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风 《湖南文史》2013,(10):1-1
清末的暗杀之风,肇始于清政府对改良派和革命党人的“赏格”或“花红”。戊戌政变之后,清政府对逃至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曾悬赏1027两白银索要两人的人头。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被清政府用“花红”和“赏格”索命的历史更长。在孙中山领导创建檀香山兴中会的第二年,即1895年10月起,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17年间,清政府针对孙中山一人共发出各种密谕上百道。按照《大公报》1908年的报道,当时清政府对孙中山的悬赏总数已近2527。因为孙中山比较谨慎,革命党人对其严加保护,才没有被清政府暗杀,即便如此,孙中山也直到1911年才敢公开回国。  相似文献   

2.
说起福建土楼,大家可能会立刻想起那厚实的土夯墙、圆形方形如堡垒似的建筑,可是有多少人会想起那些在土楼内居住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代代相传的居民们呢?因为这些居民的存在,土楼才保存到现在;因为有这些居民在里面的生活,土楼是“活生生”的;因为这些居民生活的变迁,所以土楼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停地变化中。  相似文献   

3.
武元衡,唐中期宰相,宪宗朝征淮西吴元济时,被节度使李师道、王承宗派遣刺客暗杀。关于暗杀时间,史书有二种记载。《旧唐书·武元衡传》载: “元衡宅在静安里,九年六月三日(按即宪宗元和九年),将朝,出里东门,……贼乃持元衡马,东南行十余步害之。”而《旧唐书·裴度传》载: “十年六月(按即元和十年),王承宗、李师道俱遣刺客刺宰相武元衡,亦令刺度”。到底是哪年武元衡被刺呢?  相似文献   

4.
<正>在数百年前的满清王朝,宁古塔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流放地之一,“流放宁古塔”是人们对黑土地最多的记忆。宁古塔有新旧两城,是清朝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康熙五年(1866)迁建新城,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清初该地  相似文献   

5.
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这十年中,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清朝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根本利益,采取了废科举、兴学堂、发展交通、改进司法制度等改革措施;还宣布预备立宪,各省相继设立了谘议局;1908年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然而,清政府打着开办新政的旗号,增捐加税,横征暴敛,对民众进行无休止的掠夺,将专注于工商业的国内立宪派也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辛亥革命前夕,清朝统治集团对外一味屈从,其政治腐败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最终为民众所共弃,它的覆灭是必然的,谁也挽救不了。那种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让清朝政府继续存在下去,稳步地有秩序地进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将会来得更快些的说法,终究是“纸上文章”,“不当不实”。  相似文献   

6.
《青年杂志》创办之前,陈独秀已经亲身经历了清末革命党暗杀清朝权贵、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二次革命”、袁世凯滑向帝制自为……短短几年时间里,走马灯似的政治剧目让他越来越看不准未来的时局。那时,大家都觉得封建专制推翻了,民主共和了,中国有希望了。可是现实的发展总是与期待的理想格格不入。就像鲁迅在《小杂感》里调侃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第二号人物“小诸葛”白崇禧,1966年12月1日在台北自己的寓所暴毙。关于这位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暴死”的原因,外界传说甚多,最常见的说法有二:一说是与台湾保密局情报人员有关,因为蒋介石始终不信任白崇禧,白崇禧是被蒋介石派人暗杀的;二说是晚年白崇禧因丧偶寂寞难忍,寻欢纵欲,与自己的护士在风流中暴毙身亡。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呢,或者是另有隐情?  相似文献   

8.
一刊登在《闲谈家》上的雍正遗诏1770年7月,俄国著名启蒙运动者尼·伊·诺维科夫(1744——1818)创办的《闲谈家》杂志上,在显著位置刊出了一篇中国皇帝雍正的遗诏,标题是“中国汗雍正给儿子的遗嘱”。雍正皇帝即清世宗胤禛,是清朝前期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一个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中国皇帝。雍正晚年虽因病缠身,但仍“照常办事”。  相似文献   

9.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到来了,向大陆派遣了大批间谍特务。他们开出的价码是“杀死一名部长,奖励十条黄金”。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叶剑英是谋杀的重点对象之一。以常年驻扎在香港的台湾特务黄强武为首的特务团伙接到台湾“保密局”的命令,企图暗杀叶剑英。1950年4月间,黄强武、钟嘉、陈星群、梁中华四人来到广州市繁华的北京路,策划如何暗杀叶剑英。  相似文献   

10.
暗杀时代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的暗杀活动在朝野上下引起了极大恐慌。1905年,革命党人吴樾轰炸出洋考察五大臣后,满洲贵族十分害怕,皇宫内整天如临大敌,慈禧太后除了硬着头皮上朝外,就是领  相似文献   

