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粜说,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文化的尊重,那么,《保护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公约》的诞生便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最重要贡献。而公约诞生100年前国家公园的设立,使得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必需品,关乎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便极为重视粮食的储备建设和仓廪制度的完善。粮农类主题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媒介,在展示中国农业文明、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立足于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研究,通过梳理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以期展示中国农业文明,梳理粮食历史文化,为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理论研究贡献应有力量。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从最原始的农业社会一步一步走向了现代工业文明,这样的工业进步,改变了我们的自然环境。环境的恶化,迫使我们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是涉及到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的问题,这要求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探讨。我们在文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哲学的研究,帮助更多人正确地意识生态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欧洲历史的人,从欧洲文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具体表现,也是本期圆桌会议要追求的价值之一。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欧洲文明既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本文探讨后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欧洲文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确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并且用科学和技术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革命性改造与利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而科学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欧洲历史的人,从欧洲文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具体表现,也是本期圆桌会议要追求的价值之一。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欧洲文明既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本文探讨后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欧洲文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确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并且用科学和技术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革命性改造与利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而科学技术则是第一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根本上就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而科学技术则是这种能力最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历程,上异于旧石器时代的蒙昧,下别于青铜时代的文明,是人类社会挣脱原始状态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对新石器时代的探讨显然必不可缺。  相似文献   

7.
华夏文明,或称炎黄文化、龙凤文化,它是中华各民族祖先的共同创造,历史上曾对人类文明有过极其辉煌的贡献。在东西文明加速融合为地球人类文明的今天,也是人口最多、希望很大、正再度走向辉煌的一种文明。华夏文明的几个重要特点一、华夏文明最本质的特点是适宜气候下产生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肥沃的土地,适宜的雨量、温度、光照,具有分明的种植季候。最主要的成就是对植物的驯化。按照卡尔·奥·索尔对文化发源地的追寻,世界上有这样一些文化兴起的中心:东南亚、中国北方、印度西部、非洲东部以及美洲的墨西哥、哥…  相似文献   

8.
出随州市区,沿316国道,往北20公里.就到了厉山镇。镇东,溉水河滔滔南逝;镇西,龙脉河流水瀑瀑。九列山岭紧傍龙脉河由南往北依次横卧。冈峦起伏,树木葱定;峭岩幽谷。古洞清泉,红墙黄瓦掩映其间。这就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烈山。史载:炎帝神农诞生于烈山,号烈山氏,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个先进而又强盛的氏族部落首领。在这里,他开创了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创来相,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贸易,制时历”,使人类由原始的游猎走向农业,由蒙昧走向文明,开创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新领域。由于他对农业的伟大贡献,因…  相似文献   

9.
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工具的使用、农业文明的出现、文明社会的产生和工业革命为标志,人地关系发生了四次异化过程,形成了由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共同组成的、为人类所特有的人地系统。所谓的人地关系是人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总称。人地系统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环境共同驱动,其核心是资源(自然环境)—生产(人为环境)—消费(人类)三者之间的平衡。人地关系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人地系统的驱动机制以及系统内部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吴玉敏 《攀登》2010,29(1):66-71
生态文明是人类正在追求的新的发展高度和境界,体现着人类正沿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演进之路向着人类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目标迈进。环境伦理观照了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道德意义,关注了生态环境之于人类的全方位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和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的重新而重要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然包括环境伦理的建设内容,中国的环境伦理建设问题需要从细微处加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明起源在考古学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本文试图强调农业对文明起源所起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一些有关农业考古的看法,希望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类似课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贵阳文史》2013,(4):14-15
生态,源于古希腊语,指一切的生存活动与环境之间互生、共生的环环相扣。逐渐的,"生态"被用来定义美好的事物,比如那些健康的、美的、和谐的……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主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达成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原始义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以及几百年的工业文明阶段。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以人类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为主要特征,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为基础。工业文明用300年的时间,证明了高代价、高耗能、高污染为主要特点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世界需要一场变革来摆脱目前的生存困境,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明或国家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家R.L.Carneiro提出的文明产生"限制理论"来探讨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国古代文明产生的过程和原因,以及中国文明形成个案对丰富这一重要理论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朱寰 《史学集刊》2005,1(3):97-100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时代。期间贯穿了三次社会变革:第一次社会变革是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最终导致原始公社制的解体和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随之而来的是贯穿整个文明时代始终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农民和手工业劳动者的对立、城市与乡村的对立。第二次社会变革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马克思认为这两个社会阶段都是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征的。前者是完全处于人身依附状态,后者是部分处于人身依附状态,两者的差别不大。第三次社会变革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这是一次规模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大转变,概括地说,就是要实现市场化、工业化和民主化,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实质意义的巨大变革运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传统面貌,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走向城市社会。这个历史大潮先后席卷世界各国,迄今激荡不息。历史实践表明:工业化、城市化不仅是经济进步的历程,也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变革进程,是由于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格局大规模重新分化组合,充满社会矛盾冲突的历  相似文献   

16.
一、岩画是藏族先民心灵世界的物化 岩画是古代藏族先民记录在石头上的形象史书,它从多方面揭示了古代先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人们的心理活动、审美观念等丰富内容,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生动图解。所以,藏族岩画本身的科学和艺术价值正日益为当今的人类所看重。藏族岩画是世界岩画中的一颗珍宝,它对藏族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文明的发祥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历来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近年来,由于长江流域乃至辽河流域都有一些事关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黄河流域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唯一地区的观念发生了动摇。尽管如此,它在中国文明发生和早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仍然是不能够忽视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可以说是在旱地粟作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六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就已经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以后逐渐增加了小麦、大豆、高粱和稻谷的栽培,但产量不多。大约直到汉代以前,都是以粟和黍这两种小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的发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技术进…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地区是多元文化汇集之地,其复杂、多样的文明史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10月29日至2014年2月10日,"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官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将地中海东西岸的古希腊语系文明与拉丁语系文明、南北两侧的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展示,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地中海地区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是当代中国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的壮美蓝图,是中国为引领世界走向和平共享新时代而编撰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化解当今世界纷繁多元矛盾而贡献的中国智慧。众所周知,伴随着势不可挡之全球化的进程,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虽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存在诸  相似文献   

20.
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人工材料的制品。陶器的出现,方便和巩固了人类的定居生活,扩大了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陶器的生产和发展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出土陶器、陶片的研究,可以追溯古代社会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在考古学上,往往把陶器的类型学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考古工作者均把陶器及其纹饰作为考察判断墓葬及其他出土文物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此外,博物馆也经常通过陶器的展示来阐述说明古代社会的文明的存在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