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芷抗倭     
杨芷,字文植,湖北安陆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同年初,如吴江县。时值倭寇骚扰吴郡,知县杨芷捐俸加固城池,百姓亦争相出资在松陵甘泉桥、平望袅腰桥、长老桥等处建造敌楼。凡险阻要害之处均以木栅封锁,并征集教练、义勇数百人,督造战船百余艘。杨芷戎装树旗扼防江上,逻卒哨探不绝,令农民且耕且守,互相呼应。  相似文献   

2.
2012-2013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宁波奉化尚桥科技工业园物流中心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清理唐代墓葬19座,出土有"大中二年""大中元祀""唐明州"等字样的铭文砖,为研究区域内唐代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史志》2013,(16):6-8
<正>血色龙江——黑龙江14年抗日历程1931年9月18日,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一个星期辽、吉两省就沦于日军铁蹄之下。时任国民党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蒋介石不抵抗的错误政策,并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者,不惜以全力诛之!"为了打开进犯黑龙江的通道,1931年11月4日晨,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嫩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当即下令抵抗,在内缺弹药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孤军苦战,在嫩江桥阻击日本侵略军半月之久,打响  相似文献   

4.
1937年12月23日下午五时,随着一声巨响,为阻止日寇铁蹄南侵,茅以升先生协助国民政府国防部,炸毁了通车才89天的钱塘江大桥. 桥被炸的第二天,杭州沦陷.茅老炸毁自己主持修建大桥的悲壮故事,成为世界桥梁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典瞬间.炸桥后的茅以升,悲愤交加地写下“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诗句(“五行缺火”指的是钱塘江桥的偏旁分别是金、土、水、木’独缺一个“火”字,“火”字一到桥被炸毁了).并在12月31日的日记中写下铮铮誓言:“12月23日,敌军迫近杭州,本桥为我方自动爆炸,第14号桥墩被毁,五孔钢梁落水.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此桥必获重修,立此誓言,以待将来.”  相似文献   

5.
河姆渡遗址与跨湖桥遗址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其地层堆积、文化内涵及~(14)C年代测定表明,跨湖桥遗址的年代确实要比河姆渡遗址早。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中可以见到跨湖桥的若干身影,但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6.
丰乐桥碑出土,为遵义增添了一件文物;碑文见诸书刊,标点时有误讹,为避免误读,特加点注,并辅之今译,以利传布;丰乐桥历经百年,安然无恙,今见其碑,读其文,深悟其桥、碑与营造者精神同在。  相似文献   

7.
曾敏 《南方文物》2014,(4):201-202
<正>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桥因材料和构造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桥型,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桥的形式更为复杂多样,并成为一门专业工程。一、赣南古桥概况在传统社会修桥铺路,一向视为公益事业的"慈善"行  相似文献   

8.
崔金生 《北京文史》2010,(1):104-107
北京历史上有三座大桥,丰台区的卢沟桥。西城区的万宁桥,昌平区的朝宗桥。这三座古桥可称北京桥中三老,北京人不知道这三座桥的极少,没走过这三座桥的也不多,但是有关这三座桥的一些逸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故有必要向人们介绍“三老”的一二。  相似文献   

9.
永安桥石碑位于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毕家庵村,永安桥建于漫坝河上。2012年11月笔者对永安桥石碑碑文进行了抄录,顺便还考查了赵氏家族遗留下来的一些较为珍贵的文物。永安桥碑碑文反映出赵氏家族与永安桥修建的过程、永安桥的交通地位和作用、清代洮河流域自然灾害等内容。经调查发现,此碑至今无人作出详细的考证,而且遗存下来的永安桥石碑的保存状况堪忧,背面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碑面完全消失,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10.
运河古桥纪     
《风景名胜》2013,(10):58-65
每一座运河桥梁跨越的都是潺潺的流水,承载的都是绵长的回忆。桥上是行色匆匆的身影,桥两头飘荡着讲不完的故事,跌宕起伏,欢喜与哀愁。桥连接了古往今来,桥和桥的倒影,如急缓不一的指尖,弹奏了运河的琴谱。  相似文献   

