨迹扇面一柄,内容是写爱当山和尚发弘愿铸护寺钟上的铭文,笔墨浓重,刚健有力。时乙未(1895年)六月,为谭嗣同在北京寓所寥天一阁所书,盖有“嗣同”印章。扇面送给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谭嗣同年谱》载:1895年谭嗣同三十一岁,春天,他在家乡湖南浏阳,认为变法要从团结志士“作育人才”开始,他于是设立了一个学会,在那里讲时势与救国道理,以集同志讲求磨砺。夏天,谭嗣同到上海,闻知康有为、文廷式在北京创立强学会,他即来到北京,参加维新活动。虽然未能见到康有为,却认识了梁启超,两个青年人意气相投,梁对谭倾倒备至。继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丈夫,改名“臾生”1883年农历四月初三十八岁的李闰与谭嗣同在湖北武昌举行了婚礼。李闰于1865年4月出生于京师,原籍长沙望城县杉木桥。自幼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她和谭嗣同成亲后,与其维新思想、改革主张并不合拍。  相似文献   

12.
谭嗣同,不仅作为“轰轰烈烈为国流血的大豪杰”①而被后人所称颂,而且由于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若星”②而为人敬仰。有人说,谭嗣同的死本身就是最大的学问。对于谭嗣同的殉难,以前史学者多从封建忠孝礼节道德标准约束和改良主义消极表现的结果两方面加以分析。本文试从儒佛等学角度探析谭嗣同见难不避,坐求等死的复杂心态,以求方家赐教。文化塑就了人,塑就了人的行为方式、情感方式。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文化环境,尤其是文化传统所影响的,因此其表现背后都有驱动、控制行为的心理动力因素,尤其高层次的目标、信念对个体行为的导…  相似文献   

13.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0,(4):118-136
中国之有“四公子”一说,始于战国: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明末,桐城的方以智,如皋的冒辟疆,宜兴的陈定生和商丘的侯方域并称“四公子”。清末,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和丁惠康亦以“四公子”名世。到民国,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的次子袁寒云(克文),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以及署理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哲嗣张伯驹被誉为“民国四公子”(坊间还另有版本: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  相似文献   

14.
晚清政治风云中的吴保初丁放在晚清政坛上,有一位官职不甚高,为官不甚久,且享年不永,但知名震朝野的奇人,他就是与济田谭嗣同、义宁陈三立、顺丰丁惠康并称为“清末四公子”的庐江吴保初,保初(1869—1913年).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人称北山先生①。...  相似文献   

15.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引刀就戮于北京菜市口。纵死犹闻侠骨香。他生前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其后此诗广为传诵,人们在为戊戌变法失败感叹唏嘘的同时,也为谭嗣同本人的慷慨赴义而感动落泪,甚至干脆把这首《狱中题壁》诗理解成了就义诗,尤其是后两句,最是流行,认为是谭嗣同崇高人格的极佳写照。  相似文献   

16.
甲午中日战争后,在维新派中出现了一股批判荀子的思潮。其中谭嗣同的批判论调最为激烈。他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强烈刺激,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从一名中国传统士人转变为一名积极学习西方的维新志士,开始清算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君主专制体制,谭嗣同批判荀子正是出于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需要。二,受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谭嗣同把孔子孟子的思想作为中国民主平等思想的来源,他要在孔孟之后的儒家体系中寻找篡改孔孟思想、尊崇君主专制的元凶。三,荀子思想本身存在缺陷,其儒学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主义为取向,推崇礼治。这成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谭嗣同与盛宣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与盛宣怀之间,围绕开发湖南煤矿问题曾发生过一段交往。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后,急于在湖南寻找煤矿,以供炼焦炭之用。他邀请谭嗣同协助办矿,是想利用谭在湖南的关系和影响,为其汉阳铁厂服务。而当时在南京任候补知府的谭嗣同,主动承担赴湘开矿之责,其目的是藉此机会,返湘参加维新活动,并与梁启超赴湘讲学相配合,积极推动湖南的维新变法。由于陈宝箴对聘请外国矿师及成立商办矿务公司,存在顾虑;也由于湘煤当时的状况难以满足汉阳铁厂的需要,促使盛宣怀决定舍湘煤而用赣煤,致使谭嗣同的湖南之行无功而返。谭、盛交往,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揭示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湖南维新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8.
英国人傅兰雅在中国始终坚持传播西学与传播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对西学东渐做出了贡献。他创办学校、编纂杂志、翻译西书等活动使近代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日益浓厚,他在华期间的活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切皆死,唯有灵魂不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于瀛台,并关闭北京城门,出动三千军士搜捕维新派人士,持续百余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危急关头,梁启超找到谭嗣同,劝说好友与自己一同逃亡日本,不料被拒。谭嗣同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第二日,谭嗣同被捕,随后,以他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斩于菜市口。这一年,谭嗣同年仅33岁。  相似文献   

20.
再论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卫东 《清史研究》2002,3(1):31-40
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是聚讼百年仍未能定谳的疑案。是案历经政治、道德和学术的评判阶段,具体而微地映证出近代学界在重大“问题人物”的研究中所走过的颇具共相的曲折历程。关于是案,笔者既不同意八月初五日(9.20)袁世凯回津告密是引出次日政变原因的旧说;也不接受袁世凯告密并没有引出政变而只是引出“戊戌六君子”被害的新解。笔者以为:袁世凯是告密了,但不是在初五日返回天津之后,而是在见到谭嗣同后的初四日(9.19),袁告密是造成慈禧提前回宫发动政变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