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地区史前城址脱胎于早期的环濠聚落。在史前人口不断滋生的情况下,由于婚姻和血缘纽带集中聚居,构成了规模更大的史前城址。史前晚期的社会分化导致城址的构成模式由"大同模式"向"小康模式"转变,进而形成了三代大型都邑聚落的"城郭体系"。  相似文献   

2.
性别作为人口自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黄河流域史前人口存在“高性比”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前人口的婚姻形态构成.黄河流域史前时代不同性别人口的死亡率、健康状况,在不同时代存在明显差异,这些与社会复杂化进程存在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就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演进过程与该地区史前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课题而言,长期以来学界始终将探索与讨论的时代焦点置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因为,这一时期(即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在文化繁荣程度、社会复杂化水平等方面均达到了中国大陆史前文化的巅峰.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多数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自然环境变迁在环太湖地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4.
史前人口的统计与分析是复原史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史前人口统计分析的实践也越来越多,文章对国内外史前人口统计的理论与实践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试图找到适合中国史前人口数量分析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史前聚落的结构反映了生存空间的组织形式,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视角入手,观察并梳理了史前辽西地区聚落结构,重点关注居址的空间结构和墓葬的埋葬模式。辽西地区居址的空间模式有组合家户、独立家户和扩展家户等,墓葬的空间模式主要分为居室葬、居住区埋葬、聚落墓地或祭祀区埋葬等,这些不同的空间模式存在距离、边界和可见性差异。本文认为,聚落的空间结构与聚落社会的组织方式有关。在生业方式转变、居住时间延长、人口增长过程中,人们在处理日常生活、埋葬或仪式过程中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不同选择,反映了血缘亲情纽带和群体地域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潜在变化。  相似文献   

6.
史前时期的太湖、杭州湾地区,是文化发达的一个区域,在我国史前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并且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方面,南京博物院赵青芳先生已做了分析研究,本文仅在此基础上,作一些补充阐述。 太湖、杭州湾地区史前文化在我国史前史上的地位,主要的从下列十个方面可以反映出来。 一、水稻的种植 太湖、杭州湾地区是一片平原,河流纵横密布,雨量充沛,直到三国时,还有野生稻的记载。这为水稻的人工栽培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以安特生为代表开展的活动开启了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工作的序幕,其后续研究也深刻的影响了甘青地区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统筹规划下,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学发展基本与全国一致,以类型学、地层学为基础的考古学文化与谱系研究长期为研究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后,综合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复原古代社会成为了研究中的新趋势。结合时代背景与典范研究观察甘青地区的史前研究,发现该区域史前研究的进展多为方法技术的变迁所推动,而研究思维似未有较大变化,目前的研究呈现出虽表象丰富、但结构单一的特点。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未来如何发展仍需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山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伍人 《文物》1982,(10)
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是从五十多年前龙山文化的发现开始的。其后发掘曾一度中断。近三十年来的考古工作成果,使我们能以科学的资料建立起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并对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历史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本文将首先概述山东史前考古的发展进程,由此来阐明我们对该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的最基本的认识,并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与同志们讨论。一我们的工作历程山东地区的考古工作是由不同系统的几个业务单位分别开展的,由于彼此能很好地协作,及时进行学术交流,因此对山东史前文化的探讨,步调基本一致,经历了大体相  相似文献   

