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建新 《历史研究》2020,(3):155-178
欧洲文明采纳和改造不同的文明元素,经历数百年痛苦的文化互动与磨合,终于成形于中世纪中期。其文明确立的标志是有着广泛社会共识、被明确定义并根植于自然权利的"元规则":财产权利、同意权利、程序权利、自卫权利和生命权利。它们是深层次、始基性规则系统,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它们是不可让渡的应然权利,却影响着实定法权利,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社会走向。这些元规则自成体系,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从而使西方成为西方。  相似文献   

2.
近代欧洲早期农业革命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华 《史学集刊》2006,3(2):60-66
在17、18世纪之际的“农业革命”发生之前,欧洲农业生产就已出现了许多关键性的技术进步,可把16、17世纪的这种进步称为“早期农业革命”,而14、15世纪则可视为早期农业革命的准备阶段。通过对中世纪欧洲农业的低技术起点,14、15世纪的农业技术进步,16、17世纪的早期农业革命等三方面的考察,我们发现欧洲农业技术进步中的连续性特点远超过其突变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呈现在当代,同样呈现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因此探究历史上不同文明的特殊性非常重要。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15世纪,源于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不同质的文化。日耳曼人的马尔克村社制度是欧洲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罗马法促使中世纪个人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有助于建构起上层政治框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三要素熔为一炉。逐渐生成西欧文明的雏形。很明显,西欧文明是次生的、混合的文明,其创生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16世纪后衍生为资本主义文明,后者表现了不凡的创造力,冲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显现了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的探求,是文明探源工程的首要任务。探源前应需冲破西方文明理念的束缚,需突破文献学怀疑论的局限,应对人文地理观照下的历史文化区系有所认识。这应是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进行正确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新石器时代即为中华文明产生的时代,通过各自途径与诸种模式,出现了"满天星斗"式的文明王国,构成了中华文明早期史。  相似文献   

5.
欧洲近代科学在方法论、理论形式和宇宙观上区别于欧洲古典科学和其他文明的前现代科学。库恩曾用范式革命来概括欧洲近代科学变革。为什么这种以实验和数学方法而著称的范式在17世纪欧洲出现?这个问题从科学史在20世纪初成为一门学科时就受到关注,几乎每一部科学史都要触及。研究中世纪科学史的著名学者皮埃尔·杜海姆认为:笛卡尔、伽利略和牛顿科学的许多基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世纪研究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与话语体系,亨利·亚当斯、赫伯特·亚当斯以及乔治·亚当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早期建设阶段,业余学者和专门学会成为了推动学术发展和学科专业化的主要参与者,大学培养模式则主要受德国和法国的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欧洲中世纪研究形成了重视教科书写作、在对欧洲中世纪历史理解中的他者性和继承性相互叠加、宏大视野与碎片化研究相互交织等特色。这些早期风格塑造了美国中世纪研究的核心范式,同时也对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中世纪史学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10-15日,德国汉堡大学教授汉斯-维尔纳·格茨在天津师范大学进行 了为期一周的讲学。格茨教授是德语国家中世纪学学会会长,1990年至今就任汉堡大学中 世纪史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中世纪早期的公爵》、《中世纪神学》、《欧洲中世纪生活》、 《中世纪早期的妇女》、《中世纪研究入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500-1050年》、《12世纪的 历史意识》、《现代中世纪史研究》等,其中《欧洲中世纪生活》一书已于2002年翻译成中文出 版。  相似文献   

