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15,(3)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窥探了青海公职人员对青海地区宗教生态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信教者的认知,尤其是对青海省多宗教共存(互动)现象的认知和与之相关问题的态度,并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何启林 《攀登》2014,33(5):132-136
文章认为内外因素综合作用造就了青海地区如今多宗教共存(互动)的宗教生态格局,其中,中国社会传统的文化思想、人文环境和中国历代王朝的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新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外因;青海地区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使各民族形成互补共生的经济关系和平等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是内因。  相似文献   

3.
自中世纪以来,西班牙和西方学界对中世纪西班牙史的认识存在两种互为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世纪西班牙史就是作为西哥特人后裔的基督教徒赶走穆斯林、犹太人等宗教异端,实现"西班牙复兴"的历史,后人把这种观点概括为"哥特神话",另一种观点从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教徒彼此依傍、互相交流、共栖伊比利亚半岛的角度来理解这段历史进程,阿梅里科·卡斯特罗将其概括提升为"互动共生"。二者相比,后一种观点更为客观。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不同文化群体,尤其是不同宗教群体的共存问题愈加受到重视的今天,"互动共生"已成为中世纪西班牙史研究的主流。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史论战"对这种演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宗教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李唐王朝处于平定安史之乱时期 ,吐蕃乘机占领了河西北广大地区达七十多年。在此期间 ,敦煌呈现出佛教、景教、摩尼教、苯教、祆教多种宗教共存的局面。本文援引大量文献资料 ,对上述宗教的基本状况及相互关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智慧 《沧桑》2009,(5):133-134
宗教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 of religion)是新近出现的宗教研究分支学科,它运用认知科学的方法研究宗教问题,并借鉴相邻学科的成果,对宗教的起源进行重新界定,对宗教的发展进行认知分析,综合利用调查、实验等科学手段对宗教的认知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6.
林芝地区舞蹈可归纳为“两系”、“三类”。即民间歌舞系、宗教舞蹈系,“谐”类(歌舞)、“博或卓”类(舞蹈)、“羌”类(宗教舞蹈)。  相似文献   

7.
马婷 《黑龙江史志》2011,(15):28-31
新疆地区的宗教多元文化背景是极其特殊和复杂的,在宗教多元文化中,普适价值的构建尤为重要.新疆地区普适价值是构建在对宗教多元文化的认同之上,是内化于心的,也是对文化价值和习俗传统的固有信念的发展与变革.宗教多元文化主义是增强宗教文化认同并促成社会合作与交流的价值基础.结合新疆地区宗教多元文化背景阐明宗教在发展过程所培育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空间中,礼与俗呈现出共存与互动的状况。从书院建筑看,书院的建筑实体、形式以及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价值理念,熔铸了儒家的价值追求,但其中民俗文化层面的内容也多有体现,尤其是风水观念的影响不可忽视;从书院祭祀看,书院祭祀主要是为了体现儒家道统意识、反映时代学术风尚,但其中也包括与功名利禄相联系、追求多发科第、祈望平安福报的内容。书院文化空间上的礼俗互动与融合,是书院士人内在观念世界的外化。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宗教对美国外交的影响日益走向组织化、法制化和机制化,呈现出以宗教利益集团为动力、以在国会推进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为路线、以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和国会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互动合作为机制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外交中也凸显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有关秦始皇研究的文章中,学者们大多注意探讨其政治、军事思想与文化政策,而忽略其宗教思想。秦始皇具有什么样的宗教思想,其宗教思想有何特点,对后世有何影响?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秦始皇宗教思想的内容从现有材料来看,秦始皇宗教思想的内容主要由对祖先神的崇拜,对山川诸神的祭扫、对天神的崇拜、对仙人的崇拜及其成仙实践。对地下世界观的发展这五个部分构成。兹分论如下:一、对祖先神的崇拜秦始皇对祖先神的崇拜约自其亲政始。(史记·秦始皇本纪卜“(九年)四月,上宿雍,已酉,王冠,带剑”,说的就是秦始皇在宗庙…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所说的“希腊宗教”是指古希腊人从古风时期(公元前776至479年)到基督教胜利之前的宗教。它拥有前希腊宗教、印欧宗教、米诺斯-迈锡尼宗教和近东宗教等多个源头。它是黑暗时代(约公元前1100年至前776年)至古风时代初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新老宗教元素融会和革新性重组的产物。到公元前8世纪,希腊宗教成型。一直到基督教最终取代它时,其间它虽经历了持续的发展,但在性质、特征、基本内容和总体框架上却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取代希腊宗教,并不在于基督教具有优于希腊宗教的天然的优越性,而主要是由于罗马帝国官方基督教化政策对希腊宗教的强行压制和取缔。基督教取代希腊宗教并非一蹴而就,并且遭遇到了来自希腊宗教的抵抗,希腊宗教的若干因素最终仍得以保留并为基督教所吸收,这些也都证实了希腊宗教的“长时段”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一.相关理论的阐述 (一)社会复杂化概念 在当今国际考古学界,复杂化是社会化演变和明与国家起源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社会复杂化”(social complexity)这一概念,美国学罗思曼(M.S、Rothman)认为,复杂化是指一个多村落社会中经济、管理和宗教相互依存关系所发生的一种量变和质变过程。这种依存关系的核心是不同社会成员作用的分异(segregation)和集中(centralization)。在此,分异是指分工和专门化程度,而集中是指社会各亚系统和最高控制中心之间的关联程度。复杂化也包括了分属不同族属、社会等级、性别和职业等范畴的各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27日-29日,经国家宗教局批准,辽宁省宗教局在国家宗教局培训中心举办了“辽宁省县级政府分管宗教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全省14个市71个县(区)分管宗教工作的县(区)长及宗教工作干部共87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4.
黄陵渝 《民俗研究》2008,(3):271-272
金泽、邱永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含光盘),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8年7月出版。  相似文献   