9.
《新疆年鉴》从1989年卷起,“地州市县建设”部类由不设条目改为设立基本条目和机动条目。 一、基本条目 基本条目由“党政机关负责人”和“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两部分组成。前者记载党政机关负责人的换届更替,反映人民民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后者则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内容,这是基本条目中的主要内容。每年通过以某一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科技队伍的壮大等基本资料,集中简要地反映这一地区的基本情况。读者可以从这些资料中去分析、比较,看出某一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燕山地区从史前时期起,就是诸文化交汇的一个地区,因此该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通过对这一地区青铜文化花边鬲研究的分析,探讨这一地区青铜时代花边鬲发展脉络,并由此线索了解和认识这一地区各个青铜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色以及东西两端青铜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燕山地区从史前时期起,就是诸文化交汇的一个地区,因此该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通过对这一地区青铜文化花边鬲研究的分析,探讨这一地区青铜时代花边鬲发展脉络,并由此线索了解和认识这一地区各个青铜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色以及东西两端青铜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在谈及考古学史时,许多文章总是介绍发掘和分析技术的新进展,引人注目的重大发现,以及我们对过去不断增进的了解.本文的目的是回顾本学科一些基本理论概念的演变,它可以生动地反映史前考古学在各个时期中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文化”和“社会”是两个值得回顾的概念.前者虽然在不同时期中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是自20年代以来一直是史前考古学的关键概念.后者只是近来才受到考古学者的关注.这两个概念是史前考古学和社会及文化人类学所共有的,因此有必要把它们在前一学科中的作用作一回顾,并探讨人类学这些主要分支学科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金盼 《东方收藏》2023,(12):44-46
文章旨在探究我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史前玉器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通过系统梳理黑龙江地区的考古背景,明确了玉器分布的地理特点与时间框架。文章详细论述了史前玉器的类别与功能,分析其在不同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的用途变迁。研究重点聚焦于黑龙江地区史前玉器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与低谷期。此外,文章还重点分析了鸡西刀背山墓地出土玉器,揭示了该时期社会文化与经济背景对玉器造型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对黑龙江地区史前玉器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理解东北地区史前社会的复杂性与文化特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徽是中国境内史前时期城市遗址发现数量较多的地区之一,此地的史前城址分属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城的兴建,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龙山时代筑城运动的产物,在安徽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早期文明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作者强调了聚落形态考古在古代人口估测中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山东日照两城镇地区系统性调查资料 ,论述了从史前到汉代不同时期的人口密度和数量。  相似文献   

16.
彩陶的颜料成分与呈色机理、工艺过程是史前彩陶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史前文化研究的基础问题。使用便携式XRD和XRF,对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黑彩彩陶、周边土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陶胎基本和老灌河两岸的台地所采集的黄灰色黏土土样成分基本一致,而制作黑彩的锰、铁矿石等颜料也在遗址附近分布。就近的原料来源、遗址内发现的颜料、研磨颜料的石器(石斧)、陶窑、彩陶等证据构成了遗址内完整的史前彩陶生产工艺链条。这个工艺链条可能说明汉水中游地区史前彩陶文化的传播为工艺、技术等文化模式而非实物交换模式,为重新认识史前彩陶文化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第三轮志书民族门类要完整地记述一个地区民族内容,必须把握民族状况和民族事务两大内容,因地制宜地设置民族篇目。在少数民族聚居人口较多的地区,需要集中设置民族门类,记述各民族的综合情况及民族事务内容;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地区,可在人口民族篇章设置民族章节,记述民族构成、数量与分布,以及发展的基本状况,然后在党委的统战工作章节或政府的综合政务章节设置民族节目,记述民族事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人口、民族经济、民族语言、民族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及其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史前,在氏族社会的基础上,聚落会以血缘为纽带近距离相聚在一起并形成一种特定的空间与遗存形态,这种形态就称为“聚落群聚形态”,这种形态实际也是史前社会组织一种物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淮河中游地区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陆续开展,揭示出这一地区在中国史前文化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生业经济作为史前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全面认识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和研究视角,成为现今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安徽定远县侯家寨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探讨该遗址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结合双墩等遗址的已有研究,可对淮河流域史前先民的生业经济活动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19世纪末确立对中部和东部非洲殖民地的殖民统治之后,英国殖民者试图在殖民地城镇中维持移民劳动制度。按照英国殖民者关于非洲社会的想象,部落是非洲社会基本构成单位,非洲人无法适应现代工业经济和城镇生活,而城镇中的非洲人只不过是暂时逗留的"去部落化"人口。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非洲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非洲工人罢工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当局被迫接受非洲人在城镇和现代工业经济中的存在,转而实行城镇劳动力稳定化政策。这一政策的变化表明,英国殖民统治很难有效控制非洲社会变革进程,反映出殖民霸权的脆弱性,这构成非殖民化的重要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