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间,因地震导致的馆藏文物损毁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馆藏文物防震技术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在部分博物馆成功进行了一体化防震示范应用。但总体而言,馆藏文物防震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水平仍相对滞后,部分博物馆存在防震措施不合理、日常管理匮乏、应急能力不足等现象,亟待健全馆藏文物防震应急管理体系,其中应急预案的编制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博物馆能够全面提高防震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合理利用各类防震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更好地保护馆藏文物。  相似文献   

2.
取得抗击"非典"斗争重大胜利以来,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进步: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应急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在应对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等重大灾害的过程中,极大地降低了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危机处理是博物馆发生危机时,博物馆管理者为阻止危机的扩散和继续,减少博物馆损失,维护博物馆形象而采取的控制、处理危机的有效措施。为保障危机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博物馆必须遵循一定的危机处理流程,设计合理的应急机制。危机处理流程和各项应急机制共同构成了博物馆危机处理的内涵。此外,博物馆危机处理还需要放在危机管理的系统中,加强与其它环节的配合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4.
从博物馆的发展史来看,美术馆无疑是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我国,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的影响,美术馆与博物馆在体系上一度呈现分离状态,它们之间的业务联系也非常疏远。近年来,美术馆界开始了从"展览馆"向"博物馆"转变的路程,致力于使美术馆成为最具特色的博物馆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依然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深刻影响着博物馆的当下与未来.纵观欧美各大博物馆,短期来看,疫情导致的闭馆直接引发了系列财务、减员等问题,而包括系统性歧视的平权运动在内的各类全新的社会议题同样亟待博物馆关注;长期来看,在疫情这场"持久战"面前,博物馆面临着应急、恢复、提升等三方面困境,以及将困境转变为机遇的挑战.为此,加拿...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应当为科学研究服务",这是党给予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而光荣的任务。自从去年全国博物馆会议以后,为了搞好这一工作,各博物馆在制度上、设备上以及与馆外专家的关系上,都有很多的改进,使许多专家的科学研究,从博物馆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信息化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从基础文物数据系统到文物的动态管理,从单一的文物管理系统到综合的博物馆管理系统,从展厅多媒体辅助展示到综合网站建设,直到互联网上多种展示手段的采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由简到繁、由静态到动态、由内到外、由管理到展示的诸多演变。在博物馆由收藏型向参与型转变的当下,信息化技术应如何更好地为博物馆建设服务,使博物馆成为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文化需要,实现"和谐互动,共享文化"的博物馆使命,成为各个博物馆探讨和实践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探索全新的博物馆信息化理念和实现路径,使博物馆走下神坛,融入公众生活,成为发展文化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8.
教育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早期实践中占有数量上的明显优势。清末新政后,教育博物馆经由罗振玉等游历日本的士人宣传介绍,引起清政府要员和教育界的重视,并被写入"癸卯学制"相关章程,得到国家制度层面的提倡和推广。湖南、广东、天津等地率先创设了中国第一批教育博物馆,完成了教育博物馆从理念传入到实际开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时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首先从其内涵和特点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博物馆时空进行具有抽象意义的界定,进而具体化为博物馆时空的四种形态:传统博物馆的时空、遗址博物馆的时空、生态博物馆的时空和虚拟博物馆的时空。从宏观上看,时空作为划分博物馆类型的依据具有意义,同时也体现出了不同类型博物馆之间在时空上的联系;从微观上看,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时空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张哲  高强 《区域治理》2022,(11):129-13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群众日常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这种背景下,环境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使得环境应急预案在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履行,以及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预案的编制...  相似文献   

