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纵览》2008,(1):71-71
<正>2 1月5日徐霞客诞生日题记:中国人不能不知道徐霞客,他的足迹对世界旅游都有影响,因为他,元月5日成了与旅游最有关的《旅游纵览》"月志"。"古代旅游"是中国旅游史上的重要章节,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旅行游览的硕果最为丰登。按古代社会的阶层分,  相似文献   

2.
一个奇人,一本奇书。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以他的双脚丈量大地,书写了一个千古传奇。即便是在398年之后,这个传奇依然在发酵,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相似文献   

3.
贵州从建省以来就一直被"三无"语句所笼罩着,"天无三日晴"作为"三无"之首也是一直令贵州在外界的眼中留下了一个十分不好的形象。本文将从徐霞客游记着手,分析徐霞客眼中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以及其真实性。徐霞客游记中贵州的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黔游日记一》是他旅游贵州盘江以东的游记,《黔游日记二》则是他旅游贵州西部的游记。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  相似文献   

4.
<正>400年前,"中国游圣"徐霞客在他60万字的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癸丑之三月晦",正是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从宁海西门出发,历时20余年,开始了他一生壮行天下的旅程。400年后,《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已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成为全球少数设立国家旅游日的国家之一。这对中国的旅游业而言应该是个里程碑事件,它是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真正标杆,旅游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享。通过在旅游日的宣传、引导,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是丰富业余生活,增长见识、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在翻看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作出重大贡献的《徐霞客游记》时,有幸看到了明末时徐霞客对“太子桥”的记载。在明祟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的四月,徐霞客游历贵阳时,他在十四日从贵阳前往广顺的白云山考察过程中写道:他“出司南门(今次南门)度西溪(今市西河)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桥”。从徐霞客详记的地理方位看,太子桥即今存的太慈桥(老石拱桥),从次南门西南出“五里”便是此桥;“有溪自西谷来”现太慈桥下的小车河是从西流来,“东注入南大溪”小车河就是在今贵阳监狱外向东汇入南明河的。有…  相似文献   

6.
徐霞客于祟祯十一年(1638年)入云南考察旅行,到祟祯十二年冬在鸡山修志,祟祯十四年病故家乡。在云南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写下了《滇游日记》,几乎占整个《徐霞客游记》的五分之二。从滇游记中不难发现霞客在云南曾留下一些墨迹,如《鸡山志》、《鸡山十景》、《云迈淡墨叙》、与唐泰互赠诗句,手书赠沈莘野、刘北有、俞禹锡等的诗文,遗憾地是没有发现原作。四十年代后见到关于徐霞客《山中逸趣叙》和《山中逸趣跋》的发现和文章介绍。笔者六十年代又收购到徐霞客赠鸡山妙行僧诗稿,以上实物孰真孰假,有必要进行以下考证。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 ,一生遍游祖国名山大川 ,将他所见所闻用日记写下来 ,留给后世一部具有很高科学和文学价值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这部珍贵的著作中也真实地记录着他对河南名胜———中岳嵩山的一往深情。徐霞客在少年时代就对嵩山情有独钟。正如他在《游嵩山日记》中所写的“余髫年蓄五岳志 ,而元岳 (即中岳嵩山 )出五岳上 ,慕尤切”。这也许是他虽为江阴人 ,但他的血管里 ,仍然流淌着河南人的血液 ,燃烧着他对祖先故土的殷殷真情吧。徐霞客的先祖徐锢是河南新郑人 ,曾担任过北宋的开封府尹。金人攻陷开封后 ,他随宋高宗…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中国旅游日的主会场定在江苏省江阴市。这里是游圣徐霞客的出生地。对很多人来说,徐霞客原本只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字,中国旅游日的出炉让大家再一次聚焦这位中国著名的旅行家。那么,我们就来循着他的游历足迹,穿越时空,与他作最亲密的接触,感受他伟大的心灵。文化之旅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出生于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的士绅家庭。他21岁摒弃仕途,漫游山水,53岁因病自云南鸡足山返回故乡,54岁  相似文献   

9.
爱好读书和旅游的人肯定都知道徐霞客和他那部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而让台帅1人感到自豪的是,《徐霞客游记》的酋篇即是《游天台山日记》。398年前,即1613年的初夏,“游圣”徐霞客经宁海,长途跋涉来到天台山游览,开始了他一生伟大的考察事业,游历大山名川,并时刻走笔为记,写出了具有很高科学、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相似文献   

10.
正花溪原名花仡佬(又写成花犵狫),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曾经到此,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如此记录:"……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下,乃折而吡去。有九巩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华仡佬。"这是对原生态花溪山水最早的书面记载。150年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家住吉林村的周奎写了《麟山记》,说花仡佬离他居住的柏杨寨东半里处的狮子山,"有山状  相似文献   

