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定州市出土元代铜权1993年4月,定州市文物管理所在市服务公司工地发现一件元代铜权。权高5.5厘米,重133克,方钮有圆孔,权身六棱六面,上窄下宽,束腰形台阶式座,底呈六角形。此铜权两面均为阴刻,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这件铜权的发现对于研究元...  相似文献   

2.
河北出土金元时期铜权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河北省物管理委员会在搜集和收购的古铜物中,曾发现大量出土的铜权,这些铜权保存较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现就其中带有铭的金元时期铜权64枚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1989年11月,微山县文物普查队在付村乡后寨村征集到1件元代铜权。据村民介绍,铜权是在大沙河中挖沙时发现的。权高11.5厘米,重764克(由县计量所测定)。方纽有圆孔,权身六棱六面,上窄下宽,束腰形台  相似文献   

4.
2001年8月,邯郸市永年县一农民在沼河河道内取沙时发现一枚铜权。该权高12厘米,最大腹径5.8厘米,底径5厘米。为合范铸造,痕迹明显。钮呈倒梯形,与权身连接处有一穿孔。权身呈倒梨形,上大下小。足部外撇,上有叠涩层弦纹。从器形上看,此权与河北正定发现的带铭铜权和山东临沂市博物馆所藏元代铜权中的3号、5号基本一致,只不过该权尺寸较大。  相似文献   

5.
张高丽  管群  丁航 《南方文物》2022,(2):282-284
<正>考古人都知道,在汉代墓葬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名之曰“卮”的器皿,其类别主要有木卮、陶卮、漆卮、铜卮和玉卮、牙卮甚至铜框玉卮和玳瑁卮等。最早最简单的当为木卮,器形都作圜形。一般来说,木厄、陶卮甚或漆卮多为民间百姓所用,而铜卮特别是玉卮、玳瑁卮、铜框玉卮则较为少见,它们多是西汉时期皇室贵族最喜欢用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一种器皿。  相似文献   

6.
不对称形铜钺在古代是遍及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一种典型青铜器,学者一般认为不对称形铜钺是古代越人所制造和使用的。其中云南青铜时代出土的不对称形铜钺不仅数量多、纹饰精美,而且种类繁多,但对于云南出土的不对称形铜钺的来源和演化莫衷一是。本文综合云南六十年考古所出土的不对称形铜钺,试对云南不对称形铜钺的类型和来源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元代铜权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伟华 《南方文物》2006,(2):112-113
2004年为配合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在对南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建档工作时,在文物库房中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元代铜权。这件铜权通高8.0厘米,底径3.6厘米,重410克,呈覆钵圆塔式形,方环鼻,腹部呈圆锤形,喇叭式圆底座。其腹部一面刻有两字,现已模糊难辩,另一面刻有“至元十  相似文献   

8.
蔡明 《文博》2012,(2):80-84
本文通过对深圳博物馆藏的一件铜权铭文的辨析与考释,从而引起了对元代同类"保定路"铜权的关注与探讨,揭示出"保定路"铜权为元代铜权中的一种特殊的铜权,其造型单一,铭文存在专属性。同时,亦探讨了元代铜权的铸造发行机构与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1984年仲夏,福建南安县罗东乡一村民在平整宅基地时,发现1件元代铜权,后捐献给泉州市文物部门。1995年,该铜权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现收藏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铜权为合范铸造,呈扁钟形,上窄下宽。上端是桥形纽,中穿孔,纽与权身无明显分界。近底束腰,下端作弧状,两侧略外撇。通高8.3、最宽处5.7、厚1.4~2.8厘米。重570克(图一)。权身正、背面均铸有铭文,正面为“泉州路揔(总)管府”6字(图二:左);背面为“至元三十一年造天□”9字(图二:右)。“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为元世祖忽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西郊高窑村出土秦高奴铜石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64,(9)
1964年3月,西安市西郊三桥镇南高窑村农民在该村北发现秦代铜权一枚,随即送交陕西省博物馆保存。高窑村位于秦阿房宫遗址的北部,东临(氵皂)河,北距三桥镇一公里多,南距阿房宫村一公里左右。村的四周满布着秦代砖瓦和陶器的残片。铜权出土地点在该村北约一百  相似文献   

11.
商铜鼋铭补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03年征集到的一件商代晚期铜鼋的器形和铭文。同期还发表了李学勤、朱凤瀚、王冠英三位先生的考释文章,即《作册般铜鼋考释》、《作册般鼋探析》和《作册般铜鼋三考》(以下简称“李文”、“朱文”、“王文”)。这三篇文章对铜鼋铭文作了很好的考释,读后获益甚多,现将可以补充三文或与三文不同的意见简述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78,(3)
1971年12月,陕西周至县城关公社小寨子大队出土了一个元代铜权(图一)。铜权埋在距地面1米深处。同时挖出的还有长筒瓦、砖等。铜权高11厘米,重量一斤六两。权上有"北路官造"、"至元九年"  相似文献   

13.
再论不对称形铜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南方青铜文化中,不对称形铜钺是一典型器物。由于这种器物形制奇异而且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因此,对不对称形铜钺的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广泛关注。不对称形铜钺的分布,年代、用途,已有同志专文论述。本文试就不对称形铜钺的类型、起源、功能、族属,再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此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亚腰形铜盒是东周时期比较少见的青铜器,形制独特,器形微小。目前发现的亚腰形铜盒,年代集中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主要出土于南方吴越文化分布区,应属吴越文化系统青铜器。根据出土位置、器物组合及器内所盛放之物,可以推测亚腰形铜盒是放置花椒等香料的香盒。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红山文化出土的铜器小件及制铜陶范遗址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但作为史前采矿标识物的亚腰形石锤很少受到学术界的系统关注。对亚腰形石锤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认为红山文化出土的亚腰形石锤与采矿活动密切相关,为认识红山文化冶铜矿作遗存增加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瑞安县相继发现三件元代铜权。这三件铜权均为束腰扁六面体,造型略有差异。 "延祐元年"(1314年)权横山公社  相似文献   

17.
1993年3月,内黄县文物保管所征集到铜权1件,是内黄县井店乡一农民深翻土地时发现的。铜权高10.5、腹径5.4、底径4厘米,重850克(图一)。方形纽,腹下收,喇  相似文献   

18.
于任杰 《神州》2013,(18):32-32
铜权,现在的秤砣,最早出现于东周。元代对度量衡进行严格管理,我馆所藏的元代铜权为研究本地区元代的行政区划和计量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00年5月中旬,安福县江南乡老农罗伏生把自家责任田中出土的一件元代铜权上交给县博物馆。 该铜权通高9.9、底径5.3、腹径4.7厘米,重837克,呈葫芦形,上有方钮,圆孔,鼓腹的两边分别有“大德元年”、“潭州路造”的铭文,是不可多得的元代官方颁行的标准衡器实物。 “大德元年”,即公元1297年;潭州路,今湖南长沙一带,路治设长沙。 农耕时代,一部分安福人在务农之余,走出山门到相邻的湖南,本省的南昌、袁州、吉州,甚至远涉两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经商。俗话说:“一个包袱一把伞,走到外面当老…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0月,江西省宜春市博物馆征集铜权1件(图一)。该铜权为分宜县一农民翻地时在距地表约0.3~0.4米处发现。高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