11.
大力加强和谐博物馆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又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围绕"什么是和谐博物馆"、"为什么要构建和谐博物馆"、"怎样构建和谐博物馆"等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观测点、多角度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茅艳 《东南文化》2020,(4):177-18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遣方式和消费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催生了自媒体、聚媒体、短视频等资讯与社交平台。从"云展览"、直播看展到直播文创销售,博物馆的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线上服务。苏州博物馆通过聚合媒体、智能推送等先进技术,推出了博物馆"再造·云课堂"线上平台;通过线上"云苏博"、线上直播等形式,全方位打造线上聚合媒体矩阵,以馆藏精品文物为基础内容,以重点临展、特展、讲座和论坛成果为主要素材,构建趣味性强、易于传播、全民参与的"动手、动眼、动听、动心"线上数字美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培养提升公众零距离接触美、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将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博物馆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拓思路,从理念上谋求创新。在策展理念上,深层次提升区域间博物馆合作办展水平,加强博物馆策划主题性原创展览的能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策展理念的拓展和更新;在社教理念上,采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服务方式,并且要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宣传和讲解;在文物保护理念上,应更多地运用预防性保护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适当采用数字化手段,但应警惕"饥饿营销"式的文物展出;在藏品征集上,博物馆应更加重视征集对博物馆未来展示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的当今时代的纪念物。  相似文献   

14.
赵莉 《东南文化》2018,(3):108-113
参与性收藏是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博物馆基于"记录今天"理念而新兴的收藏。从收藏的角度,参与性收藏是博物馆通过主题策划与活动设计,组织社会公众携相关物件加入博物馆收藏,并成为馆藏的一部分,以参与的方式将公众与博物馆物品、内容、语境联系起来,其主题多与当下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等相关,方式上突破传统收藏相对单一、封闭的模式,具有流动、共享、多元、充满活力的特点。从藏品内涵上,具有"记录今天""关注日常""突出藏品与人的关联"等特点,丰富了博物馆藏品的内涵与外延,这是对传统收藏的丰富与推进。在参与性收藏的视野下,航海类博物馆收藏具有更深广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彭洁薇 《东南文化》2018,(3):120-126
注销是指将藏品从博物馆藏品清单及库房中移除的行为。欧美博物馆在注销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为保证注销过程的规范化,博物馆专业组织及诸多博物馆都订立注销标准,以"符合博物馆宗旨""不能因营利目的注销"为基本原则,并辅以藏品保存状况、独特性、可用性等方面的考量。在处置已注销物品时,博物馆会优先采用非出售的方式,并且尽量将藏品保留在"公共领域",以保护公众利益。虽然藏品注销极易引起争议,但也有正面意义。藏品"只入不出"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注销有助于优化馆藏、节约资源,对于藏品管理颇具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中央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博物馆的任务是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会议上还明确了博物馆的性质既是"文化教育机关"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室"同时也是"科学研究机关"。在博物馆工作者中所谓"三性","二务"成了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地区武装冲突、全球经济萎靡等不安定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工作,尤其是文物安全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各种新的危机。引用VUCA危机概念,对博物馆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剖析,并做出相应预案,可以驭繁就简,早防范、纾困境,在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莉 《文物世界》2016,(4):61-63
本文从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最终目的、博物馆教育灵活多样、网络教育的广泛应用、流动博物馆深入社区、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讲解用词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个性化"定制讲解"是将来讲解的发展趋势等七方面对博物馆教育新趋势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从而说明新时期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应随时掌握博物馆教育的新趋势,创新、健全自身博物馆教育体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的工作,承担起博物馆应尽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9.
马良 《旅游纵览》2016,(7):98-98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大学生博物馆旅游发展得到拓展和提升。据统计,成都登记备案的国有博物馆44家,民办博物馆69家,成都的博物馆总数量达到113家,博物馆总数量和民办博物馆数量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从全国范围来看,成都地区的博物馆胜在"博",门类齐全,在质量和规模上都名列前茅。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成都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了解到大学生对博物馆旅游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尹凯 《东南文化》2016,(6):118-122
与欧洲博物馆强调皇家收藏与民众教化的传统不同,美国的博物馆性格立足于社会教育与公众服务。自初创之日起,"教育至上"的性格一直贯穿美国博物馆发展的始终,由此养成的有关博物馆教育议题的思考成为国际博物学界的典范。爱德华·亚历山大在《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一书中系统考察了13位美国博物馆领军人物的超前理念和伟大事迹,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强调博物馆教育和公众娱乐的重要性,并在"教育至上"的博物馆性格上达成共识。这些先驱们在博物馆平台上发挥才智、创造典范的经验材料对于理解美国博物馆教育性格生成与演变的具体过程与整体图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