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她,是美丽的主人,是绿的使者,让我们期待,期待寒流被吹走时,这番世界,又会将变成怎样?——题记我轻抚着新生的绿芽,"你依旧是那么弱小,可我却等待你新的一面,你终究会死亡,你却要在此季里,绽放出你耀人的一面。"这又是为何呢?我喃喃自语道。又不禁摸了摸绿芽,"这又是为何?"我又机械般地问道。你不语,我双眸紧盯着你的身躯,想看透这一切,映入我眼前的只有青与绿。"也许只有你身上的的颜色才能解答这一切吧?"我笑  相似文献   

2.
罗小军 《南京史志》2014,(12):43-45
世间美丽的词语千千万万,最美丽的一个也许属于“青春”。一首题为《致青春》的小诗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我曾在远方看见过你向我招手,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是啊,青春人人都会有,可有的人只能畅想,有的人只能怀念。每个人都会有青春,但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如夏花般绚丽。透过这些青春岁月里的故事,你或许会思考:我的青春之花该在哪里绽放呢?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很多同学忙于给同学、老师送礼物。对于这种现象,有的人认为是铺张浪费,一张贺卡,几句祝福足以表达情谊了,干吗还要送礼物呢?有的同学则认为,《麦琪的礼物》中德拉和杰姆互赠的昂贵礼物是那么的让人感动,我为什么不能给我喜欢的人送礼物呢?对于这两种观点,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请你根据以上内容写一篇立论或驳论,不少于500字。  相似文献   

4.
真实的与虚伪的,你选择什么?让“真实”胜出,我选择真实!相信有许多人会无法说服自己选择真实:很多人花大笔大笔的金钱包装自己,将自己真实的脸层层包裹在名牌化妆品下;很多人原本明明是爽朗的、大大咧咧的,却要掩饰自己真实的个性,装作小家碧玉,抿嘴一笑只为博得他人倾心……一切的一切表明真实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他们放弃了真实。的确,真实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放弃真实就能够换来成功,那么放弃真实又怎样?暂时的虚伪又如何呢?”我无言以对。真实,难道如此无足轻重吗?难道你就甘心沉湎于矫揉造作之中吗?相信我,那…  相似文献   

5.
项南!你已经离开我们走了。可是我总觉得你还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同我在一起。有时我想你是出远门了,总有一天会回来的。们共同生活过的家,特别是卧室和你的书房,一切摆设保持原来的样子。你临走前穿的衣服整齐地挂在衣橱里,你喝水的茶杯放在桌子上,我一回到家里就感到亲切,空荡荡的心会慢慢平静下来。你走了以后,我们曾经工作过的福建、安徽、江苏等地方的同志,都诚挚地邀请我到他们那里住一段时间,而我却不愿意离开这个家。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早晨,我走进教室,看见有几个同学围在黑板前,我好奇地凑上去,发现黑板上有一幅简笔画成的牛,可是这头牛却少了一条尾巴,有的同学说:"今天的作文课可能是看图写话。"也有的同学说:"可能先做游戏,再写作文。"我心里嘀咕着:你这条缺尾巴的牛,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7.
桃子 《世界》2006,(11):48-50
妈妈:你总在信中问我:真的适应吗?真的习惯了吗?我傻乎乎的女儿,我的小女兵!怎么说呢,妈妈。平时在家,我经常眼巴巴地看着婆婆和丈夫,他们兴高采烈地说说笑笑,但我不知道他们在议论着什么趣事:也许是一段幽  相似文献   

8.
《敦煌变文集》中有一篇《茶酒论》,藏文中有一本《茶酒仙女》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篇名为什么如此雷同呢?它们的内容是否相近或相同呢?如果内容相近或相同,那么是否可以推断敦煌俗文学对藏族文学有过影响?是否可以推断早在北宋初年敦煌的汉文卷子在卫藏流传过?我带着这些问题,对汉文的《茶酒论》和藏文的《茶酒仙女》进行了仔佃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庄子他和我一起过着逍遥的日子。我们几乎每晚都无拘无束地躺在海滩上。在海风的吹拂下,我静静地听他讲天地齐、万物一的道理,虽然我们住的茅屋中已经只剩下了半碗米。我们天天这样疯着、乐着,世人以为我们是一对疯子,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我们快乐。虽然我们食不果腹,可是我们却拥有无拘无束的自在。有一天,我终于要死了。我们一点也不恐惧,因为他和我早已参透了生死。我本无生命,现在重归于无,又有什么好怕的?所以,我最后的时刻还在和他一起笑。二、范蠡我和他重逢于灭吴之后,他和我一起乘船去了烟波浩渺的太湖,把高官厚禄弃如敝屐。我们…  相似文献   

10.
笑园     
《旅游》1994,(3)
填空爸爸:你们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怎么你 还有闲心看小说呢?小明:这可不是一般的小说,这是《废 都》,不看怎么行呢?爸爸:啊,《废都》这样的书你们中学生不 能看,看了会学坏的。小明:你知道吧,我们语文考试有填空练 习,我非看《废都》不可。爸爸:《废都》与你们考填空有什么关系?小明:你不知道呀,《废都》里有不少关键 的描写都是“空白”,我是一边看一 边练习填这些空。  相似文献   

