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哲 《丝绸之路》2010,(20):100-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各种经济成分中,私营经济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在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艾斯 《旅游》2003,(7):44-45
提起美食、美酒、美女,就让人联想到法国。不错,它们是法国的骄傲,而且都和法国人的标志联系在一起。那法国人的标志是什么呢?告诉你,是法国人的嘴。别小看了这一小块地方,细细地一品,你就能感觉出它的与众不同。可以这么说,法国人的文化、日常生活和习性都体现在了这张嘴上。爱吃、爱说话、爱接吻,已经成了法国人性格中不可逆转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你是更喜欢法国菜还是中国菜?”“你能从外表判断出一个人是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吗?”“同性恋在法国普遍吗”  相似文献   

4.
当有人问我在中国的第一个真正的文化震惊是什么,我想到的不是语言、食物、 甚至不是上海的交通……我首先想到的是拖鞋。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反抗法西斯侵略战争中,中国、法国经历许多相同和不同的史实。1940年尤可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法国人眼中的下一个“拿破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法国人预测,萨尔科奇将击败美女对手罗雅尔,成为下任总统他曾被视为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政治女婿”,如今却被看成是希拉克时代的终结者。许多法国人认为,他是“法国政坛自戴高乐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也有人将他比作拿破仑,因为他像拿破仑那样野心勃勃、与众不同。他就是法国人民联盟运动主席尼古  相似文献   

7.
张结海 《世界》2006,(1):31-31
还记得“文革”时期在上海流行的“假领子”吗?年轻人可能听也没听说过。“假 领子”这个词不准确,其实刚好相反,领子倒是真的,其他,是假的。  相似文献   

8.
他1913年来到中国,为民国四位总统看过病,被称为“皇帝的御医”,获得过袁世凯亲自颁发的三等文虎勋章。他还为孙中山、段棋瑞、蔡元培等社会名流看过病,医术闻名于京城。他更多的是为普通老百姓看病,人们亲切地称其“老贝”。他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曾联系当时的中法精英,掀起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勤工俭学运动。在近两千名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中,涌现出许多革命先驱,有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蔡畅、陈延年、李立三、李维汉、徐特立等,毛泽东也几近成行。  相似文献   

9.
据白乐桑[Joel Bellassen)回忆,1973年首次到中国留学,“就像登上了月球,难得!”  相似文献   

10.
当超过80%的选民对一个政治家失去信心的时候,他(她)该怎么办?希拉克提供了一个答案,那就是:逃离陷其于窘境的地方。现在的希拉克就处在失去选民信任的尴尬之中……  相似文献   

11.
翟华 《文史博览》2005,(11):60-61
法国餐桌上的规矩多多,简言之就是一要做作,二要品位。按照这个原则.假如桌上面包筐里放着一根baguette(长棍面包),体想取其一段来吃,如何下手是好?  相似文献   

12.
摘要:作者拟从表演者、学者、行者三个角度分析大陆研究及传播国学的利弊,认为中国文化最核心是怎么面对你的生命;怎么面对你的生活;怎么面对你生命里面所有的喜、怒、哀、乐。真正的中国学问一定要具体,一定要面对真实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王令愉 《世界历史》2004,(2):138-140
2003年金秋,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一行六人应巴黎大学法国大革命研究所和维济尔法国大革命博物馆之邀,赴法国作学术交流。先后在两地与法国同行一起参加了法国大革命史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学术活动围绕“社会化史”、“政治史”、“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和教学”三个论题展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富商收购法国酒庄后突然遇难的悲剧,再次把买酒庄这样一个看起来极其小众的事情摆在了大众的面前。有多少国人在法国购买酒庄?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为了买酒,还是为了买庄?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有一种人见人爱的魅力,这种魅力就像马六甲海峡的水,滋润着南洋这个美丽的岛国。又因为它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去西来的航海要道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了远洋商船的驿站。  相似文献   

16.
程裕祯 《古今谈》2010,(1):27-30
笔者作为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的特邀教授,每年都要给来华的外国高级军官讲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其中有一次,对象是“中法高级军官防务研讨班”的法国军事代表团成员,所讲题目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核心价值”,随后,法国军官们就讲座内容提出了许多问题,要求笔者解答。法国是与新中国最早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与中国文化最能沟通的西方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英 《文史春秋》2004,(4):53-55
1994年阳春三月,成都有名的青羊宫来了两个“洋道士”,他们在气势恢弘的唐王殿上虔诚地顶礼膜拜,然后轻歌曼舞。歌是道家的歌,悠悠扬扬,忽起忽落,余音绕梁;舞是道家的舞,忽开忽放,舒展自如,纯乎自然。当时在场的信众和宫内的办事人员都看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道长惊叹道:“道教创自中  相似文献   

18.
即使是从史学要素来讲,在欧洲的背景下,汉学最早似乎也为习惯于借助古典研究(希腊和拉丁研究)方法的一门法国专业①.它经受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标志着美国汉学突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为如此,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他们指出,在古代中国,伦理道德不但是制定法律的依据,而且与法律具有同等甚至更广泛的效力,法禁于已然之后,德施于未然之前,前治标,后治本;上自皇帝,下至小民,无入可以违背以儒家的“仁”和“孝”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乃至刑律的惩处。通过长的言传身教和各种教育手段,道德融于习俗之中,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百姓以德齐家,君主用道德治理国家,国家因而得以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所谓国家主义,即强调国家在国内具有最高权力以及在国际上居于中心地位。法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了其国家主义文化传统,它萌芽于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初步形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当政时期则将国家主义思想渗透于国家制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而强化了法国人的国家主义意识。当代法国的国家主义受到个人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挑战,但法国的政治发展不可能完全扬弃自身的历史文化根基,只能在改革和传承其原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