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清史籍关于宣大总督驻地的记载含混不清,经详细考证,宣大总督在定设之初,总督驻扎朔州;嘉靖二十五年(1546)移驻阳和,此后阳和一直是宣大总督的固定驻地;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开始,宣大总督在防秋之时即需移驻怀来,隆庆四年(1570)之后,宣大总督在防秋之时也无须移驻;至崇祯十年(1637),宣大总督在防秋之时又需移驻怀来,崇祯十二年(1639)之后,宣大总督在阳和、怀来两地移动。宣大总督驻地的变动,体现出该总督之职责在“防边”与“卫京”之间摇摆,这种职责不清对北边防务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光绪十五年的一天,也就是1889年10月12日,总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温暖的日子。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交卸了总督篆。一番简单的打理后,27日,他登上了一艘名叫“粤秀”的轮船,从此离开了广州。  相似文献   

3.
“隆庆和议”使得明朝与蒙古右翼三万户之间达成了以通贡、互市为主要内容的“贡市”关系,之后“贡市”在风起云涌的局面下维持了60年,宣大总督作为“贡市”的主要负责人,于其中苦心经营、勉力支撑。它不仅协调了陕西三边地区对于明蒙“贡市”的拒绝态度,使得西北七镇在一定时期内协调一致,而且妥善应对了科道官、巡按御史等监察官员对于“贡市”的非议和责难,将“贡市”艰难地维持下去。对于北部边疆地区蒙古各部局势之变动,宣大总督亦通过笼络顺义王、三娘子等实力派,确保蒙古各部不致发生大的变动,从而影响与明朝的“贡市”关系。在明代北部边疆的整合上,宣大总督发挥的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大力推行新政,开近代机械工业之先河。《张之洞在湖北的新政》一文对他的政绩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省城新学崛兴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奉旨任湖广总督,先后十八年,在鄂大张旗鼓推行洋务新政。他认为“尝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故以兴学求才为治国之首务”。当时兴办的有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改设)、文普通学堂、方言学堂(外语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驻东铁路学堂、军医学堂、陆军小学堂、东西南北中五路高等小学堂、存古学堂、陆军测绘学堂、矿业学堂、陆军第三预备中学堂。  相似文献   

6.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9月2日,张之洞会同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奏卢汉铁路官督商办事,请设卢汉铁路招商公司,并保荐盛宣怀任公司总理。  相似文献   

7.
晚清重臣张之洞 ,一生跨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 ,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等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他任湖广总督 1 8年 ,在武汉大力举办洋务新政 ,使武汉成为晚清中国三大洋务运动中心之一 ,现代化水平居全国内陆城市之首 ,从而使他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帅。研究张之洞 ,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方面 ,更是武汉早期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与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 ,于 2 0 0 2年 9月 2日在武汉举办“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  相似文献   

8.
杨凯 《文史天地》2009,(7):51-52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号庸安居士,是贵州籍在清末官位最高享年最长的人,1901年后陈夔龙历任河南布政使、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和湖广总督等要职,他在宣统元年(1909)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官居一品;清亡后在上海当寓公,直至解放前夕才去世,整整活了九十余岁。他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自称三朝老臣,期不负厚恩。他起于寒士,又是汉族,但是却能官运亨通,其中与奕劻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是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没有曾国藩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从未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在生活中,张之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说他奇特,  相似文献   

10.
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督鄂18年间,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洋务新政后期的中心地区。张之洞之后的最后三任湖广总督政绩却是乏善可陈,与张相比可谓差之千里。他们的共同点是:治政安民无德少能,镇压革命不遗余力,维护清廷一心一意。  相似文献   

11.
刘作忠 《文史春秋》2007,(10):26-26
1906年,法国海军学校发生了一起轰动欧美的"中国留学生窃图案"。"窃图主犯":向国华,字子瑜,湖北沔阳人,清光绪壬寅科举人;石瑛,字蘅青,湖北阳新人,清光绪癸卯科举人,两人均为湖广总督张之洞自两湖书院选派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湖北新式工业的出现,始于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70年代,起初的创办者都是外国来汉商人。如1873年前后在汉口英租界开办的顺丰砖茶厂,1876年在汉口兴办的机器制革厂,都分别是由俄国商人和英国商人投资兴建。由中国官府投资兴办湖北新式工业.肇始于19世纪90年代,这是与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生产基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湖北地茂物丰,自古以来就是棉、桑、麻的产地,家庭作坊式纺织有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工业化纺织生产也有100多年。1889年11月,清朝政府调当时洋务派巨擘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他在湖北开创新政,兴办实业,于1892年在武昌创办机器纺织业,建成纱锭3万枚,布机600余台的布局。设备购自英国,生产、技术与管理均聘请英国技师,工人有2500多人,奠定了湖北纺织工业的第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4.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并蔓延了中国北方地区,在南方却出现了相对平静的情形,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首的东南诸省督抚和各国驻沪领事议定了"东南互保"条款,以此来阻止义和团的南下。本文认为这一事件绝不是一个孤立、突兀的事件,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出自于东南督抚和西方列强的需要,也是当时各种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矛盾的产物,是各方势力相机审势后"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俄皇太子来到汉口 《汉口租界志》在1891年“大事记”上写着:4月19日,俄国皇太子克萨雷威茨与其亲戚希腊王子乔治乘“沃拉迪沃斯托克”号及战列舰“科雷兹”号、“波博尔”号抵达汉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晴川阁设宴款待,并赋诗志庆。  相似文献   

16.
乔万宁 《收藏家》2005,(1):42-44
《奏为已故督臣勋绩卓著遗爱在民吁恩准建专祠以昭崇报恭折仰祈》,乃江苏绅士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思永等会同江苏巡抚程德全,“为已故大学士前两江总督臣张之洞于江宁省城(今江苏南京)建立专祠”折抄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当知此折是呈给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进呈于宣统二年(1910年),即前两江总督张之洞病逝的第二年。这一年,程德全刚调任江苏巡抚,也是最后一任江苏巡抚。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宣布江苏独立,改宣统为民国。  相似文献   

17.
赵志飞 《纵横》2014,(2):69-72
公元1902年2月21日,时任湖广总督的晚清重臣张之洞撤销武昌保甲总局,在武昌府三佛阁同知署设公所“创兴警察”,同年6月6日,于武昌阅马场演武厅正式开办“武昌警察总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警察命名的正规化治安机构和专职队伍。“武昌建警”,亦可称之为中国警察史上的第一次警务革命。  相似文献   

18.
南京大学前身是由两江总督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其后数次易名,至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又称中央大学,到1949年8月一直沿用。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1837~1909年),直隶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中年以后自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晚年则号抱冰老人.他举咸丰壬子乡试第一、同治癸亥一甲第三进士及第,其后抚晋督粤,二权两江,三督湖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受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宣统元年(1909年)死后谥襄,追赠太保,入祀贤良祠.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晚清实行“洋务运动”和“新政”的地方实力派大员。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张之洞乃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1889年8月8日,清廷调两广总督张之洞改任湖广总督,从此,张之洞踏上了治鄂兴汉之旅,迈向其一生事业的巅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