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银行公会作为银行同业组织,在维护各地正常的金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但银行公会毕竟主要代表了银行业的利益.如何加强对其的规范和管理。是政府监管当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主要根据上海市档案馆藏相关档案,对民国时期上海银行业三次修订业规和报备的过程进行疏理.并作出初步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王艳菊 《史学月刊》2005,26(8):61-65
银行学会于1932年12月9日由上海银行业人士发起成立,1950年3月3日改组归并至上海金融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作为旧中国唯一的全国性银行学术团体,银行学会在存续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对推进银行学术和实务研究、培养银行业专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银行业自1920年订立业规后,先后于1933年、1936年以及1948年对业规进行了三次修订。本文从业规修订及报备过程这一特定角度。考察和探讨政府监管当局对银行公会的管理,提出必须完善监管本身的规则,并注意把握监管的适度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评上海银钱业之间关于废两改元的争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景平 《近代史研究》2001,3(5):113-143
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银两制与银元制的并存,是钱庄业得以维系其传统优势与特权的重要原因。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上海银行业便就废两改元问题与钱庄业协商,但后始终持消极态度。1932年上海银行业与钱庄业之间围绕是否实施废两改元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辩.由于银钱业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民政府既定方针的导向,上海银行业取得了优势,得以参与拟订废两改元方案,但这场争辩客观上也为国民政府实施对银行业的统制做了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旭东 《中国钱币》2000,(4):72-72
4月 9日,坐落于浦东大道 9号金融大厦的上海市首家“银行博物馆”开馆。博物馆以上海近代银行发展史为主线,展现了上海近代银行业的变迁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国有银行的成长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上海近代银行业的变迁”、“新中国上海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改革奋进中的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三部分,有展品 730余件。该馆还附设中国钱币陈列厅,有展品千件。   此家银行博物馆由上海市工商银行主办,市档案馆协办。 上海开办首家银行博物馆@旭东  相似文献   

6.
新品推荐     
《山茶》2009,(12):179-180
修学旅行圣地——日本长崎县 日前,由日本长崎县政府、长崎县观光联盟联合主办的“日本长崎·中国上海教育旅行交流会”在上海国际责都大饭店召开。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以及上海各区教育委员会代表、各主要合作学校校长等上海教育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此次交流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之初,产业性不足,投机性过重,没有发挥好银行应有的促进生产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部分银行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开始重视对农业和工商业的放款和投资。本文在分析近代银行业投机性根源的前提下,着力展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银行业与产业的互动历程,以探讨分析银行业对产业发展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与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强  周蓉  汤建中 《人文地理》2000,15(4):46-49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指出了上海企业对外投资的必然性。通过对涉足对外投资产业的研究,发现上海对外投资的产业大多已经在国内发育成熟,对外投资产业遵循由低向高逐步演替的规律。企业对投资区位的选择大多是由近及远,集中于东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下,江苏省13个地市和55个县(市)于2009年2月24日统一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江苏省反假货币壁垒行动启动仪式,在飘舞的彩旗和铿锵的锣鼓声中,出席启动仪式的各级政府领导发表讲话,公检法、新闻宣传、银行业机构代表纷纷表达了积极参与、密切协作的决心。启动仪式之后,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组  相似文献   

10.
周瑞金 《炎黄春秋》2006,(11):37-38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7月中旬被中纪委“双规”后,上海民营企业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坤也被监视居住。接着,相关官员及国企领导“落马”的消息接踵传出,先是上海社保局社保基金监管处处长陆祺伟、上海电气副董事长韩国璋,继之上海电气董事长王成明也被“接受调查”。短短一月之内,一些政府官员与民企富豪相继被查,这在多年来很少案件报道的上海,引起极大震荡。与三年前周正毅案不同,  相似文献   

11.
抗战前十年,民族银行业内部再度发生明显的新旧交替现象,我国传统银行的另一支重要力量——钱庄也随着新式银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出现了整体性的衰落趋势。传统银行的衰落,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同时也是民族银行业近代化的必然结果。钱庄业的整体衰落表明,公司制银行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民族银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7,(9)
<正>2017年8月18日,"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艺术品行业发展年会暨'上海对话'论坛"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隆重举行。"上海对话"是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重要文化品牌,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本次"上海对话"论坛继续秉承开放性、专业性、广泛性和互动性,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同对文化产业进行权威解读、广泛交流和深入研判,为文化产业特别是艺术品市场进行趋势把脉,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与国际接轨,促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各项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变化最大的是来自于政府的投资。新中国成立之初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路线,在严重缺乏积累的前提下,政府的直接投资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绝对重点。巨额的政府投资带来了新中国产业结构的跳跃式调整,但这种模式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政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式灵活多样,投资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由直接转为间接。从20世纪90年代起,得到政府投资最多的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新世纪以来,政府的这一投资倾向表现得更为突出。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可以从投资相对规模与投资布局的变迁中看到一个不断"转变的政府"。  相似文献   

