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炜冉  李乐营 《沧桑》2015,(2):21-29,91
中国学界研究高句丽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相对较少,对此关注和研究较多的反而是以韩国为主的国外学者,与研究高句丽佛教建筑情况不同,国内研究渤海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颇丰,但多以考古学为主体,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高句丽和渤海佛教建筑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两个政权下的佛教建筑同属于佛教建筑模式下的建筑构造体系;第二,两个政权由不同民族建立,因此在佛教建筑风格上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有性;第三,因两个政权是在同一区域内不同时期的前后发展顺序,所以后继者势必对前代技术和风格有一定的继承性;第四,因同为中原王朝宗藩体系下的地方政权,所以都不可避免有着向中原王朝学习的过程,表现在佛教建筑上都受同时期中原佛教建筑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辽东或称辽左、辽海,泛指今辽河流域及其以东广大地区。自战国燕置辽东郡始,辽东地区一直处于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成为其领土重要组成部分。5世纪初,前汉末年兴起于浑江中下游一带的高句丽逐渐强大,趁中原王朝衰弱之机,逐渐占有辽东地区。在汉代郡县区域内发展起来的高句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和南北方的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政治上,接受中原王朝的封号,为其藩附;在经济上,向中原王朝纳贡。隋朝建立后,用兵东北,意在收复高句丽地方割据政权统治下的辽东。隋朝灭亡后,唐朝初年继续用兵辽东。这是隋唐统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先都考任传兴我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早在西汉末期,现在辽宁省东部的浑江中下游就劳动生息一个我国古老部族──高句丽。这个部族始祖朱蒙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称王建都,号日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王朝历经705年,28...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古坟壁画中具有丰富的建筑图像题材,主要包括城市形象和宫殿建筑形象。对其进行解读认识可以发现城市布局、防御体系以及宫殿布局方面的重要特征,并根据建筑形象的细节特征借鉴其他地区的图像资料作了一定的建筑位置推测。经研究能够体现出高句丽在建筑布局等方面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缘政治视野下的隋唐征高句丽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两代之所以征高句丽,很重要的原因是地缘政治方面的。首先,这是中原王朝统一战争的一部分;其次,高句丽已经成为隋唐中央政权在地缘上的强大竞争对手;再次,从维护以中原王朝东亚朝贡体系这一地缘政治体系的角度出发,隋唐两代也必须征讨高句丽。  相似文献   

6.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兴起于玄菟郡内,考证《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记相同内容的一段话,可以看出玄菟郡对高句丽的管辖,在公元2世纪初玄菟郡第二次内迁之后有所变化。内迁之前,高句丽在玄菟郡界内,高句丽直接从玄菟郡接受"朝服衣帻",高句丽县县令主管高句丽的户籍;内迁之后,高句丽不在玄菟郡界内,高句丽县县令不再主管高句丽的户籍,高句丽接受"朝服衣帻"的形式和地点也发生改变。尽管如此,高句丽对玄菟郡的隶属关系仍继续保持。魏晋之后,玄菟郡继续削弱,于是高句丽开始接受中原王朝的直接册封。  相似文献   

7.
伍弱文 《文史春秋》2013,(10):60-61
集安,吉林省的边陲小城,在这里古老的石头下,竟沉睡了一个古高句丽王朝!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存续于汉唐期间,前后历经约705年。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国王子朱蒙为避祸南逃到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在卒本川建立卒本夫余称王。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高句丽琉璃明王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古城),并筑起防守坚固的尉那岩城(又称丸都城,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城北5里的山城子)作为卫城。定都于此  相似文献   

8.
1—5世纪初,无论是统一王朝时期,还是王朝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时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和北族政权都采取积极朝贡的姿态,朝贡活动呈现出单向、双向、多向的变化,先后向十多个王朝和政权进行朝贡。随着政治形势和朝贡对象的变化,高句丽朝贡活动的目的及其与朝贡对象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国内城体育场地点遗址是吉林省集安地区一处重要的高句丽建筑遗迹,通过对出土遗物和相关文献等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场地点遗址可能是高句丽时期一处与"御膳房"相关的仓储遗迹,它为寻找国内城时期高句丽的王宫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体育场地点遗址的年代上限应不早于371年,在高句丽迁都平壤(427年)以后逐渐废弃。  相似文献   

