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哈尔滨是一座年轻而富有包容和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接近、留恋和探索。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问题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紧密相联,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一、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纪元的几种观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的争论持续了20余年,媒体也曾围绕这一话题组织过多次讨论。在多次争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犹太人旧址群是20世纪20年代初,犹太人在哈尔滨活动的历史见证,它体现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铭刻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凸显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国际化都市曾经具有容纳百川的辉煌。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哈尔滨的魅力所在。本文对哈尔滨犹太建筑的产生历史背景,建筑本体历史沿革以及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对旧址群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进行了论述,提出开发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历史文化旅游,是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位于哈尔滨市市区中心,始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前身是哈尔滨发电厂,1927年10月10日投产发电,是一个具有80年历  相似文献   

4.
正《滨江时报》是20世纪20和30年代哈尔滨地区发行的一份重要民营报纸。它从1921年3月15日创立,到1937年10月31日停刊,历经16年,共出版4996期。虽然它的寿命只有16年,然而却是民国时期哈尔滨地区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并且历经了奉系军阀、国民政府和伪满洲国三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50年代,一部新闻纪录片《时间的主人》在全国放映,产生了强烈反响。一位新中国工业战线上的排头兵尽展风采。他就是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厂铣工苏广铭。  相似文献   

6.
<正>三是冰雪影视。首先是影视剧。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为某些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最早的冰雪影视剧当数20世纪50年代末反映哈尔滨冰上运动的电影《冰上姐妹》。1964年有了第一部《冰灯》黑白新闻纪录片。1980年拍摄了反映哈尔滨冰灯的彩色新闻纪录片《北国风光》和第一部电视风光片《冰灯》。80年代中后期拍摄的全部取材于哈尔滨冰雪活动的影视剧有《冰美神在融化》、《冰的故事》、《冰魂曲》、《刘姥姥逛冰城》(原名《冰球世家》)、《冰上小虎队》等;全部取材于哈尔滨冰雪活动并有冰城人参演的影视剧,有《冰上姐妹》、《雪乡之虹》等。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边疆一颗璀璨的明珠,20 世纪初期,是它迅速崛起和飞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中东铁路的通车,资本主义国家在这里投资办厂,一大批民族工商业在这风云多变而又充满商机的年代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灵活经商都是留给我们后人的最好遗产.  相似文献   

8.
<正>今日的哈尔滨市的形成与中东铁路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地理环境、政治背景、经济形势的不同,哈尔滨的形成比较错综复杂,它是由道外、香坊、南岗、道里以及江北松浦等几个区域的发展共同形成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哈尔滨的形成和发展中,可以说是犬牙交错,错综复杂。一、哈尔滨的第一个政权机构——哈尔滨关道1903中东铁路的全线通车后,哈尔滨尚未设置政权机构。先是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组成"傅家甸办事功所委员会",进行地方自治管理。不过这不是政权机构,尚无权威性。随着吉江两省交涉、稽征关税的事务骤增,亟需专人办  相似文献   

9.
5月热播的电视剧《玉碎》,让王刚再次成焦点:他将一个商人的矛盾压抑、宽容圆滑演得丝丝入扣。20世纪80年代初,很多人在广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中迷上了声音富有磁性的王刚;20世纪80年代末,更多的人在《综艺大观》中认识了能言善辩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东北作家群中,我所熟悉的白朗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哈尔滨报坛走上文坛的。她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尤其是她后半生的坎坷历经和饱受的磨难,更是令人思之痛心。  相似文献   

11.
关向东 《黑龙江史志》2021,(1):47-48,6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短暂的36年人生中,曾两次到过哈尔滨,和哈尔滨有着难解的情缘. 一、瞿秋白第一次到哈尔滨 瞿秋白第一次到哈尔滨是1920年10月20 日.瞿秋白乘火车取道哈尔滨去莫斯科,他是以北平《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2.
钟楠 《黑龙江史志》2011,(17):25-27
<正>《哈尔滨档案》(Secretsand Spies:The Harbin Files)是一部家族寻根史类著作,讲述了一个哈尔滨的俄侨家族在上世纪30年代回到祖国后的悲惨命运。在大清洗运动中,家族五名成员悉数被捕,两人被"镇压",一人死于集中营,两人被判刑。罪名都是  相似文献   

13.
《宁夏史志研究》2000,(6):11-12
2000年7月26~27日,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续志篇目理论研讨会”上。王忍之同志首先介绍了第一届修志工作的进展情况。他说,全国性有组织有计划编修新志的工作是80年代初开始的,至今已经20年了。20年来,取得了远远超越前人的成绩。首先,编修规模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是一座移民城市,"京旗移垦"和"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的关内人构成了哈尔滨人的主体,20世纪初,沙俄在哈尔滨修筑中东铁路,大量侨民涌入,形成了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多元性,而服饰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影响着哈尔滨人的衣着打扮,使哈尔滨形成了独有的时尚品味。本文希望通过对哈尔滨多元文化的追溯以及哈尔滨服饰发展演变历程的阐述,使人们了解哈尔滨"东方小巴黎"的独特魅力,对哈尔滨的开放包容、时尚活力的城市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统治哈尔滨时期,曾发生过日伪政权镇压左翼文化人爱国活动的“口琴社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口琴社成员先后有十几人被逮捕,均遭受酷刑折磨,有的被判徒刑,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凭借得天独厚的中东铁路枢纽的优势,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东北电讯中心之一。以此为依托,电报、广播和电影等电子媒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陈为人等人与哈尔滨无线电台合作,共同创办第一家新闻通讯社——哈尔滨通讯社,开展革命宣传,这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早期城市特点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尔滨作为近代城市是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开始形成的,在不到1/4世纪的时间里它便发展成为远东地区著名的工商巨埠和国际性大都市,创造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奇迹,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一页。因此,对哈尔滨早期城市发展诸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本世纪30年代以前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几个特点做一初步的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统治哈尔滨时期,曾发生过日伪政权镇压左翼文化人爱国活动的"口琴社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口琴社成员先后有十几人被逮捕,均遭受酷刑折磨,有的被判徒刑,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了37个城市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是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的西南部,下辖5县(呼兰、阿城、宾县、方正、依兰),面积为18076平方公里,人口526万人.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哈尔滨市有悠久的历史.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率兵大败辽军后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府(今阿城市上京旧址,俗称白城).1897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开始成为近代化城市.从本世纪初至20年代末,俄、英、美、日、法等30多个国家的资本家在哈尔滨开设了工厂、洋行、商店等,有16个国家设立了领事馆,使哈尔滨成为东北亚国际贸易城市.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口琴社事件”的始末□赵宁一张聚集了40位青年音乐爱好者的合影及口琴社在哈尔滨巴拉斯影院的演出广告,距今已有60余年。照片上的年轻人若健在的话,现已进入耄耋之年。两张照片是东北烈士纪念馆珍藏的革命文物,它使我们沉痛地回忆起20世纪30年代在哈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