11.
五粮液,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名酒,历届全国评酒会上均名列榜首。该酒产于四川宜宾,已有630年的悠久历史。从明代初叶的两家槽坊,到清朝末年的4家老号;从唤了几百年的杂粮酒,到1929年正式取名五粮液;从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金奖,到如今成为我国500家最大规模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工业企业之一;期间风风雨雨,珍闻秘事,尽在《中国名酒五粮液史话》中。  相似文献   

12.
在公元2000年到来之际,回首20世纪,用思绪万千四字来形容现代人的感受,已显得过于“陈旧”、“老套”。然而,当世界变化如此迅急的今天,我们这个以历史悠久而自豪的民族,受历史因袭之累,“陈旧”、“老套”的东西,又怎样一再地拖着我们过去一百年追赶世界的脚步?这是一个令现代中国人感到特别沉重的话题──既感到历史负担的沉重,更感到历史责任的沉重。欢庆新中国光辉的50华诞之后,回顾百年来先人们走过怎样艰难蹒跚的脚步,或许也有助于思往追来,悟往知来。内忧外患百年前秋风落叶下长安整整一百年前的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  相似文献   

13.
“拔贡总兵”是清朝乾隆初年流传在民间的一句童谚。数十年后,黔中一位奇男子刘清以拔贡而充县令,凭借“青天”之名屡征川、鲁的白莲教起义,从而当上了山东登州、曹州之总兵;为清王朝建国一百多年来员改武职之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用武力和强权否定了清王朝以跪拜礼为象征的朝贡制度,此后又通过步步进逼的交涉,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历史性的让步。1873年6月29日,清朝同治皇帝基本按照近代国际通行的外交礼仪,接受了各国使臣面递国书。清朝方面对此事的记载略而不详,因为这毕竟意味着“天朝”礼制的崩坏;西方各国却对此大加渲染,因为这代表着中国人心理上的“天朝”壁垒被突破。从更深层说,这又是中国走出深闭固拒,进入“万国”之列并互相交往的一个标志。是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民国期间豫剧改革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晚期 ,刚刚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 ,为了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戏曲改良”运动 ,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因河南地处腹地 ,又是清朝封建统治比较严密的地方 ,资产阶级的“戏曲改良”未得到应有的开展。正如民国元年 ( 1912年 )《大中民报》上《告戏剧家》一文中所指出 ,汴省“梨园中皆不通文墨 ,不能从事改良 ,不得不属望于一般戏剧家”①。虽然“民国肇兴以来 ,新剧改良 ,高台宣化 ,为歌舞场文明发达一大运会”② ,但仍由于缺少“戏曲改良”人才的积极参与 ,进展比较缓慢。到了二三十年代 …  相似文献   

16.
山东枣庄的中兴煤矿,是由清朝洋务运动主要倡导者李鸿章上书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所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地方煤矿,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年中兴,百年沧桑,最早的由官僚、富商和地主合资的“山东峄县中兴矿局”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几经演变,到了清朝末年,  相似文献   

17.
<正>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是中国传统法制发展的最终阶段。而清朝立法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与重要成就,是“则例”这种法律形式的出现,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公羽 《文史天地》2008,(10):4-8
蔡元培,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清王朝科举仕途上的宠儿,又是叛逆清王朝的“翰林造反第一人”;他有过搞暗杀的经历,更以“培养大师的大师”之荣耀而名垂青史。让我们走近这位伟人。  相似文献   

19.
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政变以后的“废立”阴谋,使以刚毅、载漪为首的“大阿哥党”在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在废立阴谋屡遭挫折之后,“大阿哥党”采取了支持义和团的政策,导致义和团大举进京,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得到了褒奖,使京畿地区的局势急剧恶化,招致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与镇压。在八国联军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惩凶”,“大阿哥党”终于覆灭。在帝国主义时代,如何妥善处理和引导民众的反帝正义斗争,防止列强的武装干涉,避免民族灾难的发生,是任何落后国家政治家们所必须认真思考和应付的重大政策问题。百年前在中国大地发生的惨剧,清晰地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统治者的“失误”总是由统治者们特殊的政治利益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正>各国都重视"逢五逢十"的周年纪念。而对中国人来说,六十周年尤为隆重,因为六十年是天干和地支参互组合的一个周期,称为花甲或周甲,平民百姓花甲之年也要庆寿。新中国的六十年恰好分成两半,前三十年站起来,后三十年富起来,初步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百年梦想。六十年间洪波汹涌、艰险重重,天灾频仍、鬼蜮为患,而共和国这艘大船在艰辛的探索中,终于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