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考察清理报告靳生禾,谢鸿喜(山西大学)(山西省测绘局)北魏和平二年(461年),文成帝拓跋浚树《皇帝南巡之颂》碑(以下简称《南巡碑》)于灵丘。古往今来,《南巡碑》已历1534载,惜久已破碎残缺,仅在地表留残碑3块。1993年10...  相似文献   

2.
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巡碑》,全称《皇帝南巡之颂》碑,是为纪念北魏和平二年(461年)文成帝拓跋濬南巡而立。该碑原存于山西省灵丘县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河阶台地上(图一、二),台地东、南、西三面环绕唐河水,北面与山地相接,由山顶俯视,台地平面南北向呈楔形,北宽南窄。台地隔唐河以南为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当地人称“笔架山”;台地隔唐河以西,即北魏著名的“灵丘道”(现在是一条省级公路),当年北魏皇帝由平城南巡山东诸州,就必经此  相似文献   

3.
《历史研究》2021,(3):56-76
《文馆词林》收录的高允《南巡颂(并序)》,是以和平二年北魏文成帝南巡活动为中心的颂文。该文有关皇太子拓跋弘参与南巡、巡幸路线、南朝使臣来访、衡水之滨举行宴会以及诸臣请求刻碑纪念等信息,为考证此次南巡活动的历史细节提供了重要线索。该文对衡水之宴的记载,披露了有关北魏巡幸宴会筹备、参与人员、活动内容等重要信息,据此可推测出北魏前期交聘宴会的仪式场景。和平二年的南巡活动,既是北魏对其自身游牧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吸收了华夏政治传统元素,呈现出游牧文化与华夏文化汇通交融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4.
1976年3月,郑州市博物馆在大海寺内遗址中发掘出一批北魏至唐长庆年间的佛像和菩萨像40余尊。其中除一块北魏造像碑外,多数为唐代密宗菩萨像。现将其具代表性者分别介绍如下。 1.大海寺北魏造像碑该碑为扁立方体,高1.35、宽0.98、厚0.44米。正面为主龛,瓮内有一交脚弥勒坐于长方形座上,脚  相似文献   

5.
1981年至1985年,省考古研究所、洛川县博物馆在该县土基镇鄜城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北魏到隋代的佛教造像碑.主要有北魏神龟元年千佛造像碑、西魏大统十二年法龙造像碑、北魏永安三年李黑城造像碑、北周建德二年杨广昌造像碑、建德四年郭乱颐造像碑、隋仁寿三年王洪晖造像碑等.一九八四年第五期《考古与文物)介绍了大多数,只有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的造像碑出土较晚,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绍冯吾现洛阳古代艺术馆,是收藏陈展古代石刻的专题性博物馆,收藏洛阳传世和出土的古代石刻造像、碑刻、墓志1200余件,现将几件北朝造像碑分别介绍于后:一、北魏常岳造像碑因该碑造像题记中有“佛弟子常岳”者,故定名为常岳造像碑。碑呈长方形,...  相似文献   

7.
耀昙药王山佛教造像碑韩伟阴志毅耀县药王山小碑林共藏佛教造像碑23通,有纪年的17通。其中北魏碑5通,西魏碑3通,北周碑3通,隋碑5通,唐碑1通,厥失纪年的6通。本文拟对各代保存完善者,略加介绍,以供学者研究。一、北魏碑①郭鲁胜碑。造于延昌四年(公元5...  相似文献   

8.
《司马芳残碑》的碑主是不是司马懿之父司马防,尚存若干疑问。此碑所载的碑文、故吏和世系等内容以及碑首阴阳两面双螭造型和字体特征,具有强烈的汉碑色彩。但是,碑阴故吏题名中籍贯的北魏色彩(即杜县和霸城是北魏而非东汉之建置),显示此碑很可能是北魏司马氏或相关人员根据旧碑翻新和改刻的。碑阳末行文字和其余部分极不统一,应该是北魏或其后人们所补刻的。北朝司马氏追祖西晋帝室蔚然成风,即便碑阳末行文字是司马准所刻,也并无攀附祖先的证据。此碑碑阴同时刻写世系和故吏,具有从汉碑向魏晋碑志过渡的性质。不同时代的历史信息,很可能累积在一份看似时代明确的碑刻之内。  相似文献   

