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道教内丹要籍《黄庭经》的产生时代及其流传问题进行考释。作从《封神演义》所涉“黄庭”之说人手,以史书和道教献的有关记载为线索,分析其问世的时代,解读其内容结构与易学之关系,认为它是承袭《周易参同契》“三道由一”的理念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郑畋卒年考     
郑畋生卒年 ,史籍未明载。《全唐文》卷七六七载郑畋《擢官自陈表》云“臣年十八登进士及第” ,又《加知制诰自陈表》称“臣会昌二年 (公元 84 2年 )进士及第” ,可推郑畋生年为唐宝历元年 (公元 82 5年 )。《旧唐书》郑畋本传载 ,畋卒 ,“时年五十九” ,则郑畋当卒于中和三年 (公元 883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吴在庆《唐五代作家生卒年考》 (《辽宁大学学报》 1 996年第 5期 )等论著均以此年作为郑畋卒年。《新唐书》郑畋本传载 ,畋卒 ,“年六十三” ,则郑畋当卒于唐光…  相似文献   

3.
“代北集团”者何 ?人们对此并不熟悉 ,古文献中无这一概念 ,近人著述中也未就此展开论述。樊文礼的博士论文——《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中国文联出版社 2 0 0 0年 2月版 )首次提出了“代北集团”的概念 ,认为它是唐末时期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地区 (即唐代“代北”地区 )兴起的 ,以沙陀为核心 ,融合昭武九姓胡人、突厥、回鹘、达靼、契、吐谷浑、奚以及汉族等多种民族成分在内的军人政治集团 ,李克用河东割据政权 ,五代后唐、后晋、后汉“沙陀三王朝”以及北汉小朝廷 ,都是以这个集团为核心和骨干建立的 ,甚至后周和…  相似文献   

4.
自唐元稹的《莺莺传》问世以来,崔、张故事就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不少文人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再现这个故事,然而都未超过《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接着,元代王实甫又在《董西厢》基础上写成了杂剧《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不少研究《西厢记》的人往往认为其主题就是争取婚姻自主,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其实,这三部作品所揭示的主要是唐、金、元三代知识分子仕宦和婚姻的不同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瓷器工艺发展到清代乾隆时期已很成熟,瓷器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古铜瓷器考》),便是对这一时期瓷业成就的赞叹。而“唐窑”则是当时的主要代表。一般说“唐窑”是乾隆时期的官窑,其督造者是内务府员外郎唐英。《清史稿艺术传》四《唐英传》说:“英所造者,世称‘唐窑’。”  相似文献   

6.
《全唐诗外编》是中华书局汇集王重民、孙望、童养年三位先生有关《全唐诗》补遗的成果而成的著作。笔者读了《全唐诗外编》,受益很深,启发很大。然而白璧尚有微瑕,此书有些地方还有疏误和缺漏,对此,海内诸贤已有考订力作问世。笔者亦试将考订所得,成一篇,名曰“杂考”,以就正于唐诗研究的方家。一、作者小传订误《全唐诗补逸》(以下简称《补逸》)卷六《贾岛小传》云:“……武宗会昌三“年四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按:此云贾岛“年六十四”,是据《全唐文》卷七六三《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春秋六十有四。”而《唐人八家  相似文献   

7.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景龙元年(707年)九月载:“银青光禄大夫、上庸公、圣善、中天、西明三寺主慧范于东都作圣善寺”。胡注:“圣善寺,盖为武后资福,取母氏圣善之义。《唐会要》;‘圣善寺,在长安城中章善坊,神龙二年中宗为武后追福。’”检《唐会要》卷四十八云:“圣善寺,章善坊,神龙元年二月立为中兴二年,中宗为武太后追福,改为圣善寺”。今按上揭胡三省注引《唐会要》妄自增加“在长安城中”字样,混淆长安与洛阳二圣善寺,误甚;而《唐会要》又置长安圣善寺于洛阳章善坊,亦误。诸误所出,缘于未曾深究东…  相似文献   

8.
由于种种原因 ,禅宗北宗自普寂之后的历史便不太清楚。本文依据独孤及《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故镜智禅师碑铭》、李华《故左溪大师碑》、李华《故中岳越禅师塔记》、权德舆《唐故东京安国寺契微和尚塔铭》、《历代法宝记》、敦煌《第七祖大照和尚寂灭日斋文》等资料对禅宗第八代弘正的影响与贡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五方便”为弘正所创的假说 ,对弘正一系衰落的原因也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史学集刊》1984年第3期载有陈邦怀先生所作《敦煌写本丛残跋语》一文。该文第三部分为《唐写本论语某氏注残卷跋》(以下简称《陈跋》)。据介绍得知:此“敦煌唐写本《论语某氏注》残卷”为一照片,作者得之于天津云山阁古玩店,押角有“德化李氏凡将阁珍藏”和“本斋真赏”印章二方。残卷仅存六行,“行十三字,字大如拇顶,草书极精,经、注连写,经文大字,注文字稍小”。两章之间以○为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 继劳泾原《唐折冲府考》,又有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唐折冲府考补拾遗》及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校补》,唐折冲府之名目庶几乎大备,然非谓于斯已尽矣。今见近年出土之唐代碑志,复检得“辅贤”、“汾阳”二府可补《新唐书·地理志》并劳、罗、谷三文之阙,更有“善训府”可确知其属州,兹考而补之。  相似文献   

