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参考资料"今年第四期发表了陕西省郿县出土的铜器四件,它器形的瑰丽,铭文的多,为过去所少见。尤其是牺形尊为前所未见的奇品。从铭文知道铸器的人叫"(缘皿)"。方尊、方彝为八月铸,牺尊为十二月铸,非同时所作,所以铭文不同。由铭文的文辞书体看,这殆是西周时代之物。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四期所载陕西郿县出土的四件有铭铜器,就其形制和铭文来看,都是很重要的。罗福颐先生在第五期已经作了扼要的考释,我们在此只补论下列几点:(一)铜器的名称:四器中的动物形器,原报导称为"牺尊",是不妥当的,它是一匹蒙古型的马,  相似文献   

3.
郾王喜矛、郾王喜戈、鹰节、七年剑是《殷周金文集成》所收录的四件战国时期燕赵青铜器,但原书对铭文的释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文章对其中的"权""桀""俫""有""叚"等字进行了重新考释,并对其铭文作了重新释读。  相似文献   

4.
路国权 《考古与文物》2012,(2):20-28,47
殷墟晚期铜器铭文多数较短,其中又以类似"亚某"、"寝某"等形式的短铭较多。以往的研究中多将这种形式的铭文归为"复合族氏铭文"。通过对殷墟晚期"告"作有铭铜器的梳理,我们认为这种形式铭文中的一部分可能不是"复合族氏铭文",而是"官职+私名"。这对认识殷墟晚期短铭金文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郿县李村的李焜同志在一月十七日给陕西省博物馆送来三件青铜器,两件是彝,一件是牺尊,上面都有很重要的铭文。陕西省博物馆于次日即派人前往了解,并带回一件尊和三件陶鬲。据李村李含章同志说,这是他哥哥在一九五五年三月挖苜蓿时发现的。出土后取回放在楼上,一直没有动,也没有给人知道,后来他侄儿李焜说:"古物应该交给政府",这才把它送来博物馆。为了表扬这种保护文物的精神,政府特给予了奖励。在二月十九日又去勘察了一次,铜器出土地点在县城东二里许的李  相似文献   

6.
在湖北黄陂鲁台山西周墓M30出土的铜器内.有一组“公大史乍姬?宝(阝尊)彝”的铭文。对于这一铭文的考释,目前是有着如下三种看法: 陈贤一同志云:鲁台山西周墓“M30出土有四件鼎,器铭为‘公大□□姬?乍器’、‘公大史乍姬?宝(阝尊)彝’、‘公大史□姬宝□□’,这四件方鼎,是公大史为其夫人作器”。  相似文献   

7.
谈“阳信家”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5月,在汉武帝茂陵东侧一号无名冢的一号从葬坑中,出土一批西汉铜器。这批铜器中有十八件器物上刻有铭文。现就其中部分铭文作初步考释,并对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铜器铭文的考释竹节铜熏炉器盖与器座铭文均镌"内者",它和"内史","内府"相同,是汉宫廷内的官职。"内者"疑为皇宫中的女官。关于"内  相似文献   

8.
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物》1979,(1)
平山一号墓出土有铭刻的铜器五十余件。其中方壶、大鼎和兆域图铜板的铭文都在四百字以上,圆壶铭文二百余字。方壶和大鼎是中山王(?)所作,圆壶从圈足铭文看,也应作于王(?)时代,但壶腹铭文则是他儿子(妾子)(次虫)加刻上去的。这三件铜器都提到燕王子哙禅位给子之,引起内乱,中山王(?)派相邦賙出兵伐燕,夺得土地。铭文表面上是对相邦賙的功业和德行的赞扬,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和(妾子)(次虫)父子两代对相邦賙怀有戒心,害怕燕国的事在中山重演。兆域图是一幅建筑平面图。图上注明建筑各部分的尺度以及王后和夫人的棺椁和题凑的制度等等。此外,图中还有记王命的铭文四十三字。本文打算对上述四件铜器的铭文作初步  相似文献   

9.
山东潍坊新出铜戈铭文考释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至1980年,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先后征集收藏了在潍坊地区发现的四件的铭文铜戈。这四件铜戈分属齐、宋、燕三国。有的铭文字体结构别致,有的题铭形式前所未见。它们不但使我们对以往甚感缺憾的——齐国兵器发展史研究工作倍觉欣慰,而且还为已有长足研究的丰富多彩的燕国兵器题刻增添了新的内容。下面试就四件铜戈铭文加以考释,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限于学力,容有未当,请读者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山西省博物馆在太原冶炼厂拣选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件汉代"蒲反田官"器。关于田官的资料,文献记载很少,在铜器铭文中更为鲜见。至于在蒲反设立田官之事,史料中不见著述,此器铭文是唯一的材料。因此,我们把它介绍于下,并对它的使用地区、年代和用途谈几点粗浅的认识。"蒲反田官"器造型近似半球形。圆口,圜底,素面,腹部附圆环状单耳,耳一侧有  相似文献   

