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吴扬州曾一度置废古鄣郡 ①,前人在对三国疆域沿革的研究中于此均失考。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一七考有废云阳郡 ②,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卷七考有废临川郡 ③、废东安郡 ④、废彭泽郡 ⑤。钱大昕及吴增仅所考孙吴扬州四个废郡均见载于《三国志·吴志》 ,废古鄣郡未见载于《三国志》 ,故失考。《三国志》无地理志 ,孙吴废故鄣郡线索袅袅 ,然两宋地理总志及方志所引南朝地志述及古鄣郡灼灼分明 ,现勾沉于下。故鄣郡为吴景帝孙休析丹阳郡所置 ,《景定建康志》卷一五 :“永安中分溧水以北六县为丹杨郡 ,仍治建业。”又 ,同书卷二○考证云 :…  相似文献   

2.
<正>秦代的鄣郡实际名为"故鄣郡"这一观点,由辛德勇在《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一文中首次提出~((1)),后又在《所谓"天凤三年鄣郡都尉"砖铭文与秦"故鄣郡"的名称以及莽汉之际的年号问题(上)》中继续论述~((2))。但观其论证过程尚有缺环,特撰文加以辨证。《汉书·地理志》称某郡承自秦郡时,往往冠以"故秦"或"秦"的字样,但"丹扬郡,故鄣郡"之记载似不合这样体例。同时  相似文献   

3.
“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吴、淮南两地政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整。在吴地,徙汝南王为江都王,辖东阳郡及原鄣郡的北部数县,将原鄣郡的其余地区和会稽郡合并为新的会稽郡。在淮南地区,徙庐江王为衡山王,割其东南部置为新的庐江郡,将原来江南的庐江、豫章二郡合并为新的豫章郡。这次政区调整既是中央集权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东南地域政治地理格局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翟屯建 《安徽史学》2000,(3):35-37,71
一、三天子鄣与鄣郡 《山海经》载:“三天子鄣在闽西海北。”又曰:“浙江出三天子都,在蛮东,在闽西海北,入海,余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  相似文献   

5.
徐舸 《考古学报》2022,(3):305-328
<正>目次一考古发现与年代关系二类型学分析三文化的变迁四变迁的原因战国秦汉间的江东大致相当于秦会稽郡、鄣郡全境及庐江郡的东北一隅。本文拟由战国秦汉之际的墓葬材料入手,比较物质文化变迁模式在两地间的异同,并对这种异同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关于古朝鲜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些意见分歧 ,有人认为箕氏朝鲜西界从未越过今清川江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汉代的沃沮、东氵岁、高句丽及辽东其它古部族的先人在箕氏朝鲜强大时都应隶属其政权 ,古真番郡应在乐浪郡之北 ,其方位应在燕辽东郡的鄣塞之外、乐浪郡之北  相似文献   

7.
程亦胜 《东南文化》2006,(1):31-39,i0002
越国建都会稽之前的早期越国都邑在何地有说在诸暨,也有说在萧山。根据太湖南岸,尤其是安吉古城遗址及其周围的古墓群等考古调查资料,结合史书关于吴越两国疆界及吴越罸李、夫椒两次战争等相关史料研究分析,早期越国都邑应该在古钱塘江以北的太湖南岸,秦汉时期的鄣郡郡治所在地,今安吉古城。  相似文献   

8.
班固撰写《汉书·地理志》,其所据原始资料著录之秦郡数目远不止三十六个,然其泥于三十六之数,于是删减了若干郡目,以自圆其说。司马彪撰写《后汉书·郡国志》,亦知秦郡总数不止三十六,其去南海,进黔中、鄣郡,增秦郡目至三十七,正反映了司马彪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关于江苏建省的历史事件,至今尚无人撰写专文面世;而史籍记载,又属含糊不清,或纷纭不一。因此,对于地方史、志工作,就成了必须突破的第一道关口。为了适应当前地方史、地方志事业发展和深入的需要,笔者不惴浅陋,谨将近期所集材料缀连成文,甘为引玉之砖,求正于史、志学界的专家、学者。 一、江苏统部建置沿革述略 东临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南邻浙江的江苏省域,《禹贡》九州中为扬、徐、豫三州分属。西周至春秋战国期间,分属吴、楚、宋、鲁、越等国。秦分全国为三十六郡,苏、松、常、镇四府属会稽郡,江宁府属鄣郡,淮安、扬州二府属九江郡,徐州府属楚国。两汉,虽三经改置,秦本分属徐、扬二州辖治。三国时,孙权立国江东,以金陵为都,统辖江南;江北诸府,悉归曹魏。  相似文献   

