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军阀统治对工商业的掠夺从辛亥革命至1935年,贵州一直处于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十分落后,农村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阶段,农村集市贸易还存在以物易物的形式,商品经济尚未形成,广大人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困生活。在工业方面,当时的军阀虽然办了几个厂矿,但主要是为其军事服务。如1921年军阀唐继尧创办的“元记制革公司”,只是制造马鞍、皮靴、皮包等军用品;1927年周西成把当时民办的近代企业——永丰造纸厂征为军用,改作修理枪械的兵工厂;1928年周西成创办的一个小型电灯厂,开始只是为省政府机关照明服务,到1935年,才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企  相似文献   

2.
王谋寅  范平 《史学月刊》2012,(12):46-54
清代许多工商业团体在道教神灵的塑像或牌位前订立、宣告行规,以强化行规的神圣性与合法性;祀神费的交纳是团体成员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对于即将入行的新人则构成获得营业权的必要条件;行规对祀神仪式的安排作出了具体规定,从中不难看出道教斋醮科仪的鲜明印记;行规中有一些处罚违规者的方法颇具宗教意味,道教的教义思想在其中也得到了体现。清代工商业习惯法在维护民间经济秩序的同时亦具有满足业者信仰需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贵州,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由于新学风气的传入,加上一批热心教育人士的倡导,新式学堂逐渐兴起,师范教育也随即产生。清代贵州的师范教育机构以贵阳为中心,特点是以公(私)立师范为首创,以女子师范为较多。从1902年贵阳公立师范学堂成立到1911年间,形成了既有初级、简易师范培养小学教员,又有优级选科培养中学教员的高、中两级师范教育体系。此外,还有以当时任教职的  相似文献   

4.
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与吏治有密切的关系。清代贵州吏治是清王朝吏治的缩影,都经历了由励精图治到贪污腐败的过程,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伦理观念,成为禁止女性读书的戒律,在“地远民穷”的贵州,女性更与读书无缘。但是,检阅贵州的古籍,在清代,贵州曾出了一些才华出众的女诗人,她们留下来的诗作虽然不多,但她们或咏景,或示儿,或与夫应和,或自抒胸臆,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却丝毫不让须眉。下面,介绍几位时下鲜为人知的贵州女诗人。  相似文献   

6.
郑淑昭是贵州清道光年间(1826—1877)一位女诗人,《黔南丛书》辑载有其《树萱背遗诗》一卷,收诗五十六首。在当时贵州社会风气比较闭塞的条件下,一个妇女能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也算得是凤毛麟角了。特予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使封建主义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士绅、商人及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批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维新思想主张的人。如冯桂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就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要求改革,向西方学习,使自己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能参与政权,在工商业方面要求自办铁路,开矿办厂以抵制洋商洋货的人侵。而在教育方面也积极要求向西方学习,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  相似文献   

8.
贵州地处高原,山多地少,文化落后,向称贫瘠之地。清初以来,一些较有胆识的地方官吏开始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偏僻落后的贵州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局面,蚕丝业的兴起即其一例。今日的贵州,已成为全国四大柞蚕生产省之一,溯其渊源还应归功于当时卓识之士的倡导。现在来探讨这段史实,对于我们当前如何发挥贵州的优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清代的贵州古州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边疆开发中,屯田制对当地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的作用。清代的边疆屯田,规模最大、成绩显著的当推新疆屯田。不过就时间而言,乾隆初年的贵州屯田则要更早一些,而且它的一套规制和经验,对于后来陆续开展的诸如新疆屯田、四川金川屯田、台湾屯田,以及湘西苗区屯田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贵州古州屯田,在有清一代的边疆屯田中具有开创的意义①。当然,屯田制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毕竟是建立在对生产者严重束缚和残酷剥削基础之上,在当时亦属落后,特别是贵州古州又紧邻内地,随着外省客民的大批移入,以及内部生产生活方面的变化,终于造成屯田制的衰落和灭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少数民族的史料远不如汉族史料丰富,有关少数民族的形象资料更是十分缺乏。自清代以来,才较多地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风俗画,然而这类绘画流传不广,散失严重,急待进行抢救和整理。198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购了一件《贵州民族》条幅,共四联,每联长120、宽40厘  相似文献   