11.
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叶家山西周墓地共发现墓葬65座和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等遗物700余件套,其中部分铜器上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等铭文。据器物形制和铜器铭文,该墓地是西周早期曾侯的家族墓地。这对研究汉东西周早期曾鄂、曾楚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三年江苏无锡前洲公社社员挖塘时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期楚国的铜器,经冯其庸先生及时抢救,大部分铜器都得到妥善保护。其中一件鉴和两件工形器都刻有基本相同的铭文,有一件豆形器还刻有记重铭文。李零同志、刘雨同志和李学勤先生对铭文都有很好的见解。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略论百炼钢刀剑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铜器的"湅"数冶金史上说,我国古代有一种百炼钢。这个品种的名称是从文献和口头习惯用语里来的,当然也参考了对出土钢铁制品所作的金相鉴定以及铭文中记载的工艺规格。但是,在早期金属制品的铭文中未有用"炼"字的,只有对"湅"数的记载。而且这种铭文最先不是出现在钢铁制品上,而是在钢器上。因此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先对铜器铭文中的湅数加以考察。在铜器铭文中,湅数最少的为"三  相似文献   

14.
永寿县出土西周铜器1962年12月8日,据永寿县文化馆朱彦兴同志反映,该县好畤河发现古铜器,并有铭文。经我会协同文化馆丁志杰同志到该地作了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5.
西周铜器往往具有铭文,尤其是中、晚期之器常常具有长篇铭文,这为其分期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依据。两宋时期的金石学家就已注意到了铜器铭文与铜器年代早晚之间的关系,并且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例如:“西周言虢叔者甚多”,“曰父乙者,周初接商之器也”,“周之彝器粲然成文”等等。清代考据学大兴,对铜器铭文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关于铜器铭文与分期提出了许多常识性的标准,如:“周人多称伯仲”,“此铭篆文极古,词如典诰,定为周初之器”。此外,还指出了宋人在西周铜器分期上的错误。如宋人以为“以十干为铭者,为商器”,而吴式芬则提出“以十干为铭者,商周皆有”。类似的例子很多。清末民国初年的王国维把西周铜器铭文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考证遹敦时,受铭文中三次出现“穆王”的启发,提出“周初诸王,若文、武、成、康、昭、  相似文献   

16.
石蝶 《文物世界》2006,(1):71-74,80
《考古》2005年2期刊发了一批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先秦至汉晋时期青铜器。多件铜器上还有铭文,且铭文的字数颇多,有的达到76字。这样一批有铭文的铜器,自然会引起学界的重视。文中刊布的先秦铜器有10件,其中剑7件,戈1件,笛1件,碗1件。其中除2件剑没有铭文外,其他8件皆有。我们认为这8件有铭铜器都是伪铭或伪器。有铭文的5件剑中,其形制可分两类。一类是扁形直茎,另一类是圆柱形直茎,有格。5件剑的铭文都刻于剑身一面的中脊两侧,由右向左作两行竖排。这5件剑的铭文摘录如下(括号中之字为笔者所释)。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右玉县出土的西汉铜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勇 《文物》1963,(11)
1962年9月,在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发现一批有西汉成帝"河平三年"铭文的精致铜器。在晋北古边墙附近发现这样的铜器,对考古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曾前往现場进行勘察。这批铜器现在已运回山西  相似文献   

18.
公仲考论     
文章通过对有关铜器铭文的系联和分析,推定西周早中期铜器铭文中的"公仲"应为康、昭时人,系首任曾侯"南公"子,为第二代曾侯,还曾在王朝兼任职务。南方为其子,系昭、穆时人。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一年文物第二期刊登马承源同志《陈喜壶》一文。"陈喜壶"未见著录。马同志对于器形以及铭文的释文、拓本、摹本均分别揭出。有利于大家从事研究。马同志谓"此壶的绝对年代,当为齐悼公元年",又谓"当时齐国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在相当程度上,还保留着比较早的式样",都具有卓识。但是,在文字的认识和词句的解说方面,则与鄙见有些出入。今将"铭文释文"重加订正(原文  相似文献   

20.
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有孙作云先生"说天亡?为武王以前铜器"一文,改大丰?名为天亡?,以"不克"下一字释"气"证明本?是灭商以前的铜器.同年第9期本刊又发表了唐兰先生对这件铜器的介绍,定其名为"朕?".大丰?、天亡?、朕?名虽不同,而器则一.今细审其铭文,觉得它既不是武王时器,更不是武王灭商以前的铜器.兹将个人管见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