11.
永济桥初探     
横跨于拒马河上的涿州永济桥是一座主桥与引桥相结合,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桥。本文在对该桥探查、试掘的基础上,结合史志和碑记文献,对永济桥的历史沿革、建筑结构及其形制与功能的演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0,(2):14-15
从“桥粘粘”到“桥塞塞” “桥粘粘”是指南京汉中门大桥在竣工一年后,栏杆出现了30处的裂纹,施工单位接到举报后,第一时间赶过去不是去修而是去“粘”。而这座桥竟然还获得了“2009年南京市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相似文献   

13.
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那位桥梁专家有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深,大意是说“桥一旦造好之后,造桥人便不再回头看他造过的桥了”。我深信,那位桥梁专家并非不珍爱他所造过的桥,也不是真的不想再回头看看他所造过的桥,而是他觉得,桥既然已经  相似文献   

14.
桥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桥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许多开创性杰作,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当代金银纪念币上铸有几座誉满中外的桥的图案,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也是弘扬我国桥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江南许多城市的监狱和看守所常常设在地名叫“桥”的地段,上海有著名的提篮桥监狱,南京则有老虎桥监狱、娃娃桥看守所,人们多半省略地称“&;#215;&;#215;桥”,当地人都知道那是个什么去处。一个“桥”字,形象地标示了此岸彼岸,阴阳两界。当这座“桥”超常规地热闹起来,整批整批过客的时候,就难免人鬼不分了。继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1970年初,中发三号文件被圈阅之后,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刊《赤水"桥上桥"与生态环境变迁》(简称《赤水桥》)一文指出当地民间对陕西渭南县赤水下桥建于明代或更早时期的各种说法"均与史实不符",并认为自"顷治庚子(1660年)以前,赤水河上没有任何桥梁,更不用说石桥了"。笔者尝读嘉靖《渭南县志》(嘉靖二十年钞本影印,凤凰出版社),发现了明代赤水河上已有桥的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证了渭南、华县之间的赤水河“桥上桥”的建造年代及形成原因。通过对有关历史资料深入研究,确证下桥始建于清初(1667年),上桥则建于清朝中叶(1832年)。赤水河中上游的过度垦殖和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下游河床泥沙淤积,形成了地面悬河,原赤水桥为泥沙淹塞,失去功能,故不得不在桥上建桥。桥上桥的形成是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果和标志。  相似文献   

18.
再读跨湖桥     
在《跨湖桥》考古报告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浮选、孢粉和非孢粉微化石、PIXE技术和拉曼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跨湖桥遗址的人工制品和生态物进行了分析,复原了当时人类的居住环境及变迁、古食谱和制陶技术,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了先民的生存方式。文章认为,8000年前跨湖桥的富裕环境很可能促使复杂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并出现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而水稻栽培和猪的驯养很可能与这类社会常见的仪式和宴享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是以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为代表的遗存,可视作成都平原青铜文化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学界对其性质进行了较多讨论,存在归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的过渡性遗存或十二桥文化早期等几种认识。由于三星堆文化资料较少,以尖底器出现与否作为区分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的判断标准显得过于简单而不够准确。随着十二桥文化资料不断公布,将其视作十二桥文化最早阶段遗存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该遗存是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序列和谱系研究的关键节点之一,还涉及到成都平原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与古蜀文明的政治变革、社会变迁及对外交通等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武昌湖泊居多,许多湖上有桥.据康熙《江夏县志)记载,江夏桥约有34座:新桥、明月桥、清风桥、分金桥、滋阳桥、伏龙桥、苍龙桥、平湖桥、升仙桥、广平桥、青石桥、积玉桥、上桥、老人桥、青林桥、北洋桥、冶湖桥、上塞桥、土桥、长虹桥、孟桥、雨露桥、杨桥、太子桥、果合桥、雷公桥、曾家桥、廖家桥、阳福桥、龙穴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