11.
明清卫、所设立与改裁,事关朝廷战略部署,对各地历史发展影响深远.朝廷在贵州先后设置过多少卫、所?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常识.不过常识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东西.如此说来,清初的贵州“巴香卫”,便是这样一个被我们忽视了多年的历史存在.本文力图从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两个方面,分析探索巴香卫在贵州历史上的真实存在以及卫治所在、设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清代撰联之风极盛,举凡祠庙、寺观、楼台、亭阁、馆舍、公署、桥梁,都挂贴、刻写楹联。封建社会的官吏往往喜书对联张挂官署内楹柱,或描写治地山川形胜,或反映仕途悲欢得失,或申明施政宗旨,或告诫僚属尽职之责,或奖励百姓耕织,或省视自身功过,内容丰富,写法各异。考察官署楹联,可以窥视封建社会的吏治情况,了解各级官吏的为官思想道德,补充地方官施政史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封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一贵州巡抚署,地势高爽,署中“柱笏轩”,颜检题联云: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颜检,字惺甫,连平人,乾隆拔贡生,嘉庆六年官贵州巡抚,擢直  相似文献   

13.
一、鸦片简史及其传入贵州的时间鸦片是从一种名叫罂粟的植物果实中提取汁液熬炼而成的一种具有巨大的麻醉作用的固体物质。罂粟,具体于何时传入中国,今已不可考。在我国诸多史籍中,最早对罂粟的记载是曾经沿海路到过印度的唐代高僧义净〈635—713〉翻译的《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一书,其中叙述了药烟(即鸦片)的服食方法及功用。唐、宋人的文章也有对罂粟种植状况的记载,并于宋时正式将罂粟编入了医药书籍,民间亦因罂粟花娇艳而遍植于庭院花圃中以供赏玩。鸦片一开始作为药用,多半是烹煎吞食,直到明代才从南洋传来提取罂粟之汁制造鸦片的方法。明人王玺《医林集要》、李时珍《本草纲目》、方以智《物理小识》都记载了鸦片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贵州地方志书中关于定期集场的记载,对清代贵州各地定期集贸市场发展、分布概况以及定期市场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进行阐述,拟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和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决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清代贵州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贵州农作物的地域分布陈国生贵州幅员辽阔,山河纵横,山地、丘陵、高原占总面积的97%以上,盆地仅占3%。海拔最高达2497米,最低不足百米,因此立体气候突出,气候类型复杂。同时境内民族构成多祥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特别是苗族分布尤为广泛,...  相似文献   

16.
清代贵州社会在明代发生急剧变化之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无不出现广泛深刻的变化,对贵州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一、封建王朝强化对贵州的政治统治贵州在清代初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社会体制。一是流官制。清代为了划一政区,于康熙年间将各卫所改并为州县,在省以下设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共有贵阳、安顺、平越、都匀、黎平、思州、思南、石阡、铜仁、镇远等十府,下辖九州十六县;二是土司制。有水西宣慰司,马乃、中曹等长官司七十四,康佐、石阡等副长官司二十五,独山土同知、镇远土通判、乌撒土知府、  相似文献   

17.
明代以前,由于社会、经济非常落后,贵州几无学校教育可言,人才极少。朱元津一匡天下以后,由于明统治者注意“礼乐教化”,把在边疆地区设学作为巩固边防、统一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学校教育在贵州才广泛兴起,人才也开始大量涌现一并出现了贵阳、安顺、思南、普安(今盘县)、清平(今凯里炉山)五个人才分布中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到清代这一人才分布格局又发生了变化。明末清初的历次战争,给明代兴起的贵州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破坏。振乾隆《贵州通志·学校志》记载,贵阳府学、走番州学、安顺府学、平越府学、都匀府学、…  相似文献   

18.
禹玉环  罗进 《沧桑》2011,(1):55-56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贵州书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远非明代所能比。书院繁荣发展,在培育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文化、端正民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清代贵州义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统一贵州以后,把崇儒兴教作为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随着“改土归流”的完成,清政府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广大地区,即所谓千里“新开苗疆”,兴办了许多义学,借以传播封建化,巩固专制统治。在清代,贵州义学成为清政府“化导”各族人民的主要场所。义学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贵州政治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全国团练兴起的大背景下,结合贵州具体史事,分析了贵州团练兴起的原因,介绍了贵州团练的名称,规模及其经费来源,并通过地方基层制度保甲制和基层社会重要构成部分宗族与士绅在基层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着重分析在社会大动乱时期保甲制的困境造成团练兴起的必要性及宗族与士绅组织团练的原因。通过团练与官府的关系分析其在维护传统政治格局和社会秩序的同时侵害官府利益和权威、剥蚀离心中央政权的二重性,从而揭示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