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墨的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使用天然墨。人工制墨始于西周,《述古书法纂》记载:西周"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早期制墨多集中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安徽制墨始于唐末五代,著名墨工奚超和其子奚廷珪由盛产墨的河北易水(今易县)迁至歙县,取黄山之松,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并受到南唐后主  相似文献   

2.
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明清两代制墨工艺较前代发达,名家辈出,实物流传亦较多。明清制墨中心是歙县、休宁、婺源三县。明清墨又因其作用不同分成七类,即:御墨、贡墨、自制墨、珍玩墨、使用墨、礼品墨、药墨。文章对怎样鉴别明清墨品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林欢 《文物春秋》2012,(1):26-33
河北地区曾是中国古代书画用墨的主产地之一,其制墨工艺前承魏晋,后启明清,对中国制墨工艺的流传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了解有关河北制墨的基本发展情况,是研究中国制墨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本文依据史籍,对河北制墨技艺在中国制墨史上的成就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范丽 《收藏家》2013,(2):51-57
墨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用品,还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沈阳故宫院藏有多种清宫墨,仅乾隆时期的御墨就有百余件之多,其墨模、图案、装潢都非常精美。造型更是千变万化、应有赆有;质量精美,形式多样,墨品均是采用上等材料,并由技法超群、造诣精深的墨工制作而成。可以说,院藏乾隆御墨无论从形式到装饰内容都达到了制墨工艺的极至。笔者现将院藏墨按院藏乾隆御墨、院藏乾隆集锦墨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作为制墨发展史中绝对主流的两种墨品松烟墨和油烟墨,其使用性能的差异往往和它们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制墨原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准确测定。为此,对其原料松烟和油烟的主要组成、颗粒结构和分散状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联合采用Zeta电势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脱附与质谱联用(TPD-MS)、热重(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不同表征方法,对两种烟料的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松烟和油烟不仅在颗粒尺寸、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等方面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表面电荷、表面基团的种类、分布、相对含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并进一步从黑度、色度、光泽、渗透、层次和稳定性等方面,讨论了松烟和油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与用墨性能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更好地明确制墨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与制墨工艺、墨的品质相关联,从而指导制墨工艺的改进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制墨工艺、墨的使用、鉴别和保存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娟 《文博》2010,(6):59-65
明朝末期可称作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明中叶以后,"市民文化"渐渐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各种以图画为主的图谱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实时,制墨本为平常之事,然有爱好者将墨的形制、图案进行创新变革,刻成墨模之后,进而印出"墨谱"。虽说"墨谱"的产生源于墨的生产,但其中所表现的些许图像元素和艺术形态却值得研究。文章从明末徽派制墨名家程君房所出墨谱《程氏墨苑》为载体并进行延伸,对其中的图像内容、形态进行浅析,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倾向。各种图形都是作者基于现实或想象思维的一种验证,代表着创作者的思想意识,也是当时社会民众视觉冲击力的一种验证。  相似文献   

7.
御墨是指封建时代专供皇帝书写绘画用的墨。早在唐代,宫廷就开始设立墨务官,专门负责制作御用墨。玄宗时创立集贤院,并在易州设立墨务官负责制作御用墨,制墨名家祖敏被委以重任,首开制“御墨”先河。王象晋《群芳谱》关于唐玄宗李隆基“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的记载亦佐证了御墨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乾隆时期,对宫廷内藏墨进行了大规模地整理.整理的方式主要为清点、鉴选、分类、装箱、修补、再和.再和时将较多的旧墨、破墨捣毁,制成新墨,还对个别旧墨进行复制.这一活动使大量旧墨得以保存,同时对大量藏品进行毁墨再制,使原本流传的墨改形易容,后人知其物不识其物.  相似文献   

9.
墨尔山天然自生塔拉尔吾加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境内的墨尔多神山,风景秀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胜枚举。据《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墨尔多是雍仲山脉的主峰,亦叫大自在神山,又是特明空行的会聚地,神奇景观样样全。"墨尔多山最出色的自然景观当属天然自生...  相似文献   

10.
乾隆时期,是清代宫廷集锦墨制造的高峰期,御墨的包装在承袭旧制的同时不断创新,大量墨品囊匣被修补或重新制作,使得"古墨"以及"乾隆御墨"得到了妥善保存并传之后世。  相似文献   

