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它不仅在五言律诗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同时在骈文方面更是技高一筹.他的骈文杰出代表是<滕王阁序>.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特色方面都显示出他的卓越才华,于典丽之间见真情,在整齐之中显变化,代表了唐朝骈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2.
王勃《滕王阁序》(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可说是一篇千古名,它使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李元婴于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在南昌所建的一座临江高阁穿越历史时空而名满天下。阁以传,自唐至今,滕王阁经历了29次重建,每次重建,《滕王阁序》都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撰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正月二十六日,同年上石立碑于晋祠唐叔虞祠前左西向,清乾隆时移基东侧南向。《晋祠铭》  相似文献   

4.
唐才子王勃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精美绝伦,文采辉耀古今。然千百年以来,对于王勃作序的年龄却争讼不休。序文中所提及的“童子”“、三尺”等概念极易使人误解王勃当时尚未成年,也就是“十三、四岁”。笔者试图从“童子与终童”、“三尺与职官”“、《滕王阁序》与《上百里昌言疏》等文章的前后相继性”三个角度来考证此序文作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王勃时年26岁。  相似文献   

5.
朱琳 《神州》2011,(7X):25-25,28
素来喜读《项脊轩志》,时时被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的亲人间的真情实意、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所感动,被淡泊宁静、安贫乐道的书生情怀所深深陶醉。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辑《凤台集序》是明初谢徽为著名诗人高启《凤台集》所作序文,此文不见于今存诸种高启诗文集,也向无研究者加以注意。它保存在明人朱存理《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一篇评论高启金陵时期诗歌作品的文字。本文认为此序真实可信,并通过对其内容的解析,揭示了此序对于高启诗学思想与创作研究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7.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5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戏剧等。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等。  相似文献   

8.
毛锜 《丝绸之路》2014,(5):60-62
由于有着生于斯、长于斯、啼于斯、歌于斯的总角记忆和缱绻乡情,我一直对抒写关中,特别是故乡渭北高原一带风土民俗的文字格外留意。自己也差强人意地写过一些。这大概也就是《左传》上所说的那种“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的情愫吧。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  韩钢 《炎黄春秋》2008,(12):61-63
齐燕铭同志的名字,我是上世纪40年代开始知道的。1943年,延安上演过一出京剧《逼上梁山》,演出很轰动,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剧本是中央党校的研究员杨绍萱写的,编剧和导演就是齐燕铭。毛泽东特地致信杨、齐,称赞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高度评价:“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这“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我那时在延安,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但不熟悉他本人。  相似文献   

10.
吴象 《炎黄春秋》2008,(4):63-64
《抹不掉的记忆》是《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年逾七旬时的精心之作。我同他一起做过农村调查,一起合写过文章,还曾在同一个机关工作过,是相识相交相知30年的老友。老友晚年出书,要我写序,尽管我年届八六,手脑不灵,执笔困难,还是不能推辞,也不该推辞的。  相似文献   

11.
张抗抗,女作家,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后从事专业创作,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是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的,但我更喜欢她记述自己心路历程的散文。张抗抗的散文通过对自然、生活的细腻刻画,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她的作品常常以一个智者的思维有意识地将自然作为载体,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散文《窗前的树》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12.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入港,次年赴台。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为史广超博士新著<<永乐大典>辑佚述稿>所作序,主要介绍该选题的考虑过程、写作追求和创新见解,并藉此评述前代古籍辑佚的成就得失,认为古籍数码化为现代学者从事古籍辑佚提供了新的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学术的规范,取得超过前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汉末以至魏晋 ,进入幽州的一部分乌桓自东向西 ,经桑乾河谷向代北地区浸润 ;停驻阴山的拓跋部自北向南进入代北 ,向东与乌桓靠近。拓跋、乌桓语言相同 ,文化相近。它们在此后近二百年中共生于代北地区 ,经过复杂的冲突与熔融 ,终于形成既有拓跋部落联盟组织力量 ,又有乌桓勇猛善战精神的富有活力的拓跋部 ,担当了结束十六国局面的历史任务。拓跋、乌桓共生并无充分资料足证。本文探微索隐 ,形成一种思路 ,为古史中各族融合提供一个供研究者参考的个案设想  相似文献   

15.
汉末以至魏晋 ,进入幽州的一部分乌桓自东向西 ,经桑乾河谷向代北地区浸润 ;停驻阴山的拓跋部自北向南进入代北 ,向东与乌桓靠近。拓跋、乌桓语言相同 ,文化相近。它们在此后近二百年中共生于代北地区 ,经过复杂的冲突与熔融 ,终于形成既有拓跋部落联盟组织力量 ,又有乌桓勇猛善战精神的富有活力的拓跋部 ,担当了结束十六国局面的历史任务。拓跋、乌桓共生并无充分资料足证。本文探微索隐 ,形成一种思路 ,为古史中各族融合提供一个供研究者参考的个案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