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六朝瓦当已有零星出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才真正建立起六朝瓦当的学术体系。迄今,六朝瓦当已成为东亚地区多个国家考古学者关注的话题,其造型、类别、年代、特征、技艺、分区、分期、传播、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从而建构了一个跨文化的学术话语体系。总结六朝瓦当的发现和研究过程,有助于推动这...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区六朝瓦当可分蜀汉、西晋和东晋、南朝两个时段。前者有云纹、斜线纹瓦当,虽与曹魏、孙吴瓦当有一定共性,但差异更加明显,故以地方文化因素为主。后者有莲花纹和兽面纹瓦当,多有强烈的六朝文化特征。因四川地处以建康为中心的六朝文化圈的边缘,这两类瓦当仍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且兽面纹瓦当还受到北朝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南京等南方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深埋地下的六朝瓦当纷纷重见天日。这些瓦当的出土,对了解六朝瓦当的类型、时代特征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缘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南京六朝瓦当屡有新发现,瓦当类型主要有人面纹、云纹、兽面纹、莲云纹几类。  相似文献   

5.
南京出土六朝瓦当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南京六朝瓦当屡有新发现,瓦当类型主要有人面纹、云纹、兽面纹、莲云纹几类。  相似文献   

6.
近年随着湖北、重庆两省市三峡库区考古报告集的出版,大批新的瓦当资料面世。本文旨在对三峡库区所出汉六朝时期瓦当的分类和命名做出规范化的尝试,同时对相关的年代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六朝建康宫城(台城)的位置,廓清都城布局,自2001年5月起,南京市博物馆对珠江路以北以及大行宫地区的近20个地点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六朝时期的城墙、城壕、道路、砖井、房址、木桥等遗迹,并且出土大量文物。出土遗物中,仅各类瓦当就有近600件,依当面纹饰可分为云纹、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四大类。其中云纹瓦当、人面纹瓦当尽管数量相对较少,但时代跨度小,演变  相似文献   

8.
南京毗卢寺东出土的六朝时代瓷器和瓦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毗卢寺东一个灰坑中一批瓷器、板瓦、筒瓦、绳纹砖和瓦当,对研究六朝都城的物质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贺云翱 《考古与文物》2004,(4):60-65,72
兽面纹瓦当是南京出土的六朝时期重要的瓦当类型之一,笔者曾对它的造型、时代等做过初步的研究。近期以来,经过进一步的野外调查和对实物的排比,又有一些新的收获和体会,特撰成此文发表,以供同道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在南京雨花台区西营村清理了4座灰坑,出土一批六朝遗物,包括瓷器、陶器、筒瓦和瓦当等。根据遗物的用途,可分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两类。生活用具包括瓷器和陶器,以瓷器为大宗,瓷器以碗和罐的数量居多,还有盘、六足砚、盘口壶和长颈瓶等,而陶器数量较少,有盆、甑、瓮、帷帐座等。瓷器多施青绿或青黄釉,部分有冰裂纹,胎和釉结合紧密。依据器底和器壁纹饰的不同,文中把瓷碗分为四型;瓷罐有双系、四系和六系三类;瓷盘多饰有同心圆莲子的莲瓣纹。依据器形的特征和纹饰判断,这批瓷器的年代应为南朝晚期。建筑构件有筒瓦和瓦当两种,瓦当又分为莲花纹瓦当和兽面纹瓦当两类。莲花纹瓦当以细部纹饰的差异,可分四型,其中包含有复瓣(宝装)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仅发现1枚,兽面刻画比较抽象,装饰意味更浓。参照共出的瓷器年代,这批莲花纹瓦当具有比较典型的断代意义。该遗存对研究六朝都城的物质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徐州卫遗址位于徐州市中心彭城广场东侧,西距彭城路100米,北到大同街(图一),为明代徐州卫官署所在地。徐州市博物馆于2004年11月6日至2005年9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遗址文化层深约3米,厚约5米。从上至下依次为明代  相似文献   

12.
时间与空间是解读考古材料的基本概念,在魏晋南北朝考古研究中更有其特殊的内涵,如在墓葬的断代与分期、区域文化因素的分析、遗存属性探讨等方面,时空背景是对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也是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新近出版的《鄂城六朝墓》报告不仅充实了魏晋南北朝考古材料,而且对于魏晋南北朝考古研究中的时间与空间两个基本概念,也带来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西夏遗民余阙是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杰出代表。受到元代社会背景、文化熏陶以及文人交游等多维度因素影响,余阙在诗歌中表现出对魏晋六朝诗歌强烈的认同感,其诗承继魏晋风骨,规仿六朝风韵,熔炼吸收魏晋六朝诗人的作诗法度,吸纳意象和语言风格,在元代诗坛别具一格。论文详细探讨余阙对于魏晋六朝诗歌的多方面接受,楬橥余阙作为少数民族诗人在元代诗坛的重要意义,希望能为西夏文学研究,构建多民族文学交融的"中华文学史"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邓雁  费小路 《江汉考古》2012,(1):31-39,134,136
马鞍山钢铁总公司第二钢铁厂东晋谢沈家族墓群位于六朝墓地富集地马鞍山东麓,出土文物丰富,文物类别较多,时代特征明显,特别是M3出土的六面印,明确了墓主身份,为研究六朝时期文人学士和书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六朝瓷器在百济的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性质,从客观数量上看,不只是“职贡答礼”的结果,而且可能具有一种贸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铸钱工艺从先秦至六朝皆系范铸工艺,隋唐以后采用砂型铸钱并一直沿用至清代末年。在这两种工艺之中应当有一个技术过渡期,从目前田野考古发现的铸钱遗址看,这个过渡期应在六朝。对于批量铸钱而言,范铸法铸钱技术最高形式即为叠式浇铸,而叠铸技术水平最高者,莫过于萧梁时期的双面纹叠铸范,它不仅以省工省料见长,并且一套范一次浇铸的钱数可达到500枚左右,这是汉代叠铸钱工艺无法实现的。本工作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萧梁时期的无榫卯双面纹叠铸钱工艺的可操作性,力图阐明六朝萧梁时期铸钱工艺中制模制范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与汉代传统叠铸钱工艺的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17.
楚俑研究     
楚俑的造型、纵然单纯,却已饱蕴着弥漫于六朝的"秀骨像"的情趣,她已孕育着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美学风格,对中国造型艺术的进程,无疑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