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二十世纪影响较大的文艺批评思潮,英美新批评将对文本的解读转向了文本自身的内部研究,重视文本的语言,挖掘语言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提倡“细读法”,探讨每个词语背后的含义,提出“反讽、悖论、隐喻”等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文本,引导读者去接近和理解文学作品,而不重视作者在分析文本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楠楠  吴学琴 《攀登》2020,(5):24-31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解读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从理论逻辑来看,解读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从历史逻辑来看,解读由"单一性"走向"多维度";从价值逻辑来看,解读始终追求共产主义最高价值目标;从实践逻辑来看,解读与中国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呈互动式发展。解读在新时代接续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生成了新的理想信念解读维度;从价值逻辑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人类解放命题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现实建构;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核心,这些又证明了解读的理论逻辑在新时代的接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慎《全蜀艺文志》卷3收录40首"风谣",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文化解读,一是文献学的解读。杨慎收录的风谣,征引文献富瞻,表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二是诗歌内容的解读。内容选录风谣彰显巴蜀文化的灿烂,以此宣德达教,博化笃俗。三是诗学解读。此书选录目的是"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得",亦有辨析"诗流"之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房德邻先生、贾小叶先生论文的回复。其中引用了总理衙门章京上书、刘大鹏日记以及"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等材料,并解读《直报》的报道,进一步说明本文作者在《"公车上车"考证补》中的论点。本文还指出了史料解读的主观性及史家对史学的应取态度。  相似文献   

5.
胡适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风云人物。胡适提出的"无后主义"思想在当时掀起了满天波澜,以致于他被误认为是洪水猛兽,其实这是对他的误解。通过对胡适内心深处的思想进行透彻解读,可以发现他的"无后主义"思想带有浓厚的中庸色彩,正是所谓"欲从狂狷到中庸"。中庸的无后思想,才是正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文学文本中隐藏着地理"密码",通过特定理论解读文学文本,地理学者可以窥见某些重要的人地关系和社会地理问题。"想象的地理"理论是文学文本解读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梳理依托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的英文地理文献,发现该理论的引入使文学文本的地理学分析逐渐产生后殖民主义分析流派,而地理学者在运用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时,也从想象地理的异质性和物质性、想象地理的社会建构与重构、想象地理的地方特殊性和情境特殊性、想象地理与性别和性取向的关联等方面拓展了该理论,此外,地理学者还探讨了文学体裁对想象地理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知识脉络的梳理,文章冀图对中国地理学者解读文学文本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7.
曹李海 《攀登》2015,(1):26-32
历史车轮的前行,往往伴随着深深的时代痕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为标志,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历经了八个三中全会。历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议题、重大决定、具体举措、重要信号无疑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到其在我国改革进程中所独具的探索和实践价值,充分体现了党的集体智慧和治理政策的特征。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中的"新批评"细读法、"叙述学"分析法、"符号学"分析法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设计与优化,而授课过程中"历史概念"的解读影响课堂的高度与深度。本篇论文主要以"封建"、"左""右"等词为例谈一词多义以及对立词义区分现象,探讨"历史概念"的解读对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福布斯编辑向本刊解读习近平李克强上榜理由"地球上有71亿人口,而这71个人就可以影响世界。"——这是《福布斯》杂志对全球最具权势的71人榜单最权威的解读。近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走访了福布斯纽约总部,对"2012年度全球权势人物榜"的出炉过程进行了追踪。  相似文献   

10.
"汤武革命"在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意义早已脱离了单独历史事件的范畴,对其的意义解读能够深刻影响到依靠暴力取得政权的新王朝的合法性基础。在主要的三种解读中,"逆取顺守"的说法在汉代最终形成,并成为在后代影响最大的解读方式。"汤武革命"本身看似顺理成章的合法性前提也需要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11.
赵丽丽 《沧桑》2008,(6):221-222
作为非言语行为之一的"沉默"是自然会话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以会话沉默———停顿、空隔、间断和意义沉默或可归属沉默为对象的解读,结合期待应答结构和面子理论,感知"沉默"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庄子》文本里隐匿着"庄子"的"意思",读者在创造着《庄子》文本的"意义",而很多时候读者所创造出来的"意义"并不符合"庄子"最初的"意思"。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庄子》文本的全面解读,确定其"意思类型"。《庄子》的"意思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对于宇宙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道";二是对于社会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无为";三是对于个人存在而言,"《庄子》的意思类型"是"吾丧我"。由此确定其今后的解读是否符合"庄子的意思范畴"。  相似文献   

13.
对"苦力"进行概念史意义上的考察可以发现,近代"苦力"一词源自于东方国度,发轫于西方语境,成为体力劳动者的蔑称,其涵盖行业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文明进程,其来源群体反映了转型时期的城乡关系和人口流动,而其社会形象更映衬出苦力行业的运行态势和生存状态。"苦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反衬时代、体映行业和折射底层群体的缩影,解读"苦力"概念无疑就是解读一部近代中国城市底层社会史。  相似文献   

14.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在所有的美国宪法条文中行文奇特,模糊不清,从而给解读带来世纪难题.在"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归属上,就存在截然对立的两种解读方式:"公共权利说"和"个人权利说".事实上,第二修正案和其他修正案一样,也是谈判、妥协和利益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它是古典共和主义和激进民主主义的调和与共融;再者就是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的相互调和与共融.  相似文献   

15.
《左传》中"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如何断句,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一系列重大史实的解读。本文提出并论证了貊分南北以及北燕未曾灭北貊的观点;对"燕亳"中的燕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先燕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论证了亳国的存在;对于陈璋壶铭文,与"内"释读为"入"的传统观点不同,指出"内"同"纳",是收藏的意思;同时对"燕亳邦"作出了解释,得出燕、亳为两个国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冷战宣传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是沿着文化分析、国内因素考量和帝国视角三个方向行进的。学者们采用文化视角把美国对苏联东欧的心理战解读为向海外投射美国国家身份和文化;用组织文化和政治文化概念探讨宣传制度机构分合演变背后的根源,把冷战宣传解读为美国政治文化和"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理念的产物;借鉴后殖民视角,把冷战宣传解读为一种追求无形控制的"文化帝国主义"战略。推动这一转变发生的原因在于,学界并未仅仅把对外宣传视为对外部因素回应的产物,而是积极探寻其在美国国内和美国文化层面的历史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界在大力提倡冷战"国际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冷战"国家史"的方面,注意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国内因素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杨冬华  章金英 《神州》2014,(9):35-35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批评思潮迭起。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如长江鼓涛,浪浪相加。四者有明显的繁荣时限,而且其中有诸多渊源未明,要完全理清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发展的脉络,必须对他们的阶段性传承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谢建文 《神州》2013,(15):12-12
王安忆的"三恋"是她整个文学创作中值得重视的部分,本文拟从"性——恋——爱"由低到高的层面,解读文中表达的女性欲望及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十八提出构建"美丽中国"宏伟蓝图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在对"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全面解读基础上,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分别从旅游产业的建设环境、竞争力、经济发展方式、开发与保护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旅游产业建设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是贵阳的城市精神,而阳明文化则作为了贵阳这座城市的城市名片。在这一年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倡传统文化,以其精华来解读当今世界、当今社会,解决国家大事、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欧盟,在教科文组织上的讲话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现代性、创造性转化的范例,以此来解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对话的例子。今天我们讲阳明文化、传统文化,无非就是要将其作一种现代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