15.
吴金群  巢飞 《人文地理》2022,37(3):110-117
在空间生产的视角下,行政区划调整不仅包括地域层面上对城市空间的重新划分,而且包括尺度层面上对社会关系和制度结构的系统重塑。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行动和权力、资本、权利的三重逻辑整合起来,可以为分析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提供一个全新的工具。在实践中,合作与互制是政府(权力)和市场(资本)的互动逻辑,监督与回应是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利)的互动逻辑,嵌入与互渗是市场(资本)和社会(权利)的互动逻辑。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不仅是政府、市场、社会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而且会不断重塑三类主体自身以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武威作为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名城,儒、释、道三教思想在当地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本文对武威水陆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所蕴涵的宗教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其"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及当时宗教发展的状况,探讨水陆画在中国宗教史及绘画史中的价值,以期达到对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荣慧 《东方收藏》2022,(8):19-21
本文所赏北朝陶俑皆为北齐后期邺都西部、现今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一带墓葬出土。根据墓志纪年,此批墓葬时间接近,皆为武平元年(570)至武平七年(576)之间,出土陶俑数量较多,风格、形制极为接近,保存完整,对于研究以邺城为中心的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社会生活、人文风俗、宗教文化、人种族属、服饰装饰、军事战争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佟洵 《北京文史》2009,(1):81-86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建都之地,很早就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所在,是中国宗教文化的萌发地。有的历史学家形象地把北京概括为帝王北京、百姓北京、宗教北京……美国城市社会学家R·E·帕克曾经说:“城市是一种心理,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也就是说,体现一个古老名城的标志,不仅仅与其传统文化有关,而且也与其宗教载体、宗教物质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真 《民俗研究》2008,(4):40-54
中国内地的民间信仰研究者在与西方以及台湾、香港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经常面对“内马非马”的词源问题:“民间信仰”一词是中国内地与台湾的用法,在西方世界(包括香港),相应的研究领域应该称为“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可是内地学界共识的“民间宗教”概念对应的却是民间秘密教门。内地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两个概念大致平行,在西方和台港学界,民间宗教是一大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20.
试论美国新宗教右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恩铭 《世界历史》2007,13(6):81-90
20世纪下半叶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崛起和活跃于美国政坛的时期。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力量主要由新型保守派(Neo—cons)、新右翼(New Right)和新宗教右翼(New Religious Right)所组成。作为以福音派和基要主义派等宗教组织为主体的当代美国宗教右翼,针对美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急剧下滑的道德价值观,假借“电子牧师”和“超级教会”等方式,以犹太-基督教传统价值观为基准,动员和组织了数千万福音派和基要主义派教徒,掀起了一场规模相当可观的宗教右翼运动,为美国保守主义的复兴和重返政坛立了大功。探讨当代美国保守主义时,新宗教右翼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