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近20多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有影响的成果。实际上,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和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或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揭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而得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本文就试图分析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作用,从发展区域文化的角度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历史演变入手,着重探讨了当今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特点,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区域发展理论与当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媛 《人文地理》1998,13(3):30-34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发展理论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及其对当代经济地理学的影响。指出,区域发展理论在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学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与区域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四保 《人文地理》2002,17(2):86-89
区域经济地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受到特别重视的地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文章讨论了西方和苏联地理学中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情况,和在我国得到特别发展的条件,认为与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特别的关系。文章对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做了回顾,列举了这个学科在基础理论上的有代表性的成果,认为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包括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地域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域化等。文章认为,我国丰富的区域经济生活实践将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学科在跨学科方向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地方志工作与中心工作、修志与地方志事业其他工作、编纂业务职责与组织指导职责、继承传统与志书创新、修志与用志、志书质量与进度等六大关系,是影响和制约地方志事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关系。各地地方志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之所以存在差异,与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能力、素质和效果有着密切关系。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应正确认识地方志工作的基本性质,协调处理好地方志工作所涉及的六大关系,推动地方志工作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汪涛  曾刚 《人文地理》2003,18(5):52-55
在当今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并存的时代,新区域主义以其强调区域竞争、保护地方经济社会多样性的主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新区域主义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一期间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激烈变动,导致新旧区域主义在政治经济、国际贸易、经济系统、区域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别。在全球化和后冷战结构的制约下,新区域主义主要表现为大区域主义、小区域主义及国家内部的各类区域组织三种形式。论文针对中国现行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新区域主义的冲击下,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提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从三个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是地理科学与经济科学在解决"经济区域(系统)"的发展问题过程中交叉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学则是二战后形成的新兴学科,但两门学科有着共同的思想发展特点,与区位论的发展紧密相联,与区域问题相伴而生,并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而越发具有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在思维方法、研究侧面、学科层次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但两门学科在研究内容和理论框架上越来越靠拢,在学科性质上也日益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8.
黄露 《神州》2014,(17):247-247
本文通过阐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所在,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攀登》2021,40(4)
区域作为国家宏观政策落实的主要载体,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塑造新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关键影响。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认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发展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绿色为发展载体,以区域协调为发展途径,以全面开放扩大发展空间,以促进要素流动激发发展活力,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发展保障的经济运行集合体。而区域属性则通过主观能动性、空间要素性、空间叠加性及空间级差性来作用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对区域系统造成影响。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绿色发展体系、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现代化全面开放体系、现代化市场体系及现代化经济体制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其实证方法可采用综合指数等多种计量方法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日益增强,关键领域的改革明显突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11.
李敏 《神州》2011,(1X):15-16
健全和发展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厘清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发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作用;制度设计应注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有效隔离,实行“校长职业化”,改革职称评定制度;校企合作要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以利益为纽带;“钱学森之间”应当引起我们反思,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学术需要好环境,创新需要好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更需要一个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旗帜,也是民族关系和谐保障的社会制度选择,这是符合国情和时代的选择,也是共产党人在多民族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战略选择。对于多民族社会而言,民族关系和谐保障除制度选择的正确性外,没有科学的发展过程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推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中还应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推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属于地理科学体系中区域地理的重要部分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时期:从先秦到1909年德国工业经济学家Max Weber发表《工业区位论》为止,该时期主要探寻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规律;奠基时期:从191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的形成阶段;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止,该时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成熟时期:1979年至今,为该学科在中国区域开发中的广泛实践阶段。在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陈才先生融合中外理论与经验用于中国实际,为中国本土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创造性的杰出贡献。在总结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现状、方法现状和应用现状之后,认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区域经济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不断交融交互发展;"三维目标空间"理论将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种认识论;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赋予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4.
郭雨松 《神州》2013,(16):264-264
区域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出路及发展前途就逐渐被公众热议。如今,强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整体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工作重点。本文首先论述了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相关策略,希望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的光明前途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玉鸿 《人文地理》2008,23(5):22-26
竞争力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尤其被用于地点的属性时,对其界定颇多争议。这导致在区域竞争政策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某种程度的混乱。通过追踪竞争力的缘起,在对两种主要的区域竞争力概念来源进行理论述评的基础上,从竞争的一般概念角度阐述了区域竞争力存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涵义,并从企业和地点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了竞争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外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学者关于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铁发展的动因、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等方面,呈现出以经济学为主体,融合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点。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明显不足,在高铁外部性、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经济绩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全国和陕西省城市化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城市和陕西省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只有合理的城市化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试图提出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发展对策。文章的主要结论包括:不同城市化因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国难以选择统一的城市化模式;不同城市化因子对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绩效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大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李健 《神州》2012,(23):56-57
宗教与科学历来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对矛盾的事物,它们彼此存在着深刻的相互的影响。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对立由来已久,两者的论战经过了此消彼长的过程。宗教和科学可以说是影响人类发展的两股最强大的力量,历史的未来如何取决于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见,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当今这个科学的时代,我们新时代的公民还应把高科技用于宣教之中,走"科学兴教"之路,让宗教与科学更完美地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幸福、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革新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才 《人文地理》1992,7(3):1-6
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问题与面临的革新任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