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什么是环境?什么是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在学术界(包括社会学界和地理学界)并不是十分明确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曹诗图 《人文地理》1994,9(2):49-53
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深入论述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双向同构关系,分析了地理环境对民族传统文化风貌、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产品特色等具体影响,指出了研究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与“地理环境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李学智近代西方学者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虽未能科学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但其中已含有某种程度的唯物主义因素;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发展关系问题的学说,也正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一种与近代...  相似文献   

4.
试论音乐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音乐是一种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起步。笔者从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与人才成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才成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指出人才成长有一个地理优势问题,论述了地域文化优势、地域经济优势、地域传统优势和地域自然环境优势等地理条件对人才成长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地理环境对贵州人人格特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朱志清 《黑龙江史志》2014,(14):116-118
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共中央在红军长征中做出了落脚陕北、把陕北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的战略决策。地理环境是中共中央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西北地区和陕北根据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及分布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对长征落脚点的抉择及陕北革命大本营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具有一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梁双新 《黑龙江史志》2013,(11):150-150
人类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东西方文化都深深刻下了地理环境的烙印。受英国地理环境的影响,英国的文化更偏向海洋性。本论文旨在讨论英国的地理环境对英国国民性的影响,厘清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唐之斌 《人文地理》1999,14(Z1):60-63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原始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力图从原始艺术的侧面来揭示原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地理环境与东北古代民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习俗惯制。它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总要受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政治条件、社会结构、心理状态及民族的信仰、语言、艺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仅就地理环境与东北古代民俗的关系问题作一粗浅探索,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11.
《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是零散的、宽泛的、芜杂的,有的甚至是不可靠的,这正是文学批评理论萌生之时应有的现象。然而,《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亦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中有许多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探讨了《尚书》中“诗言志”的思想;“言以道接”的思想;“辞尚体要”的思想和“察辞于差”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史家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史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史家在继承传统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吸收近现代西方新的文学观和史料观,对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成因、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历史研究运用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一些史家还在运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评述了中国魏晋时期著作的总体规模、写作特点、代表著作、散佚情况等等,同时,对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魏晋全书》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也予以介绍,便于读者从整体上了解我国魏晋时期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刘春明 《史学集刊》2012,(3):46-50,128
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时期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南社脱胎于"旧"又企望着"新",与国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有着无法割裂的渊源。新旧杂糅的特点使南社始终无法摆脱论争、分歧与内讧,其所导致的自身局限与内因使南社文人以渴慕"新"而登场,以被定义为"旧"而收尾。当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新的阵地和新的英雄时,南社文人便被迫从"自己的时代"退场。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生前著述甚富,然由于是被清廷杀头者,并遭妻子流边、家产籍没的严惩,故直接反映其思想感情和生平交游的诗文作品存世极少.此文新辑得其佚诗12首、佚联等3则,为金圣叹的文学创作和生平史实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oncerns the context of use of the term “nervous force,” as it appears in scientific and literary publications in English over the cours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ontext of use, loss, or waste of nervous force and the context of nervous force as an expression of an attribute are analyzed in 189 scientific and 105 literary writings. Both contexts appeared in literary writings, where nervous force expresses the attributes of strength, forcefulness, vigor, or energy and use, loss or waste of nervous force explains such nonmorbid conditions as why someone is tired or needs rest. Only the context of use-loss-waste appeared in the medico-scientific literature, but here it explained both nonmorbid conditions (for example, effects of old age) and morbid conditions (like epilepsy).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these references give insights into the medico-scientific and the literary disciplines. Discussions include why nervous force is associated with explanation of disease, the persistence of its use in this capac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a similar use in literary writings.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 examines David Hume's History of England to elucidate his thoughts on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He argues that education's ability to improve moral judgments drives Hume's interest. With this in mind, the idiosyncratic review of English literature scattered throughout Hume's History can be seen in its proper light. Finally, the author suggests History represents Hume's best effort to develop a literary style capable of improving morals.  相似文献   

18.
《诸子平议》是一部训诂和校勘的笔记体学术专著,作者俞樾,晚清小学大家。学术界尚无专门文章探讨此书的功过优劣,这与俞樾的学术地位是不相称的。他审字义、破通假、立文法,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发现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本文力求对其不足之处作出中肯、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森鸥外是活跃在日本明治和大正两个年代的文坛巨星,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文化熏陶,青年时期又接受了西方的近代思想。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作家。在他早期文学作品中,具有启蒙思想和浪漫主义倾向。作为一名军医,他充当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工具,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只能凭借文学之笔来表达。在“大逆事件”中,森鸥外通过文学作品为被害者伸张正义。在“大逆事件”后日本文坛的黑暗时期,鸥外不得不通过历史小说表达对时局的批评和对封建体制的反抗。晚年的鸥外转向了历史传记的创作,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度,追求“达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Gabriele D’Annunzio’s The Triumph of Death brings together Nietzsche’s ideas and Wagner’s music and interweaves them with the motifs of literary Decadence and the author’s own particular sexual politics. The novel is an experimental text striving to be a Gesemtkunstswerk, an integrated work that incorporates music, painting, poetry, regional folklore, and private thoughts about personal and national power. I discuss the novel’s themes of violent sexuality and the anxiety of powerlessness and explore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fascist political aesthetics in which D’Annunzio played a pioneering r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