11.
归园田居     
正"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这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第一句,从浙江宁海开始,他开始了长达34年的游历人生。在这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对宁海这座小城毫不吝惜地给予了诸多溢美之词。浙江宁波的宁海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无论是青山湖海、乡村田园,还是人文古镇、度假综合体,无不显露着宁海独具特色的气质。不妨在五一假期开启宁海之旅,去拥抱这座山海间的美丽小城。  相似文献   

12.
《徐霞客游记》方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高士徐霞客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始游起,“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访奇访胜,探幽抉奥,还往往在白天劳累之余,“就壁枯树,然松拾穗,走笔为记”撰写成号称“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实为晚明的一部重要文献.值得注意的是,霞客生活在吴方言区,年少时在家乡江阴受过较为系统的教育,无疑他深受吴方言的熏陶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他操的  相似文献   

13.
如果千古奇人徐霞客到过泰宁,那他将会怎样描写泰宁呢? 据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的邬秋龙先生考证,徐霞客至少五次入闽,其中第一次是1616年春季,目的地是武夷山;第二次是1620年春,过建宁、延平,目的地是九鲤湖;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均是赴漳州,时间是1628年、1630年、1633年秋。  相似文献   

14.
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在他那部传世经典之作《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中写下一段扬扬洒洒的文字——“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自此,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开始了他终其一生浪漫而又艰苦的旅行。398年后,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创举,这个特殊的日子被正式定名为“中国旅游日”。在第一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去领略和解读圣人笔下的那些美丽山河。  相似文献   

15.
祥云水目山     
一翻书就觉得徐霞客真是徐侠客。从贵州入滇后,先从昆明往南到晋宁,再从晋宁往西北到元谋,再从元谋往西南到姚安、祥云,再从祥云往西北到宾川……如果你有云南地图在手就能看出来,他走了个多大的锯齿形的线路。这还没完,他又从宾川一直北上到丽江,又一直南下经鹤庆到大理,300多公里路几乎是走了个对折,往返就有近700公里了,然后西行到腾冲看火山。祥云的水目山,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有过详细的描述,在滔滔江水的景仰之下,我们决定沿着大侠的脚印去追索。然后把大侠的脚步和我们的叠加起来验证一下。"古城祥云“始知大脊自九鼎南…  相似文献   

16.
从《尚书·禹贡》提出“岷山导江”开始,中国古代学者长期以岷江为长江正源,只是到了明代徐霞客《江源考》后才正式提出金沙江为长江正源说。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和中国地理学史界,这本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结论,即许多学者坚持徐霞客为发现者的观点,如朱惠认为徐霞客“在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①诸绍唐、吴应寿认为:自西汉以降,人们知道金沙江,但并不以为长江正源。②王成祖也认为是徐霞客首先提出长江主源应该是金沙江而不是岷江。③一些教材已经将徐霞客的发现作为科学探索的常识普及,在青少年中有较大的影响。但20世纪早…  相似文献   

17.
正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乡亲和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口中的这位"九哥",就是他的兄长加老师——王季范。助力求学王季范,1885年出生,湖南湘乡县人,  相似文献   

18.
凤羽与传说     
白族人民给自已居住地区的山、水和村庄,取了许多名字。其中,有许多与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紧密相联。透过这些地名,不仅能知道许多传说故事,而且还可以让我们追寻一部分白族古代历史的轨迹。凤羽坝的起名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一只凤凰飞越凤羽坝上空,落下一根美丽的羽毛,所以就被叫作“凤羽”。据《浪穹县志》记载,唐朝时南诏蒙氏曾设置凤羽县。可见这个传说已很古老。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则解释说:凤羽西边“岗条数十,东下如凤之羽,故名凤羽”。徐霞客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云南大理漾濞的文化史上,徐霞客无疑是一个十分耀眼的重要人物。作为漾濞奇山秀水的千古知音,徐霞客在漾濞所写的游记,历来是当地父老引以为豪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追寻徐霞客这位明朝晚期的伟大旅行家在漾濞的足迹,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一日,时年53岁,已经是第十六次离开家乡出游,而且是其生命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的徐霞客,带着仆人顾行,由今大理市的四十里桥进入漾濞地面。二十四日,他们跨过今太平乡的顺濞河上游,出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     
正我认识他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他展开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战争。他生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审视我;他最生气的时候会用最无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罚跪"让我三思;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跪过三次,比起弟弟小错大错不断跪过的次数,我真是庆幸自己犯过的错可谓屈指可数;然而每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数学在重要的考试中挂彩了。他全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