11.
读《巴蜀史志》2000年1期老屯的《嫘祖研究的补充意见》(下称《意见》)后,本着还历史本来面目,特提出几点意见:一、赵蕤《唐碑》不避讳玄宗“隆、基”二字,证明《唐碑》确为赵蕤所撰,非《意见》所言伪作:《意见》言《唐碑》中“典礼之隆”、“奠国基”,犯了玄宗隆基之讳,断言《唐碑》为伪作,从而否定嫘祖故里在盐亭。  相似文献   

12.
《史记·段本纪》所记乃商朝事,而题为《殷本纪》。其首句:“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跷讨甲?不作商契,而作殷契。似不可解。《史记索隐》注曰: 契始封商,其后裔盘庚迁殷,殷在邺南,遂为天下号。契是殷家始祖,故言殷契。  相似文献   

13.
唐永徽三年为“律”制订的“义疏”系解释和说明律文及注文的 ,疏的内容分为职能不同的“议”及“问答”两种形式。义疏制订后 ,律及疏统称为《律疏》。《律疏》一书到宋代逐渐被称为《唐律疏义》 ,尚与“义疏”原义及唐时解经传统相符。至清代则趋向称《唐律疏议》 ,盖时人见“疏”下有“议曰”字样而牵强名之 ,实脱离了唐“义疏”之本义  相似文献   

14.
胡问涛  罗琴 《古籍研究》2003,(3):59-59,77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夏,太常博士、修国史顾云所作之《杜荀鹤文集序》,称杜荀鹤“平生所著五、七言凡三百篇”,“乃分为上、中、下三卷,目日《唐风集》。”今存杜荀鹤诗以《全唐诗》较为完备,共3卷320余首。此外,尚可拾遗诗数首、残句数句。元人方回所编《瀛奎律髓》卷三,另收有杜荀鹤《南游有感》、《过侯王故宅》二首。  相似文献   

15.
郭可悫 《史学月刊》2007,(9):125-128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的“音乐”,包括“乐”和“散乐”。“乐”指音乐、舞蹈;“散乐”又称“百戏”,指杂技、魔术、武术、游戏之类。《新唐书.礼乐志》、《通典.乐》、《唐会要》等文献都是这样。本文把它们统称为音乐活动。隋唐时期中原的音乐活动,多种中国音乐史著作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清阮元校刻《尚书》(《十三经注疏》本 ) ,以宋刻十行本为底本 ,参以元明刻本等。诸刻本之祖本为唐《开成石经》本。《开成石经·尚书》所据乃唐卫包改伪《古文尚书》隶古定字为楷体字本。伪《古文尚书》存汉代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其中《虞夏书·甘誓》篇末句为“予则孥戮汝”。唐石经、宋、元、明刻本均同。可知 ,自唐以来此句经文传刻无误。然而汉人引此句文字则有异。《史记·夏本纪》作“予作帑女”。《汉书·王莽传》云 :“秦置奴婢之市 ,与牛马同。《书》曰‘予则奴戮汝’。”《周礼·司历》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 ,女子入于春…  相似文献   

17.
周瑜(175—210)是何方人氏?新版《辞海》,《中国历代名人生卒年表》都说是今安徽舒城县人。还有些书上甚至把他写成:“今安徽舒县人。”(按今安徽无舒县,)。《三团志·吴书》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这个“舒”并不是现在的舒城县。《左传》杜预注:“今庐江(郡)南有舒(县)城,舒(县)城西南有龙舒。”《新唐书》、《旧唐书》于“舒城”县下都明白记载建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旧唐书·地理志》于  相似文献   

18.
清嘉庆年间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是一部研究隋唐时期长安、洛阳的宫殿遗址、建筑布局、城坊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作。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的东都部分主要依据是从《永乐大典》中纂辑的《河南志》及其图。正如《唐两京城坊考》序中所说,“己巳之岁,奉诏纂辑唐,于《永乐大典》中得《河南志图》证以《玉海》所引,《禁扁》所载,灼是次道旧帙。其源亦出于韦述《两京记》而加详焉。”  相似文献   

19.
一、《唐会要》通行本的版本问题《四库全书》所收《唐会要》是以汪启淑家藏钞本为主体,补入后人补做的四卷,成一“完本”。汪启淑家藏本后来被收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为清代《唐会要》活字本①。武英殿聚珍本后来有福建、广东等地的翻刻本,清代光绪年间②,江苏书局刻印本是最后一个刻本,对武英殿聚珍本做了一些校改。现在通行的几个《唐会要》版本,主要有:1.商务印书馆1936年以武英殿聚珍本为底本出版了《国学丛书》本《唐会要》,此后中华书局据《国学丛书》本纸型张数次重印,本文所用即为中华书局1985年重印本(下文简称中华书局本)。…  相似文献   

20.
黄展岳 《文博》2004,(5):69-69
读贵刊2004年第3期晏新志《张臣合墓唐俑品鉴》,文中据张臣合墓志“龙朔三年(663)授泉州刺史”,断“泉州为今福建泉州”,实误。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梁克家《三山志》以及清代编修的《福建通志》、《福州府志》、《泉州府志》等史料,福建在唐初只有泉州、丰州、建州三州,其后增置漳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