9.
1984年11月,我们在偃师县南蔡庄乡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宋湾村收集到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扫逆将军翟兴祖等人的造像碑。该碑虽然出土已二十年,但保存仍较好,造像艺术精湛,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对于研究北魏洛阳寺院分布、佛教造像艺术、文字书法、民族融合等方面有一定价值,兹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10.
刘东平 《文博》2013,(5):84-87,61
《晖福寺碑》为现存北魏平城时期尤为重要的一块碑刻。本文着重介绍了其流传经过及刊刻的时代背景,并对涉及的相关人物进行了解析。对书法艺术价值进行了探索研究,指出其不仅开创了北魏由隶入楷的先声,更是平城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文章最后对该碑的造型及章法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霍扬碑刊铭于北魏景明五年(缘园源年,实为正始元年),1979年被公布为我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1997年被确定为馆藏一级文物,是一通保存完好的历史名碑,为我省发现的魏碑之冠,是临猗县博物馆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2.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新发现三件北朝石刻造像碑,均镌刻造像记,其中两件北魏造像碑纪年明确,为景明三年(502)和神龟元年(518),景明三年碑为目前泾川所见纪年造像最早者。另有一件无纪年造像碑,推测为北周时期。从造像题材和造像特征来看,北魏造像碑受到了云冈石窟和关中地区造像风格的影响,为考察泾川乃至陇东地区造像演变提供了新材料。造像记表明,三件造像碑由梁氏家族供养或由梁氏作为结社首领参与造像,供养人族属反映出当时泾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北魏《一千人为孝文帝造九级一躯》碑,1918年被《河朔访古新录》的作者顾(亠爕)光在河南汲县周湾村田间发现,并收录该书和《河朔新碑目》。碑在“文革”中被砸碎而荡然无存。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藏有1921年后拓本。高1.98,宽0.89米。首为弧形,下刻一龛,龛下刻阴文篆书“上为孝文皇帝造九级一躯。”碑文正书28行,行34字有界格。刻于北魏正始元年(504年)正月七日。碑文下端刻隋开皇五年(585年)游妙所刊的移碑记,正书28行,行9字。碑阴题名24列,能辨认的仅存10列,均为杨姓。因为该碑被发现时,它的下半部久埋地下,所以碑的上半部份多损泐,下半部份较清晰。《河朔访古新录》称为《比丘法稚与宗  相似文献   

14.
广元市豫剧团基建工地曾出土佛教石刻造像13尊,时间从北魏至唐代,其中北魏延昌三年造像、北周刘约造像碑对研究广元北朝石窟的分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81年,宁夏固原博物馆在宁夏固原县新集公社新集大队征集到一件北魏造像碑。  相似文献   

16.
<正>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扬州天宁寺山门殿后有乾隆《南巡记》碑,1.27×2.63米,长方形,周边有线雕的13条龙纹边框,其落款为乾隆御笔,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完成了六次南巡后,亲自撰文,亲自书翰,加之精美的雕刻,是十分难得的三绝碑,"文革"幸免于难,为扬州文化保留了浓重的一笔。其中最关键的观点是"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他一是从"敬天明理"的高度深刻阐述治水关系民命:"河工关系民命,未深知而谬定之庸碌者,唯遵旨而谬行之,其害可胜言哉,故予之迟之又迟者,以此而深惧予之子孙自以为是,而后之司河者之随声附和,而且牟利其间  相似文献   

17.
北齐洛阳平等寺造像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汉魏故城东300米,寺里碑村南(郑潼公路)120米处,有露出地面参差不齐的四通造像碑首,这便是北齐洛阳平等寺的文物遗迹。1963年,此碑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版四:1)。平等寺初建于北魏,历经北齐诸朝,是个著名的寺院。北齐高姓封建统治,仅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自文宣帝高洋始,笃信佛教,使得北魏末年洛阳城内外毁于兵燹的有些寺观,重加修葺,平等寺就是应运再兴者之一。数百年来,由于这四通碑被埋入地下而鲜为人知,就是近年来见著于介绍平等寺造像碑的材料,也都是语焉不详。1984  相似文献   

18.
麦积山石窟10号造像碑●项一峰麦积山石窟万佛洞(第133窟)10号造像碑,是北魏太和十年(486)至太和十八年或景明三年(502)所作,距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佛教碑刻造像中的艺术精品。造像碑通高136米,宽073米,厚010米,正面造...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耀县博物馆所藏魏文朗造像碑,为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所作,因其成于太武帝灭佛之前的北朝初期,而格外引人注目.更因融合佛教与道教于一碑,乃目前所知此类造像碑中最早者,并与北朝新天师道首领寇谦之创立道教尊神形象同为一年,从而堪称国中一绝.  相似文献   

20.
近日,南阳市博物馆在整理碑刻石碣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通珍贵的隋代造像碑。该碑是70年代末从社旗县青苔镇千佛寺旧址出土后征集入馆的,由于出土时已断裂为三截,入馆后未能及时拼合和考释,故未引起重视。 千佛寺,位于今社旗县青苔镇,其始建年代可上溯至北魏,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