11.
为妈妈洗脚     
从小到大我一直被家里的人宠着,爱着却从来没有为别人付出过。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既俗气又有趣的作文题目,是让我们为爸妈洗一次脚。我真的暗自好笑我端着水盆来到妈妈面前,把奶妈的双脚浸泡在水盆里,然后用手去搓,我看着浸泡在水盆里的那双脚,惊呆了。妈妈的脚掌上有两道深深的疤痕,我抬起头问:“妈,你的脚掌怎么了,怎么会有疤?”妈妈笑了笑说:“没怎么,是小时候讨饭时磨的。”我又问:“您还讨过饭,讨了几回啊?”母亲说:“不仅讨过,而且讨了好长时间呢!你外公去世时,我只有11岁。在姐妹们当中我最大,家里没东西吃,我只好和你外婆去讨饭。一直到我16岁当工人以后,家里才勉强可以糊口,所以讨了整  相似文献   

12.
生日的滋味     
有句话说:"儿女的生日,母亲的痛苦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然而可曾想过在你生日的这一天,感谢一下你的母亲呢?正值阳春三月,雪后的寒意却迟迟没能退去,但我却怀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老虎只咬黄牛、山羊、狗、猪等动物,却从不食水牛呢?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有头水牛在巴桑山脚吃草,突然见一只老虎狂吼着从深山密林中飕飕地冲出来,铜铃般的双眼紧盯着水牛。水牛不慌不忙地问:“虎老弟,你想干什么?”老虎傲慢地说:“这还要问吗?我要吃你的肉。”水牛说:“我们先来比赛,如果我输了,你就吃我的肉;要是我赢了,我就吃你的肉。”老虎问:“赛什么呢?”“赛游水吧。”老虎食肉心切,不加思索地就说:“好,赛吧。”水牛把老虎带到河边,就从容不迫地走进水里自在地游来游去。老虎“喳”地一声滑进水里,扑咚扑咚挣扎着,一连呛了好几口水,幸亏碰到一块浅滩,才爬上岸来。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2005年     
2005年,女儿瑶瑶由2岁迈进了3岁的门槛。别看这短短的一年,对她来说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变化。不知不觉中女儿已学会了很多本领。当你无意中听到她在给小娃娃背诵着古诗或是唱你曾教过她的儿歌时,都会给你带来阵阵惊喜。曾记得,有一次,女儿拿着一摞故事书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一脸的哀怨,知道一节毫无休止的故事课又要开始了,我的自由又将被“垄断”了。可女儿却一反常态,向我建议道:“妈妈我来给你讲故事,好不好?你好好听着啊!”我很是好奇,心想:你还是大字不识的娃娃呢,能讲出什么故事来?呵呵,我倒是来了兴致,伸长了脖子洗耳恭听。只见女儿一…  相似文献   

15.
姜颖 《神州》2012,(12):39
一、教学过程(在《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的歌声中开始上课)师:今天的课有点特别,我们是在歌声中开始的,人人都说歌声能传递情感,我们不妨仔细聆听一下这首《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看看歌曲之中传递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双方都以对方的幸福作为快乐,以和对方一起走过作  相似文献   

16.
吴雪燕 《神州》2013,(27):118
一、激趣导入、质疑提问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看我们中间谁的反应最快,一看图就能猜出这个成语来?请你来说(生发言)你回答得很正确!这个成语就叫《自相矛盾》,想不想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呢?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播放动画片《自相矛盾》)2、师:故事看完了,谁知道动画片中提到的两种古代的兵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汤礼春 《百年潮》2003,(3):37-44
当我撰写的《吴晗与袁震之的旷世之恋》一文发表后,有许多读者问我:吴晗和袁震之在1969年就去世了,你是如何取得这珍贵材料的?我便如实地告诉他们,1988年,我到广州采访了我们家乡的革命人物袁溥之,她是袁震之的姐姐,是最早和董必武一起开展革命活动的女性,还曾是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中共女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和许多中国革命的著名人物有过交往。  相似文献   

18.
在你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你是不是也感到过一丝困惑或生出了一些感悟呢?请把你和孩子的故事记录下来吧,一起分享为人父母的困惑和喜悦。  相似文献   

19.
面对选择     
也许你已经准备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那么,在前方等着你的会是什么呢?你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选择你的学习目标、你的伙伴和生活状态。在我16岁的时候,当我告诉绘画培训班的老师,我可能要在秋天去上艺术学校时,他只说了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我关心父母     
同学们,也许你们都看过这么一则广告:天下每一位父亲、母亲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但又有多少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呢?请问,你们是否知道这问题的答案呢?其实,我真正想问的是你们是否关心过父母呢?你们怔住了吧!小时候,我同你们一样,从没有认真地去想过这个问题,总以为我们小孩是不用关心父母的,那是长大以后的事。但一次活动,使我改变了看法。那事发生在小学。一天,班里举行抽签回答问题的活动。当时,我抽到一张调查活动表,回答的问题是关于父母的所爱之物。当时,我愣住了:我留心过吗?父母都知道我平时最喜爱的东西,可我注意过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