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謇作为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教育和慈善事业,开辟出多条他人未走之路。张謇兴实业有起落,然办教育、行慈善影响巨大。他将慈善事业看作是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理想之重要补充,“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时,惟赖慈善”。[1]张謇用其毕生精力倾心慈善事业,是慈善事业的忠实践行者。中国历史上行善之事、之人、之论,可追溯者众多,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兼具慈善理念、慈善留存、慈善影响于一身者,张謇当属第一人。本文重点就张謇慈善护佑事业、慈善救助事业、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作实践与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3,(6):40-40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是“美国慈善事业的黄金英雄时代”。一些工业大亨建立起与19世纪家庭慈善组织完全不同的大型基金会,打着“科学慈善”的大旗,启动美国的“慈善革命”,其中最富传奇也最有影响的是“钢铁大亨”卡内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3.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监督慈善团体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慈善事业基本法。它的出台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也是规范慈善团体管理运作的客观需要。《监督慈善团体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慈善团体的目的与分类、慈善团体的设立及呈报办法、慈善团体所办事业之限制、发起人与会员的资格、会期与财务账目、募捐的许可与监管、褒奖等项。随后,国民政府各级主管官署着力从慈善团体的立案、监管以及慈善事业的褒扬等方面予以施行之。该法奠定了民国后期慈善法制的基石,但也有概念界定不准、内容未尽详备、法理不够充足等局限。  相似文献   

4.
熊希龄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与慈善家,他十分的注重慈善教育问题,在北京创办了著名的慈幼机构—"香山慈幼院"。香山慈幼院的创办也是熊希龄慈善思想和实践的具体体现。熊希龄不仅吸收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慈善理念和管理运作模式,同时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去教化和改变受助者,为近代慈善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开近代社会工作事业之先河。  相似文献   

5.
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号召下,中国近代佛教慈善事业在逆境中求生存,传统积德行善与社会公益相结合,佛教慈善蓬发新的生机,逆势飞扬,谱就乱世慈善赞歌,以其大功大德福利社会和民众,成为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张明 《沧桑》2009,(3):69-70
慈善事业被称为“第三次分配”,是对政府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在化解社会矛盾、扶助弱势群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发展慈善事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条件,本文试从国家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公众慈善意识、慈善组织等方面来探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江南地区社会慈善事业的发达,集中体现在官方慈善事业的繁荣和民间慈善事业的勃兴两个方面.官方通过兴建慈善机构、设置慈善粮仓、实施应急救济等手段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民间则通过成立慈善组织、实施族内济助、自发捐资行善等方式来促进慈善事业的进步.宋代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具有机构设置早、规模大、设施全、济助对象多、慈善活动制度化等特点.政府高度重视、经济高度发达、古代慈善思想的影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等,是宋代江南地区社会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周秋光著的《中国慈善简史》是目前仅见的包括从古至今中国慈善思想和慈善实践的研究专著,就研究方法和理论阐述都具有重大价值。读后深受启发,联想到中国慈善史研究中存在有下列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何谓慈善事业;近代中国的慈善事业与公共领域;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与西方影响;中国红十字会起源于何时。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意识——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本文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拟从两个层面探讨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一是从"互助"和"规范"的层面探讨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的社会关系;二是通过比较中日两位慈善人物考察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的"慈善救济""慈善教育"思想。同时也说明一下这一问题意识产生的起因。(一)东亚的慈善事业与"中华福祉文化圈"之假说  相似文献   

10.
胡小玲 《神州》2011,(1X):1-2
慈善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具体标志。本文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慈善具有公民自我教育、缓和社会矛盾、提升公民意识等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6月27—28日,"全球华人慈善行动——清华论坛"在清华园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领导、慈善研究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为慈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慈善家、企业家与基金会,共计200余位嘉宾共襄盛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校长布洛克(Gene D.Block)教授和副校长范芝芬教授,及多位院长和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国内外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 2 0世纪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的轨迹 ,可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脉络与曲折历程。本文拟对 2 0世纪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作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为推进该专题在新世纪的深入发展抛砖引玉。一、国内的中国慈善史研究状况中国慈善史作为社会史的一项专题研究 ,它的演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及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 ,时兴时衰。大体上可以把 2 0世纪国内的慈善史研究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一 )兴起阶段 ( 1 91 1年— 1 94 9年 )。民国初年 ,一些学者在对历代灾荒探讨的同时 ,开始进行慈善救济活动及思想的研究。于树德《我国古代之农荒预防策…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华侨华人慈善捐赠蓬勃发展的背景因素,宏观把握华侨华人慈善捐赠的阶段性发展与特征,总结各级政府有关华侨捐赠政策法规及捐赠管理的特点,并揭示华侨华人捐赠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意义与启示。论文认为,侨务政策的恢复和落实、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华侨华人经济实力的增长是推动华侨华人捐赠中国慈善事业的背景因素;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慈善捐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发展,呈现出捐赠热情和数额持续高涨、捐赠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捐赠方式和主体日益多样化、对突发灾害和重大事件的捐助引人注目等特点;各级政府有关华侨捐赠政策法规具有出台早、层级多、范围广等特点,而捐赠管理形成了协调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四个机制",具有管理与表彰并重的特点;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慈善捐赠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华侨捐赠政策法规与规范管理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法治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是中国慈善事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政权的确立与巩固,民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具有近代意义的慈善行政管理体制,并由此推动了慈善立法工作的展开,渐次颁行了一系列有关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总的来说,民国慈善立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法规内容已基本涵括慈善组织监管、慈善捐赠褒奖与税收减免等三个方面,体系较为完备。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的慈善事业,尤其是民间慈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社会救济的主力,这与东北地方社会群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民初,东北地方社会群体的慈善救济理念发生了转变,从消极的重养轻教到积极的教养并重,慈善救济对象和内容呈现扩大化趋势。地方社会群体的慈善活动具有养济、教化等多重功能,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改良和教育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了东北慈善事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6,(11):107-109,114
我国的慈善事业目前尚不发达,慈善史研究也较为薄弱。《中国慈善简史》一书为推动慈善史研究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重视慈善历史的研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我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32.8万字,59元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城市慈善史的专著,时间贯穿德占日据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八年沦陷时期、战后复原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作者以时间顺序为经,以慈善内容为纬,将青岛的慈善事业置于青岛乃至中国整个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展示出青岛慈善事业演进的真实面貌。书中每章对不同历史阶段慈善事业依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慈善政策制订与调整、慈善组织发展概况和典型个案、慈善活动的开展和变化等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小结形式  相似文献   

18.
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一个现代国家来说,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事。人们常用“第三次分配”来形容慈善事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分配机制中,人们在市场上的直接买卖是第一次收入分配,也是最直接的一次;继而,政府以税收和财政的形式,保证财富在社会各阶层和部门之间的第二次合理分配;以广泛的自愿性慈善公益捐款,来平衡贫富悬殊,则是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慈善事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外华人是推动世界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近代以来海外华人的慈善活动不曾间断过.财富的累积,素质的提高及中外慈善文化的熏陶促使海外华人慈善事业的发展.但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海外华人慈善事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民间慈善公益的发展如火如茶,这些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及私人空间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以民间慈善组织慈济会与壹基金为经典案例作为切入点,利用实证详细分析了现代慈善事业的信仰支撑、人文关怀和组织管理,以小见大的提出了现代公共慈善事业普遍存在的困局,并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人认为,现代慈善事业要靠信仰力量来支撑、超越性大爱的人文关怀和建立竞争社会发展体制的制度建设这三个方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