8.
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使得封建王权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议会与宪法成为各国政治势力角逐的场所与准则,分权与制衡也逐步成为各国政治体系构建的基础。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形成的,正是中世纪欧洲那1000多年的文明孕育了后世的一整套权力制衡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研究拜占庭文明的方法,分析拜占庭东正教和拜占庭神学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拜占庭文明与中世纪西欧文明的比较,说明拜占庭文明的独特性以及拜占庭文明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早期文明     
《南方文物》2007,(4):88-91
本期《早期文明》专栏共刊载论文有《试析早期铜器在文明进程中的地位》、《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年代上限问题》和《南方系统商周铜鎛再研究》和共三篇,既有对早期铜器某些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又有对南方系一种青铜乐器和一个商代青铜器群年代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早期文明是青铜文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诸多学者对于中国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追溯研究格外重视。然而对青铜时代和青铜文明的概念和标志等的界定稍有些含混,不利于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本文试图就这两个概念做一些粗浅的理论性概括。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18日-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和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共同举办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人类社会早期文明演进的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世纪和平的研究陷入了各种误区之中,致使其与中世纪的社会现实相脱钩。事实上,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和平"是一个语义丰富的词汇,它与协定、条约、协议、博爱、友爱密切相关。和平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世俗王侯的政治行为,协定成为解决政治和法律争端的最普遍的机制,欧洲也共享着同一种协定语言;教会以"上帝的和平"与"上帝的休战"的方式推进基督教博爱社会的议程;民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和平行会及城市公社和平运动,其目标是建立平等性与互惠性的联盟。总体而言,中世纪的和平具有高度的一体性,然而,这种一体性也强调排他性和敌对性。这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林海 《世界历史》2012,(5):93-102,160
"中世纪"是现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在17世纪后期正式确立,是古代、中世纪、现代历史三分法的重要环节。在现代语境中,"中世纪"的含义不断变化,由最初的欧洲的局部历史现象变成欧洲的一般历史时代,进而等同于封建社会,最后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但是,"中世纪"等概念在历史学的实践中也存在很大弊端。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史学界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质疑、批判乃至解构,并尝试新的历史分期法。中国史学界也逐渐校正了机械化的苏联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改变。但这些变化也带来一些问题,对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学科形成了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古代晚期"(Late Antiquity)是指从古典希腊罗马时代末期(或公元3世纪)到8世纪初期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主要描述以地中海和欧洲为中心,包括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和近东地区出现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空范畴恰好就是拜占庭早期历史研究的对象。①关于"古代晚期"具体的分期时限学界还存在争议,从狭义上,指的是从君士坦丁一世(324—337年在位)到伊拉克略一世(610—641年在位)时期,大致从3世纪到7世纪的300年间;从广义上,则可追溯到公元50年至150年,后  相似文献   

16.
早期文明     
本期“早期文明”栏目共刊载了徐义华先生的《中国早期一统观念的起源与成因》、彭适凡先生的《江西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与夏文化的南渐》以及孙庆伟先生的《出土资料所见的西周礼仪用玉》等三篇论文。  相似文献   

17.
付志波 《神州》2012,(9):58-59
罗马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丝毫没有减退人们对罗马历史的追寻和热情。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罗马的教育,作为罗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和脚步。现有的书籍文献,在论述罗马教育时,大多与古罗马的历史阶段(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相结合。而本文则是把古罗马教育与历史分期结合起来,通过对罗马共和国时期(BC510年-公元BC30年)家庭教育的研究,加深我们对西方早期家庭教育的认识,从而体会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民族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早期文明中的自然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铜是人类使用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它与人类早期文明存在重要联系。本文介绍了自然铜的属性、地质与世界分布,并结合考古证据和相关文献对人类早期自然铜的认识、利用、开采、加工及其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对自然铜与早期金属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14,(5):F0002-F0002
<正>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周莽译〉,就极具民俗学意味。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时问勻劳动》:着重论述欧洲中世纪晚期,随着城市商业阶层的崛起,导致了记时制度、时间观念以及各职业阶层的价值观的变革。其中《中世界早期文献中的农民和乡村世界》一文论述了随着教会势力的确立,欧洲的价值体系和历史  相似文献   

20.
周人由氏族发展成为周邦,历经近千年的拓展,于公元前11世纪初由偏居西方一隅的小邦一跃成为统治东方广大区域的周王国,进而形成以礼乐文化为特征的两周文明体,其发展历程正是中国早期文明发生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周人以“王家”与“周邦”为核心建立起周王国,二者却并未就此消隐,而是在此后数百年中持续参与了周文明的塑造。追溯西周文明发展的轨迹,早期文献与铜器铭文中经常出现的“王家”“周邦”与“王国”等概念不失为理解西周文明发展过程与特点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