10.
集安和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墓葬壁画中武士首服以鸟羽为饰。创作于唐代的撒马尔罕市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西墙壁画中有两位高句丽使者,身着武士服装,首服亦以鸟羽为饰,但与高句丽墓葬壁画中冠插鸟羽的其他武官职能有所不同,其身份值得深入探究。高句丽位于古代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均可确证中原鹖冠传入高句丽,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西墙壁画中高句丽使者首服应为鹖冠。高句丽正五品官职大兄正对应中原王朝头戴鹖冠的左右郎将等武官,阿弗拉西阿勃台地城址壁画的高句丽武官使者身份应为大兄,表明高句丽晚期武官可兼使者职能,使者官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1.
统一新罗并合了朝鲜半岛上旧属三韩的地域,没有也无意于北上占据本非三韩的高句丽故地。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主体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渤海国仅据有一部分高句丽旧地。所谓“统一新罗与渤海国的相互敌对很像一个被分割国家的南北两部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张芳 《黑龙江史志》2013,(11):66-67
高句丽与北魏相遇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魏燕战争后,两个政权在各自的疆域演变中成为邻国,极大方便了彼此的往来,二者的交往形式主要表现在频繁的朝贡和册封,说明它们的臣属关系明确,高句丽属于中原王朝管辖,北魏以高句丽为属国。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飞鸟时代主要指的是钦明天皇十三年(552年)佛教始传于日本,到孝德天皇大化改新,约90年。中国文化在这一时期经朝鲜传入日本,使日本的艺术领域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方先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建国,南朝则兴起了互相更迭的宋、齐、梁、陈,最后统一于隋,这个时期的文化大体承接了周、汉时期的风格,在此基础上接受了西域的健陀罗和波斯的萨珊王朝的特点,其后又融入了中印度笈多手法,而这个时期的独特建筑艺术被称为南北朝式建筑,并与佛教一同通过朝鲜半岛的百济、高句丽、新罗传入日本,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王飞峰 《北方文物》2020,(1):59-70,78
高句丽大型建筑址主要见于桓仁、集安和平壤地区,大型建筑依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宫殿建筑、官署建筑、祭祀建筑和佛寺建筑四类。根据其设计理念、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等可以将高句丽大型建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青石岭山城二号建筑址的发掘及大型建筑址的确认为我们提供了高句丽大型建筑可能存在的一种规制,即大型建筑位于经过修整的四个(或几个)台地之上,这也正是青石岭山城二号建筑址及青石岭山城大型建筑址发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句丽本是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史称"俗多淫祀",儒释道三教先后传人,改变了其固有的宗教格局.高句丽三教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中原文化有关,更与中原王朝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北地方,存在着从古朝鲜灭亡到高句丽统一该地期间形成的具有特征的一部分遗址和遗物。它们主要是土城、墓葬、建筑址等遗存,及其出土的各种遗物。  相似文献   

17.
渤海与高句丽族属及归属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与高句丽的族属与归属问题 ,关系到二者是否为同一血缘 ,渤海是否为高句丽继承国 ,并涉及到古朝鲜的国史体系诸问题 ,因此倍受国际史学界的关注。一些国外学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 ,极力主张渤海国是由原高句丽人领导 ,并继承高句丽传统文化的高句丽国的继承者。朝鲜半岛从而由过去的三国鼎立变为南北两国并立。其实从渤海与高句丽的族属与归属上看 ,渤海与高句丽属于不同的族系 ,二者之间没有血缘上的联系 ,它们同为中原王朝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相似文献   

18.
东晋十六国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前燕、后燕、北燕(以下简称三燕)三个地方王朝,先后与石赵、二秦、北魏相争,且与江南东晋、辽东高句丽有密切关系,为当时北方佛法隆盛之地。关于三燕佛教,迄今尚无专文论述,现略作考证,疏漏难免,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探古高句丽     
中、朝边界的集安市,不仅是风光旖旎的花城,而且是历史悠久的名城。闻名遐迩的高句丽古迹就在这里,至今仍然保存着许多完好的文物,成为我们最感兴趣的考察地之一。据史料记载,高句丽原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前37年,高句丽第一代王在集安立国,从此,这里便成为高句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历经19代王朝,长达425年之久,至唐朝(668)灭亡。这个勇敢凶悍的东北少数民族,不仅重游牧,善骑射,而且精工艺,善绘画。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文化遗产,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仅现存古墓就有1万多座。其中,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被称为"天下第一碑"的好太王碑以及五盔坟壁画墓、守备城的丸都山城等,都是研究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0.
高旬丽是汉唐时期建立于我国东北部及西北朝鲜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历史研究在东北地方史、民族史、汉魏六朝、隋唐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句丽服饰研究是高句丽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认识高句丽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有关高句丽服饰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中外学者相关论著多达百余篇。本文拟对这些成果予以述评,希望能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