11.
若要对钱币深入研究,著书立说,或者作为资料,相互交流,除照相之外,传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现代社会,照相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但传拓还是不可偏废,因为它具有照相所不能收到的效果,所以,拓片和照片应该互为补充。钱币的传拓方法很多,主要有墨拓,蜡墨拓和硃红拓几种,就拓片效果和长期保存的角度而言,无疑以墨拓为最好。蜡墨拓则是一种简单快速的传拓方法,只要有宣纸和蜡墨(笔墨店有现成的蜡墨可买),携带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化发展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墨是由松烟或油烟与胶质及各种添加剂混合而制成。墨的保存很困难,常会产生裂纹和生霉,有的甚至裂成几块,而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通过实验知道,湿度的交替变化即忽高忽低,低湿,高湿都对墨的保存极为不利。低湿使墨中蛋白质胶变性,变脆硬化;潮湿使胶膨胀失粘性并促使霉的生长而引起生物腐蚀。在墨的保存和陈列中,要采取墨的储藏微环境的湿度控制,保持湿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王硕 《中国钱币》2022,(5):75-80
<正>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书写的必备工具,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艺术审美能力与制墨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集装饰性、观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各种仿古造型墨和精美的集锦墨相继出现。在这些墨品中,钱形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钱形墨的每一件墨品,皆可与古钱形态一一对应,这不仅显示了制墨名家精湛的工艺水平,也可印证清代乾嘉时期金石学与古泉学对制墨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墨是由松烟或油烟与胶质及各种添加剂混合而制成。墨的保存很困难,常会产生裂纹和生霉,有的甚至裂成几块,而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通过实验知道,湿度的交替变化即忽高忽低、低湿、高湿都对墨的保存极为不利。低湿使墨中蛋白质胶变性,变脆硬化;潮湿使胶膨胀失去粘性并促使霉的生长而引起生物腐蚀。在墨的保存和陈列中,要采取墨的储藏微环境的湿度控制,保持湿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研究博物馆古墨保存方法、损坏机理和修复技术,做好古墨保存工作,尽可能延长古墨的保存寿命,走访调查了6家传统制墨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了我国传统制墨业的传承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了墨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调查结果摸清了古墨发生严重粉碎性酥解的主要原因是受潮和干燥不当,收集了多种修复墨表面所产生的“墨霜”、细小裂纹和断裂墨的常用工艺,揭示了古墨保存质量与制墨材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日常养护等的关系,明确指出良好保存古墨的关键在于控制保存环境和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古墨保存综合性科学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清末刻本是清朝晚期使用雕版印刷的古籍,是古籍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对象之一。在日常翻阅、数字化扫描及修复流程中常出现掉墨现象,严重影响其文献价值,但该问题尚未受到足够关注。本研究针对古籍掉墨问题设计了几种评估方法,对二十余种清末刻本的掉墨程度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修复实际对掉墨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建议对掉墨严重的刻本采用刷涂法和包裹法进行保护处理。本研究对古籍刻本的墨迹保护具有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洛阳北窑西周墓墨书文字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4年开始,洛阳北窑陆续发掘清理了370余座西周贵族墓葬。在出土文物中,有7件带墨书文字的器物。这些墨书文字分别写在铜簋内底部、铜戈和铅戈的基部,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和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我们谨就这些墨书文字,试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乾隆时期制作的热河图集锦墨两套,其中一套"水流云在"墨侧面有阳文楷书款"程后邨珍藏",表明其为徽州歙县制墨名家程后邨的作品。这两套墨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版画内容为蓝本,对相关景致进行了浓缩,表现了封建帝王的山水观及其为政思想。它样式别致新颖,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和史料价值,也显示了乾隆时代御墨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2,(2):98-10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签定是冷战结束后美墨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加、墨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实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既有利于三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又促进墨西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墨西哥对外经济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机遇。但美墨之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墨西哥国内依然存在的强烈民族主义倾向,墨西哥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过分依赖等,使美墨关系还存在不确定的变数。由于墨西哥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和欧盟的经济合作关系,未来美墨关系的发展,以及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统一货币等问题,是对NAFTA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0.
李晶 《收藏家》2005,(2):59-64
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墨色作为美术装饰了。相传魏晋时大书法家韦诞,经常接触以制隃麇墨著称的墨家,最终在总结前代制墨工人的宝贵经验之后,造出超平寻常的好墨,人们多将韦诞视为墨的发明者。我国的制墨业发展到明清两代,出现了诸家角逐,高手辈出的景象。明代时,罗、程、方三家呈鼎足之势:罗小华明嘉靖时歙县人,其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时人有“重赀争购”罗墨之说;程君房曾一度成为制墨业中的旗手,邢太朴仅以十六个字就概括了程墨的特色: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有胶,入纸不晕;而方于鲁几乎与程君房同时扬名墨坛,三十岁前所造“九玄三极”墨,就被誉为“前无古人”之佳作。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