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州田氏是贵州四大土司,思播田杨之一。史继忠《对思州立司几个问题的探讨》①,张永国《关于思州田氏土司的兴衰及其族属》②以及蒙默《宋思州田姑恭族属考索》③等几篇文章对思州田氏的族属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笔者不揣冒昧,想对田氏族属问题作点补充,以期对贵州民族史之研究有点帮助。一、田氏是从湖广迁徙到思州的《清史》载:“湖广之田彭、四川之谢向冉、广西之岑黄、贵州之安杨、云南之刀思、远者自汉唐,近亦至宋元。各君其君,各子其子,根深蒂固,婚姻互结。假我爵禄,宠之名号,乃另为统摄。故奔走推命,皆蛮之类”。故谚云…  相似文献   

2.
思州田氏土司是贵州有名的大土司,所谓“思播田杨,两广岑黄”,就说明田氏土司与播州杨氏土司是齐名的。但思州田氏土司的族属问题,至今尚未解决,这无疑是贵州民族史研究的一个缺口。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写《“贵州”一名由来考证》(载《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3期)其中,对“宋太祖敕书说”提出质疑。原文大意是:(民国)《贵州通志·舆地志》说,“按《康熙通志》载,太祖赐水西土官普贵敕书有‘惟尔贵州,僻在云贵’之文,是贵州之名宋世已有”;又《贵阳府志·沿革〉说,“五代之际,罗甸王之支属有普贵者,北据矩州,宋太祖初纳款,土人伪‘矩’为‘贵’。太祖因其所称者,用为贵重之民,‘贵州’之名于是起矣”。关于“宋太祖敕书”事,据说为安氏家谱所载,未见于〈宋史〉。检阅〈宋史·太祖本纪〉和〈蛮夷传〉均未见。这种内附,朝贡的记载甚多,独…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写《“贵州”一名由来考证》(载《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3期),其中,对“宋太祖敕书说”提出质疑。原文大意是:(民国)《贵州通志·舆地志》说,“按《康熙通志》载,太祖赐水西土官普贵敕书,有‘惟尔贵州,僻在要荒’之文,是贵州之名宋世已有”;又《贵阳府志·沿革》说,“五代  相似文献   

5.
拙作《〈诗经〉逸诗考》曾刊于《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四年第一期,由于见闻有限,颇有疏漏之处,特作补遗如下。一、增补逸诗十八条《论语·子罕篇》载:“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但未明言为《诗》。据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篇》载:“《诗》曰:‘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恩,室是远而。’”又据《昭明文选·广绝交论》李善注:“《论语》曰:‘棠棣之华,偏其反而。’何晏曰:‘逸诗也。’”故知《论语》所引为逸诗。  相似文献   

6.
贵州有些《方志》和《文史资料》说:“在夏、周(或商、周)时期,贵州为梁州(四川、陕南、陇南)南裔,荆州(湖北、湖南)西鄙。”此说正确与否?本文想予以解答。一九州为后世之设想九州之名出自后世书籍,并非夏朝文献所载。既为后世之说,其为猜测(或是一种想像),一见即知。例如: 左丘明是春秋末期的人。《左传》记事时限又止于公元前四六四年(鲁悼公四年)。则左丘明也应是前四六四年前数十年间的人。他距夏禹时代已晚了一千五百余年,他的所言当然不宜作为夏禹历史的根据。相传,《左传》又是左丘明所写之书,如此,《左传·鲁襄公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贵州”一词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唐代。据《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等正史地理志记载,在现今广西贵县一带,从唐太宗贞观九年(639年)起,便设有介于道、都督府与县之间的十级行政区“贵州”,归下等都督府——邕州都督府管辖,是所谓“邕管十州”①之一。其管辖范围最大时为8个县,户数最高时为28930户,属下等州,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年)全国315个州之一。唐天宝年间之后,其管辖范围逐渐缩小,改领四个县,宋代改领一个县。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则“省县,止行州事”②。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遂“降为县”,更名“贵县”,隶属于广西浔州府。  相似文献   

8.
永平寨位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平寨位置考李家发在广西历史辖境范围内,曾有过两个永平寨。一是北宋于邕州左江道下所设之永平寨,左江道相当于元代的“路”和明代的“府”,下辖思明、思陵、禄州、西平州等羁康州。但存在的时间不长,据《宋史·地理志》载,到元丰年间,已不复存在。另一永平寨则设...  相似文献   

9.
元朝思州治所龙泉坪,在近几年出版的有关文章中,大都注明今凤冈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的《贵州史专题考》(修增本)写道:“元至元十四年,思州夷长田景贤以地降,置新军万户府。随改为思州军民安抚司,授田景贤安抚使,自务川县徙治龙泉坪。后司治毁于火,又徙都坪清江域。……龙泉坪,今凤冈”(219~220页)。《贵州省志·地理志》上册,在第二章元代的建置,第三节思州、思南二宣慰司中纪叙:“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思州土酋田景贤归附元朝,置思州安抚司,设治于水德江(今德江县),隶湖广行省。后迁司治于龙泉坪(今凤冈县),不久因司署  相似文献   

10.
笔者翻阅《清史稿》(中华书局校点本),察其前后记事多有矛盾,繁简失当和年月差误之处颇多.今仅就《清史稿》所载“苗疆”史事,略举三例,以勘其误.例一:《清史稿》卷137·志112·兵8载:苗疆当贵州、湖南之境,、叛服靡常,历朝皆剿抚兼施.康熙三十八年以镇(竹阜)居苗疆冲要,改沅州镇为镇(竹阜)镇,设总兵以下各官……以防红苗.谨按:改沅州镇为镇(竹阜)镇,《清史稿》载为康熙三十八年,然而,考《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载  相似文献   