10.
徽菜探源     
徽菜与徽文化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这一文化产生之时,即涵盖了徽州六县和浙江的建德、淳安、桐庐等区域及其周边.历史上,这些区域在春秋战国时同属吴越楚地,后在秦汉的会稽郡(后析出鄣郡)、汉的丹阳郡(后析出新都郡)、晋的新安郡时亦皆同治一地,都属于新安文化圈,而徽文化即发端于新安文化圈.自隋时设歙州,才将浙地析出分治,但此后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文化进一步融合,新安文化的"朋友圈"也在此时扩大了.宋设徽州府,行政区域的徽州和文化区域的徽州开始并行,而徽地与浙地这一传统地理区域的徽州至今仍地缘相通、人文相亲、礼俗相似、居民相徙、饮食相同.作为徽文化代表之一——徽菜,在地理区域上也包含于这一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丹阳郡在西汉至六朝之间的历史时期,逐步成为南方区域发展的中心地区。本文分两汉、六朝两个时期,从郡治迁移、辖县分布、郡县析置、户口增减、侨州郡县分布与设置等方面进行考察、辨析,基本釐清了丹阳郡的政区变迁与区域发展的主要情况。研究表明:(1)自汉武帝时改置丹阳郡以来,郡治先徙宛陵、东汉末年再迁建业,从此历六朝不改,丹阳郡成为六朝时期的"京邑首郡";(2)六朝时期是丹阳郡区域发展的重要时期,辖区变动也最为剧烈;一方面,人口增多,新县、新郡的析置频繁,辖区面积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北方侨民的两次大规模南迁,特别是东晋南朝以降,辖区内增置大量的侨州(郡、县),进一步促进了本区的区域开发与繁荣,丹阳郡的区域中心地位也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正>自秦设置钱唐县,至南朝梁、陈时升为郡,隋时废钱唐郡,建杭州郡,治余杭,后移治钱唐,改称余杭郡。唐时复名杭州。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成为吴越国首府,先后两次扩建,延续了隋唐以来城市发展的良好态势。到了南宋,更名临安,建都于此,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3.
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秦始皇二十六年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此三十六郡的名称,说者不一。九原郡是否在此三十六郡数中,也是历来争论的一个焦点。首创九原郡不在三十六郡之中的说法,始于全祖望。全祖望于《汉书地理志稽疑》中说:“<匈奴传>,赵有雁门、代郡、云中三郡以  相似文献   

14.
夫余是我国东北古民族之一,对夫余的研究尚有异说。本文认为对夫余的研究从秽开始,秽与貊连称始见于《诗·大雅·韩奕》。秽之古称为夷,秽是从夷中别出以义称秽。秽与貊有历史的融合过程,并发展为语言相同的语族。史书中称夫余者不同部,亦不同地。作者认为《后汉书·东夷传》的夫余在辽东郡北的鄣塞外;北夫余即北沃沮,在今图们江北至兴凯湖以及今延吉、和龙一带,属貊,亦称白民;东夫余即东沃沮,在今朝鲜咸镜道地;南夫余是就北夫余而言,指原北夫余南部之地与北夫余为同属。作者是从诸夫余之地望、社会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并认为在神话传说中保留氏族的真实,不能因为是神话而完全否定。  相似文献   

15.
<正> 杨宽先生撰《战国史》,其附录中所列《战国郡表》,谓魏国曾设置有河西、上郡、河东、方舆、大宋等五郡。河西为郡,所根据的是《史记》的《吴起传》和《匈奴传》。上郡为郡,所根据的是《韩非子·内储说上篇》和《史记·匈奴传》。方舆和大宋为郡,所根据的是《史记·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华阳国志》与考古发现墓葬分布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汉末西南地区的"汉夷"格局大体上是:蜀郡、犍为郡、广汉郡、巴西郡、梓潼郡、汉中郡,并巴郡、巴东郡的长江沿线,汉嘉郡东北部至东汉时已有大量汉族分布;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虽无大姓、士女记载,然为秦汉汉族移民重要区域,当以汉族为主;宕渠郡、巴郡和巴东郡的长江以北,并朱提郡、平夷郡、平乐郡、建宁郡、晋宁郡、夜郎郡地区,有较少数量的大姓、士女,这些区域不仅有大量"夷"的分布且体现为汉族聚居地区"汉夷共处"的格局;《华阳国志》余下区域,多只有局部且数量不多的大姓、士女、室墓、崖墓的分布,当是以"夷"为主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正> 《晋书》卷一五《地理志》:青州,统郡国六,为齐国、济南郡、乐安国、城阳郡、东莱国和长广郡。城阳郡下说:“汉置,属北海,自魏至晋分北海而立焉”。城阳郡既由北海郡分出,则北海郡当与城阳郡并置。齐国下又说:“秦置郡,汉以为国,景帝以为北海郡”,似当时的齐国即  相似文献   

18.
西汉上谷郡夷舆县地望从元代以来史学界一直存在分歧:一种意见以《辽史》为依据,认为在河北省怀安县南部;另一种意见以《水经注》为依据,认为在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本文在对历史文献的记载进行分析并结合考古调查资料后认为,西汉上谷郡夷舆县地望不在河北省怀安县,而是在北京市延庆县。  相似文献   

19.
郡县制度肇始于先秦,确立于秦代。检诸文献和出土资料,战国时期秦国所置郡能确定者为22郡,其他诸侯国能确定者为21郡,总共为43郡;战国时期秦国存疑17郡,扣除与其他诸侯国重叠者7郡,则战国时期全部诸侯国所置郡可达53郡。秦统一六国后,实行普遍的郡县制,"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此三十六郡,即是在战国各诸侯国所置郡的基础上重新规划、省并而成的。秦祚虽短,然有秦一代郡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有增减,前后出现之郡可达50个;不过,细绎史料,有秦一代郡之总数却大体维持在36个左右。明乎此,则班固《汉书·地理志》所述之秦汉郡国演变,可通可解矣。  相似文献   

20.
省郡指边郡的放弃,意味着行政体系在空间上的收缩;徙民则是指农耕居民向内地迁移,意味着农耕区的内缩;徙吏则体现了行政机构的撤销,意味着行政建制的部分省弃,与省郡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是有程度上的区别。一般来说,前者可以涵盖后两者,省郡的同时亦是徙吏民;但是后两者不等于前者,徙吏民并不代表省郡。笔者还指出东汉初年的省郡和徙吏民并非消极退让之举,而是保民安边之策,并为西北边防形势的好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