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全部无电人口用上电"的目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的任务。截止2015年年底,我国其他无电人口的省区通电任务已经完成。目前仅剩青海省,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藏区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差,施工任务艰巨。最后3.98万无电人口目前,我国仅剩青海省3.98万无电人口,集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6  相似文献   

2.
"人口红利"的消失,带来就业、养老金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今年年初,世界银行官员在《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报告会上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于2010年左右消失。年中,中国社科院也在《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指出,中国劳动力正在由过剩转向短缺,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将出现人口流动模型中著名的"刘易斯拐点"。那么"人口红利"的消失究竟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刘易斯拐点"会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转折吗?在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杨宜勇看来,这些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武生 《百年潮》2012,(7):41-43
正20世纪50年代,北大校长马寅初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得的重大成果。他撰写的《新人口论》一文,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典范之作。"新人口论"的提出为研究人口问题,马寅初曾多次去浙江调查,以掌握全省人口问题的详细资料。他还了解江西、山东等省的人口情况和问题。惊人的人口增长速度,使他深切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头等大事。他满怀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4.
论文基于历年马来西亚官方的统计数据,对当前"少子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描述;在人口转变理论框架下对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比重下降这一现象进行归因分析;并利用人口队列预测方法预测分析马来西亚中长期人口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由于较早开始人口转变进程,马来西亚华人具有低生育率、高老龄化程度等特征;人口转变进程中的族群"堕距",是当前华人人口比重下降的根本原因。伴随马来西亚各族群人口转变进程的推进,未来华人人口比例下降速度将逐步趋缓,但老龄化程度将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5.
常明 《神州》2013,(10):23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口的发展规划也在逐步改变,我们应该密切围绕全面实施"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分析当前形势,深化发展思路,明确重点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定信心,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只要坚定信心、目标  相似文献   

6.
叶翔凤 《沧桑》2008,(6):45-47
本文把人口发展置于科学发展观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阐述二者的关系,提出用科学的人口发展观指导解决现实人口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可持续发展,为试验区建设和发展减少阻力,提供动力,增强创新力。  相似文献   

7.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的17年时间里,党和政府已初步认识到人口问题的紧迫性,把控制人口数量的节育政策上升到国家计划和国策的高度,反映在人口控制方面,是人口出生率较前期的大幅度下降。由于种种原因,此期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俊莉  王慧  曹明明 《人文地理》2005,20(1):121-125
基于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对西安市80年代以来的人口分布变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形成"中心区人口减少、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外圈人口低速增长"的区域差异格局,90年代这种区域差异格局更明显。通过人口分布模型的回归拟合,尝试性预测了西安市未来人口分布的趋势。结果显示:2010年西安市人口分布的峰值将出现在距市中心约2.5km的城墙与二环线之间。最后探讨了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动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9.
马璐  张志斌 《人文地理》2015,30(6):132-137
文章运用2000年第五次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兰州市主城区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老龄人口增速快,各区增长差异显著,街区差距相对缓和;老龄人口比重呈圈层结构分布,街区间比重差异明显,老龄人口高密度街区范围扩大,空间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双中心"结构;高龄老人增速快,老龄人口性别比下降,空巢家庭日益增加,老年抚养负担加重。其形成机制主要缘于历史沿革、社会发展、人口生育政策以及人口迁移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史志》2007,(6):34-34
<正>五常,黑龙江省的农业、人口和资源大市。幅员面积7512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水稻生产五强县。自然概貌呈"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分布,资源优势明显。"十五"期间,五常市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古代城市的地理范围和城市人口构成,是历史城市人口必须先行解决的两大理论问题。本文提出用"城居人口"这一概念,来泛指历史城市全部人口,并以陕西县治城市为例,详细探讨清代陕西县治城市人口的一般构成,认为其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支俸人口、赋役类人口、城防守兵以及包括宗教人士、乞丐、游民、罪犯等在内的其他人口,在给出检验、修正、估测这几类人口数量的基本方法和区间范围的基础上,构建了估算历史城市总人口的基本模式:Z_支+F_赋+C_兵=0.97X。  相似文献   

12.
洛阳,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素有"天下之中"、"三代之居"、最早农业经济发祥地等诸多美誉.也正因为其与众不同的历史地位,使其人口发展史格外引人瞩目.《洛阳市志·人口志》在谋篇布局上,以人口学基本原理及科学概念为依据,体现出篇目科学严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神州》2012,(13):14-16
在闽南地区,"陈林半天下"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闽南姓氏》调查数据显示,闽南目前共有700多个姓氏。其中,陈姓人口有数百万人,为闽南第一大姓氏;林姓人口也有数百万人,位居第二。据有关人士调查,闽南姓氏的来源主要是中原人口的三次大迁移。西晋年间有过"衣冠南渡"的历史,中原姓陈、林、王等望族为避战乱,带着家眷从  相似文献   

14.
<正>《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以"土著"和"移徙"区分古代居民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形式。其实,以长时段的历史视角观察,"土著"者也往往经历过"移徙"的过程。许多迹象表明,在交通条件似乎相当落后的上古时代,人口的流动曾经有惊人的幅度与规模。重庆地区位于南中国与北中国的交界地带,也是通常所说中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衔接区域的中点。由于特殊的区位形势和交通条件,自古以来,既是中国中、西部人口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亦是历史上中国人口由东向西迁徙中移民  相似文献   

15.
<正>耿长锁是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人,曾被毛泽东称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1951年和1979年两次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饶阳县隶属于衡水市,历来是农业大县,现在全县30万人口中尚有26万农业人口。五公村古称敬信乡。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乡间的差距进一步凸显,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与"三农"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就是农业人口的转移。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7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由此可见,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当前中国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城址面积、城市繁荣程度可以看出,中山国灵寿都城的人口规模庞大。战国中山国的人口在100万左右,根据10%的城乡人口比例,可以推算出灵寿城人口规模的上限在10万人左右。灵寿城内居民的身份大体上可以分为官僚贵族、军队和平民。灵寿城内有"闾里"居民组织的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居民实行严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西汉是我国第一个长时间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各种规章制度趋于成熟的时期,它的历史经验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王朝,其中就包括西汉初期的人口政策。此外也要看到影响古代人口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汉代人口政策的负面影响,这一政策的弊端是不容置疑的。中国人口数量也就在"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下,反反复复的增长与减少。  相似文献   

19.
《环球人物》2012,(30):93
中国是世界上唯——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亿的国家。随着老年人口日益增多,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寻求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正成为大多数中老年人热衷的话题。半年前,65岁的王女士右手小指骨折,到医院做钢钉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辽朝控制下的人口总量是学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结论从不到230万到1000多万,相差四五倍之多,从早期至近期,估算的数字呈逐步增多的趋势。②本文试谈些个人的粗浅认识,以求正于学界先达诸君。辽朝控制下的人口可分为五个部分:五京州县人口、诸斡鲁朵人口、诸部族人口、属国属部人口以及僧尼、流民等不入籍人口。《辽史》卷四五《百官志》:"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就是包括前四个部分。有学者根据《辽史》卷三五《兵卫志》单列御帐亲军条,而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