11.
1.“(龙朔三年)二月丙戌,陇、雍、同、岐等一十五州户口,征修蓬莱宫……二月,前左相许圉师左迁虔州刺史。太子弘撰《瑶山玉彩》成,书凡五百卷。”(卷四《高宗本纪上》,第84页)按:上已言二月丙戌,下又有二月,疑有误。《通鉴.唐纪十七》载:左相许圉师左迁虔州刺史在三月。《旧纪》此年正缺三月记事,故疑第二个“二月”为“三月”之误。但是,《新纪》、《新唐书.宰相表》(以下简称《宰相表》)、《唐将相大臣年表》同载:“(龙朔二年)十一月辛未,圉师贬为虔州刺史。”《唐会要》卷三六《修撰》载:“(龙朔)三年十月二日,皇太子宏遣司元太常伯窦德…  相似文献   

12.
永乐十二年贵州建省说辨误龙德象明代贵州建立行省,这是贵州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然而贵州在何时建省,近数百年来却存在永乐十一年和永乐十二年两种说法。《明史》卷316《贵州土司·思南思州》说:“明太祖既克陈友谅,兵威远振,思南宣慰、思州宣抚率先归附,即...  相似文献   

13.
千古奇冤陈世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某男人抛弃结发妻子,人们往往抬出一人作比:陈世美。由于戏剧《铡美案》的家喻户晓,恶棍陈世美的形象已在人们心中定格。然而,宋代包公如何铡清代进士?2004年12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编导人员来到湖北省丹江口市,准备将此公案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央视报道,引出旧案重提。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卷69第914页,正文有“(张)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卷后第923页《校勘记》第二条“出奔沂州”称“殿本、刘本同。《资治通鉴》卷275作‘出奔忻州’。《资治通鉴》注云:《九域志》:太原府东北至忻州二百里。此以宋氏徙府后言也。”但对张宪出奔之地究竟是“忻州”抑或“沂州”,却不予判明,使人读后更不得要领。按,北宋初年人乐史《太平寰宇记》卷23载:“沂州,琅琊郡,今理临沂县”;该书卷42又载:“忻州,定襄郡,今理秀容县……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即汉太原郡之阳曲县也……(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复为忻州”。“沂州”…  相似文献   

15.
清人蒋良骐《东华录》卷 6 (中华书局 1 980年点校本 )云 :顺治六年三月 ,“吴三桂报 ;‘大兵抵秦 ,克复宜君、同宫二县 ,击败逆贼王永强等 ,折七千余级。’”考诸史籍 ,此“同宫”县应为“同官”县之误。理由是 :其一 ,据清人所年《明史·地理志》、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及《清史稿·地理志》等文献记载 ,明清两代 ,陕西有宜君(清属鹿阝州 ,今陕西富县、同官 (清属西安府 ,今陕西铜川市 )二县 ,并无“同宫”县。其实同官县是北朝以来的旧县。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 2《关内道二》(中华书局 1 983年点校本 )载 :同官县始设于北魏太武…  相似文献   

16.
《孟子·离娄》载,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孺子歌所提“沧浪水”,著于书者有五:“一在于鲁之峄县;其四则皆在楚地。一见于武昌兴国州,一见于常德之龙阳县,即屈原遇渔父处也,一见于安陆之沔阳州,一见于襄阳之均州。”(注) 据《均州志》记载:“汉水发源处是在陕西、甘肃两省相交之幡冢山。它起初流域称为‘漾水’。东流到陕西省汉中府南郑县  相似文献   

17.
思州石砚,简称思砚,产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岑巩县。岑巩古称思州,始名于唐、讫于民初,思砚困地得名。因砚石上缀满金星,故又称金星石砚。唐代,它就“以货类产销于市”,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它是贵州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位于贵阳城南南明河畔的观音寺,原名南庵。明代贵阳人王训曾有《咏南庵》诗:“净度招提旧结茅,地偏应不近尘嚣。山腰倒接城边路,水口斜通阁外桥……”句,王训是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举人。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圣寿寺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之东,旧名南庵,前俯清潭,后负重冈”。《贵阳名胜诗词选》载有王阳明《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诗二首,写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明嘉靖《贵州通志》载:“圣寿寺今改武侯祠。”明万历《贵州通志》云:“武侯祠,治城南门外旧圣寿寺,正德年间(1506---1521年),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胡琼改为祠。”  相似文献   

19.
《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四期刊载一篇《清末民初贵州社会经济情报》的文章。文中给1907年路过贵阳云南布政使刘春霖加了个注释:“清末最后一名状元”。这显然是个小小的误会。晚清时期有两个颇有名气的刘春霖。一个是直隶肃宁人。据朱彭寿(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所著《旧典备征》记载、直隶刘春霖于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考中状元。翌年,废除科举制。这个刘春霖遂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另一个刘春霖是贵州安顺人。据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记载:“刘春霖,字润民,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01年第4期上,所刊庞思纯《父子巡抚》(以下简称庞文)一文中,有这一样一段叙述:“同治五年(1866),贵州苗民因征粮而暴动,波及湖南沅州一带,随后都匀、麻江、独山的白莲教军继起,思州又因征粮激起民变,思南、石阡的黄白号军随之起应,贵州全境陷于瘫痪。有鉴于此,川督崇实立即令唐炯统师援黔。”(见《文史天地》2001年第4期第30页左栏9-13行)这些叙述,与史实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