14.
近代银行业的兴起,是银行税实施的行业基础,但税制的推行仍需要合适的政治及市场机制。晚清度支部曾关注银行"余利税"和"发行税",但未进入政策层面。到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财政部官员拟订了发行税草案,辅助实施旧币整理,未能付诸实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颁布了新的银行收益税及发行税法案。该收益税属于营业税体系,以上海银行公会为代表的银行业接受此税之成立,但要求降低税率。发行税属于政府以特许发行权而获得的税收收入,蕴含着实施钞券发行管理的货币政策目标。银行公会认为两税同征,存在重复征税,且中外不能一律,一度请求暂缓。但在政府强压之下,财政部和银行公会仍然达成纳税协议。政府通过差异化的发行税政策,促使发行权逐步向中、中、交、农四行集中,最后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纵向观察中国近代银行税的推进历程,其开征受到政府财政能力及银行业行业形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控制纸币发行的货币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5.
《南方人物周刊》2014,(17):11-11
在2008年的雷曼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困境之后,中国通过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加快了投资。当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设备投资。包括公共投资与企业设备投资在肉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9年以后的5年里超过了15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6.
论文聚焦中国对非援助与对非直接投资的不确定性关系,将援助细分为社会基础设施援助、实物资本援助、经济基础设施援助、政府和民间社会援助四种类型,构建了援助与投资的解析模型;基于中国对非洲52个国家的援助项目数和直接投资项目数,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考察了中国对非援助项目总量及各类型援助在对非直接投资项目中的作用。研究发现:①中国对非援助集中在东非、南非,援助项目总数、各类型援助项目数、对非直接投资项目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相似性。②中国对非援助类型结构相对均衡,对非援助在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中发挥着先锋促进效应。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援助的促进效应强劲、稳定,且强度随分位数提高有浅U型变动特征;实物资本援助、社会基础设施援助的促进作用分别在对非直接投资项目少、中等数量下促进效果显著;政府和民间援助的促进作用不显著。③友好城市关系、出口关系与双边政治关系分别仅在中国对非直接投资项目较少、中等规模、大规模情形下显著,空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④受援国人口规模的促进影响最清晰、最稳健;成本规避、资源寻求、受援国的投资环境质量和腐败状况的影响尚不清晰。中国在非投资有追随他国投资区位的倾向,但这一倾向仅在经济基础设施模型中显著。  相似文献   

17.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UniversityofWisconsin Madison)历史系副教授史瀚波博士的新著《乱世中的信任:民国时期天津的货币、银行与政府社会关系》,系统考察了1 91 6年至1 93 7年天津银行业和货币的曲折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天津社会公众如何逐步信任银行及其所发行的货币、相信银行和政府所制定的金融制度这一历史现象。该书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学术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成果之一。《乱世中的信任》是第一部专门探讨民国时期天津银行业和货币发展史的学术著作。作者史瀚波先生早年治金融学,1 982年获得美国丹佛大学…  相似文献   

18.
在银行贷款收紧的当下,铁道部大密度筹集资金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面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又该如何提供帮助?针对当前热点经济问题,本刊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  相似文献   

19.
"八一三"时期的上海银行公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一三”沪战爆发,上海银行公会先制订同业暂行办法4条,供国民政府财政部参酌制订战时安定金融法规;随后组织上海银行业遵行《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及补充办法,并对社会各界的反应做出应对。为上海转入战时金融体制做出诸多积极努力。同时,上海银行公会还为限制外汇供应采取一些措施。为支援抗战,曾组织会员行、下属组织及银行业同人认购救国公债,为抗敌筹措经费。另外,还为会员行8月份公债交割与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及国民政府财政部屡次进行交涉,并最终获得解决。上海银行公会为“八一三”时期沪市转入战时金融体制及稳定金融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1906年,预备立宪公会成立,拉开了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帷幕。立宪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求建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法治,所以在1907年夏,预备立宪公会致书上海商务总会、商学公会,鉴于前此政府所颁各商事法令,无商人参与和公认,往往拂逆商情,因而倡议自订商法草案,以作为预备立宪的组成部份,邀请作为资本家团体的上海商务总会和资产阶级学术团体的商学公会共同承担此项工作。上海商务总会与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