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元祯 《攀登》2001,20(Z1):166-169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刘阐明了我们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既为我们党80年来的基本经验作了精辟总结,又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新时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蒲雅琴 《攀登》2005,24(4):155-15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图书馆应从着力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等方面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全方位、多层次为广大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范畴,最早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中考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为建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的科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酝酿过程,体现了江泽民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战略智慧,是科学总结我们党80年奋斗、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必然结论,是深刻思考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思想结晶,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张伟 《攀登》2000,19(4):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本文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对“三个代表”分别进行阐述和论证,认为“三个代表”既是对我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提出面向新世纪只有深刻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追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其基本线索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始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从2000年2月到2001年6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形成阶段;第四阶段从2001年"七一"讲话至中共十六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拉郎才让 《攀登》2005,24(3):107-10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郝广胜 《攀登》2001,20(Z1):8-9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党如何进一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陈立旭 《攀登》2005,24(5):51-5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给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正确指导;它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的理论结论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揭示了21世纪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问题;它指出了21世纪多模式社会主义新的共同本质规定性;它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发展"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自做出了独到的贡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冯海波 《攀登》2010,29(3):30-34
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和基础,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史研究是党领导的社会科学事业 ,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 ,就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结合党的历史和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 ,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好国史研究的重点问题 ,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研究国史、撰写国史 ,真实地反映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好国史研究中是非判断的标准问题 ,国史的主流是成就是经验 ,国史研究的重点也只能是建国以后的成就和经验。国史研究要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 ,这是国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也是国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这两件关系中国命运的大事相隔10年,看似巧合,其实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辛亥革命要通过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复兴的路没有走通,所以使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复兴中华民族大业的历史舞台。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5.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党风建设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的典范。这一理论紧紧围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而精辟的思想,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为丰富和发展党风建设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的60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大体分为前后两个30年。如何认识这两个30年的关系,不仅决定着对新中国60年的整体评价,而且影响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两个30年之间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社会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的国际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必要准备。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党在基本理论、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意识形态工作、国际战略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实现了对前30年的巨大超越。后30年是对前30年的完善和发展,两个30年共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离开其中任何一个30年,这条道路都不可能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7.
段栋峡  张笑扬 《攀登》2011,30(1):67-72
长期以来,学术界就"卡夫丁峡谷"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当代形态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出场,在实践上实证了马克思的科学判断。本文重新解构"卡夫丁峡谷"问题,辩证地、历史地、多维度地厘清"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自身价值,对于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