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华 《文物世界》2005,(5):83-84
云冈石窟创建于北魏。现存历代石刻题记、碑文、铭文、墨书,约有68处。其中北魏有28处石刻题记,辽代有1处,元代11处,明、清、民国有28处,多为功德碑。现置于第6窟外西侧的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云冈石佛寺碑记》《云冈堡石佛寺历年续修工程并历年施舍银两、养赡地亩碑记  相似文献   

2.
云冈石窟,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石质文物都遭受着严重的风化病害侵蚀,对其风化程度进行检测已经成为石质文物保护中的一项紧迫任务。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石质文物风化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并且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其侧重的检测目的和优势。本研究综述近几十年内曾使用过的重点检测方法,并分析每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为云冈石窟风化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流散文物鉴定足文物商店专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它足做好流散文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流散文物的鉴定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决定了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它既足一门传统的技能。又足一门需要探讨、总结和发展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云冈石窟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第五批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多  相似文献   

5.
《四川文物》2021,(3):33-43
21世纪以来,日本学界对云冈石窟的考古资料进行了新的检讨和报告补编,相关讨论也持续深化。研究围绕两个重点展开,一是以洞窟编年为中心的基础研究,二是以云冈中后期窟龛为主体的"汉化"问题探讨。但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有限,新近研究虽然不断充实着业已形成的理论体系,不同的研究体系之间却仍然难以对话,此亦为中日学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而进行的几次重要考古发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怀下.1950年代初成立了山西云冈文物管理所,开始对部分洞窟进行清理和整治。但由于那时人们缺乏石窟寺遗址考古的正确理念,洞窟清理工作没有按照考古发掘程序进行,在一部分洞窟清理和整治过程中破坏了一些晚期遗迹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华 《文物世界》2000,(6):13-14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各地纷纷建寺立塔,开凿石窟寺也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之一,著名的敦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的开凿肇始于这一时期。然云冈石窟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原模式的阁楼、庭院便反映在洞窟的形制中,并且是对当时北魏佛寺的真实反映。在我国古代佛寺历史的研究中,北魏时期所存实物禾有,文献记载远远不能反映当时佛寺的概貌和布局,而现从云冈石窟中期洞窟的形制中可窥见北魏时期的佛寺。  相似文献   

8.
一尊三千年前的方罍,也许曾盛放过商人的美酒琼浆,也许曾是宏大祭祀场合中最威严的一个,也许曾跋涉千里从北方来到南方——它如“王”一般宠伟的身躯经受了数千年沧桑。  相似文献   

9.
大同与云冈 大同地处晋、冀、蒙交界,介于内外长城之间,自古属于边塞用武之地。大同,意取“世界大同”之义,因唐代大同军驻扎而得名。大同,古称平城,曾用代都、恒州、恒安、云内、定襄、云州、云中等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云冈石窟大气中粉尘污染的现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EDAX)和显微镜对大气中粉尘的主要物质成分进行了分析。选择SO2和粉尘两个标志作为变动因素,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就粉尘对石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粉尘对石雕的影响既有物理作用,又有化学作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长期存在,交替作用,互相促进,致使云冈石窟石雕遭受严重的风化。  相似文献   

11.
圆明园“战利品” 这张老照片的拍摄地点,是英国威尔特郡乡下的一栋私人别墅——放山居(Fonthill House)。室内陈列的大小瓷器绝大部分来自中国,最多时近两干件。其中半数是1861年房主阿尔弗雷德·奠里森花400英镑从高级军官手上买下的圆明园“战利品”。  相似文献   

12.
在云冈石窟中雕刻着精美的乐伎演奏乐器,其中排箫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乐器之一。通过乐伎乐器雕刻表现佛国世界的美好,成为令人欣赏和了解古代音乐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防水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风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保存的最大的问题,而其风化与水和盐的活动密切相关.为了解决水对石窟的影响问题,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勘查和试验,基本查清了影响云冈石窟保存的水的来源,明确了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的重点工作,即顶部防渗、建设保护性窟檐、洞窟凝结水研究与治理.顶部防渗治理应坚持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防渗材料选用膨润土防水毯为宜.建设保护性窟檐对于石窟内部文物所处的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作用.采用新研制的岩石表面凝结水量测量装置,对云冈石窟砂岩表而凝结水量进行的实地测量表明,石窟表而凝结水量相当可观.采用除湿机可以降低窟内相对湿度,可以防止凝结水在岩壁上形成,消除凝结水对石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作者辑录了清宫流散于外被损毁的书画名作,介绍了它们损毁的状  相似文献   

15.
在云冈石窟数以万计的人物雕刻中,供养人的服饰最能直接反映出北朝的社会特征,虽然供养人的雕刻数量有限,再加上其雕刻位置不是很显,因而在过去的岁月中,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一些章作过论述,但鲜有详论。本试图通过对云冈石窟雕刻中的供养人服饰雕刻的调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许晓静 《沧桑》2012,(4):118-120
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本身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等优势。目前云冈石窟伴随着云冈大景区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还有诸多不足都严重制约着云冈石窟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五条具体措施,希望云冈石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世人展示更好的艺术瑰宝,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魏书》所载史料,从分析北魏献文帝性格特征入手,揭示他佛道并重的立场。再据《鹿苑赋》对云冈献文工程的描述.确定献文工程的具体地点,进一步理解“献文革兴造石窟寺”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云冈石窟的开凿工程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过去的研究者多从洞窟形制、造像样式与文献相结合,探讨云冈各洞窟的开凿次第,而论及云冈石窟开凿工程本身的论文很少。日本的隧道工程专家、佐滕工业株式会社的吉村怜等人曾经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探讨了云冈昙曜五窟的主要工程数量、工程时间和作业人数,在他们发表的《昙曜五窟营造工程探讨》一文注释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云冈石窟经历了一千五百年历史,由于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和人为破坏,已受到极大的损坏。新中国成立迄今.云冈石窟保护机构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壮大.为云冈的保护起了决定性作用。通过采用加固保护、防风化、环境整治,防水工程等措麓.为云冈石窟提供了有力保护.使之焕然改观。同时,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1年、2001年和2011年云冈石窟站点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研究了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探讨了二氧化硫对云冈石窟的腐蚀性,分析了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逐年减轻,2001年比1991年下降17%,2011年比2001年下降57%,2001~2011年二氧化硫浓度降低幅度较大;1991年、2001年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高于国家三级标准,2011年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低于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二氧化硫浓度月平均值呈"U"型发展变化趋势,1月份和12月份最高,随后逐月下降,6~9月份最低。煤矿生产、居民生活用煤和煤矸石自然是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且受气象变化、粉尘及草本植物等因素的影响,云冈石窟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状况的改善主要是景区多年来周边环境整治的结果,特别是1998~2001年、2008~2010年两次重大的环境整治工程。因此,要长期有效地改善云冈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不仅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本地煤矿的私采滥挖及工厂企业的燃煤废气排放,更应重视文物周边环境的改善,云冈石窟从保护文物演进到保护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综合概念,可作为其他文化遗产地保护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