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学者很重视神话研究,本刊将继续发表各种不同见解,开展有益的学术争鸣,以促进神话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多卷本《世界通史》体系、主线及中心论的几种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通史》”的讨论引起了史学界的普遍重视。杭州大学历史系的同志们做了一件很好的工作,专门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为多卷本《世界通史》的编写工作献计献策。他们的意见各有所长,尽管彼此尚有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和独到之见可以在争鸣中推动讨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百家争鸣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双百方针的一个方面,最初是针对历史学问题的争论提出的,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推动了历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建国初期,历史学领域里的争鸣较之其他学科领域的争鸣更为活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59年1月郭沫若发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再次引发了史学争鸣的热潮,通过讨论,有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涉及面越来越广,相关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引发了争鸣,争鸣又促进了研究。秦宝传教授撰写的《洪门真史》一书,就是在争鸣中完成的。秦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主持档案史料汇编《天地会》(全7册,八十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整理与编辑工作中,发现官书与档案中有关天地会起源问题的记载,同以往史学论著中的说法颇有歧异。于是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从而引发了80 到 90年代中史学界再次对于天地会起源问题的争论。争鸣大大推动了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并促使秦教授对洪门历史上的其他问题也展开研究,于是完成了《洪门真史》这部…  相似文献   

5.
考古学界中,近来似乎已由平靜无波、相安无事的状态发展到"争鸣"了,这是很可喜的新气象。不过在这门科学中的"争鸣",首先必须建立在考古资料真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在"争鸣"中引起混乱现象,给考古学的研究带来了不应有的困难。因此要求每个考古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这门科学。我在这里把仅知道的两件不严肃的事实指出,或许有点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禹贡》半月刊对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贡》半月刊对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刊自觉拓展史学研究新领域,刊登了大量关于人口、民族、地理、宗教、交通等方面的论文,为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宗教学、人口史等史学新兴学科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研究方法上,该刊力主扩大史料范围,倡导合作研究,重视平等讨论,创造出思想上活跃开放、学术上自由争鸣的良好氛围。该刊还特别重视译介西学成果和资料,为中国学术界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学术研究状况开辟了一个窗口,为近代中国学人借鉴外国研究方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刊自推出国史札记、国史争鸣两个栏目后,深受读者欢迎和学界好评,特向学者征稿。札记可以是新发现,也可以是谈心得、谈体会,短小精悍;争鸣要有理有据,阐明不同意见。此外。也欢迎学者向  相似文献   

8.
凭吊上党关     
湮没了黄尘古道,远去了鼓角争鸣,尘封了历史记忆,逝去了古关雄风。上党关,被人们遗忘久矣。  相似文献   

9.
秦俑主题思想是秦俑研究诸方面中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较为复杂的课题.它关系到从总体上真正把握和认识秦俑这一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随着秦俑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秦俑主题思想的探讨也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从一般涉及到专文论述,以致初步形成几种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是秦俑研究不断深入的可喜表现.  相似文献   

10.
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先生是我省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善于探索勤于思考。最近,他经过较长时间对黄河上游历史及地理文化的研究和考察,得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推测———举世瞩目的喇家遗址是史前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并撰写了《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的文章。本期推出这篇文章,希望这一观点能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通过争鸣和交流,使一些被历史湮灭的记忆重现,自然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本刊自推出国史札记、国史争鸣两个栏目后,深受读者欢迎和学界好评,特向学者征稿。札记可以是新发现,也可以是谈心得、谈体会,短小精悍;争鸣要有理有据,阐明不同意见。此外,也欢迎学者向海外观察栏目赐稿,该栏目侧重于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明治前期立宪主义思潮逐渐流行之后,面临必须召开国会和制定宪法的政治局势,社会上围绕有关立宪的诸种问题展开了思想争鸣。这些思想争鸣的内容包括立宪主体应当是在全日本至高无上的权威天皇,还是由人民通过选举而构成的议会;当时日本的立宪条件是否已经完全具备,即人民的教育、智识水平是否已达到立宪要求;立宪应当加速进行或者只能缓慢地逐渐推进;宪法保障人权功能究竟能达到多大程度;宪法限制以君权为代表的行政权力过度扩张所能发挥的作用等。此类思想争鸣不仅使近代化的立宪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导致立宪主义思潮更加广泛地在日本流行;而且通过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各种政治思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对以后包含各种政治利益诉求的明治宪法的制定,乃至对日本战后政治体制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于"知识"的理解存在分歧,南北教育理论界的两位巨擘——钟启泉和王策三先生在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继承与借鉴、理想与现实等层面上展开了争锋相对的争鸣。然而,无论是为了推行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还是切实的推行新课程改革,都要认真对待和审视"知识",给知识以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既要尊重知识的客观性,让学生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又要充分认识知识的主观性,注重对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在"百家争鸣"声中,我听到有的博物馆研究工作者说:争鸣对于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太重要了,但是我没有时间来争鸣。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忙碌日子里,所有的人都感到时间是太短促了,博物馆工作者的时间不够使用,的确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尤其是对这有限的时间,因为使用不当而妨害了科学研究,或者是使人想有所"争"而无时间来  相似文献   

15.
《羊城晚报·文史丛谭》1997年12月12日及1998年2月20日先后刊登宋位《黄世仲之死》(人物志)和陈华新《民元广东一大冤案——兼谈黄世仲之死兼与宋位先生商榷》(争鸣篇)两文后,1998年3月5日又刊出宋位与陈华新争鸣之文《再说黄世仲之死——从学术规范看〈民元广东一大冤案〉》(争鸣篇)。拜读后,特提出拙见。 3月5日宋文曾言“总之,笔者认为,黄世仲对辛亥革命和近代文学的重大贡献都是无可争议的。  相似文献   

16.
在跨入新世纪门槛之前──闲话争鸣、批判与学术发展冯申一、中西文化发展的双曲线素描学术争鸣与学术批判,在我国素有传统。稽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那种相互批判,从留下的文献中仍可窥见其红火的局面,甚至嗅出火药的味道。文人嘛,仅有的武器就是批判,所谓唇枪舌剑...  相似文献   

17.
近日拜读了《羊城今古》有关岭南古史的研究文章,现谨对“争鸣”的问题,作“一家”之考辩。  相似文献   

18.
杨雅洁  雷发林 《旅游》2006,(10):54-59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襄樊荡气回肠的历史已成昨日。卧龙遗风已化为青青校树、朗朗书声。古城墙下,汉水两岸,历史的眼波愈加平和。  相似文献   

19.
本刊 2 0 0 1年第一期刊出张仁干、王林、赵英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哈密》一文后 ,引起了有关方面人士的关注和争鸣。我们认为 ,这是一件好事。理不争不明 ,事不鸣不清。学术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因此 ,本期又刊出柏晓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吐鲁番地区》和赵绍双撰写的《浅谈哈密瓜历史渊源》两篇文章。今后 ,还将继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 ,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60年前,"双百"方针昙花一现,断然腰斩。要害在于,原本恩赐的"鸣与放",一开始,要的、盼的就是"歌德式"的。压根就没想让你有"理性的质疑",让你能"平权的争论"。从科学的逻辑看,但凡没有或不准有真质疑、真争论的所谓"争鸣"、"鸣放",不是假戏,就是骗局。历史实践进程的定论,早已明镜似地了然。我是学理工出身,一生也在理工圈内干事。故想从科学鉴别真伪出发,说说我心目中的"科学式"的争鸣,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