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它们同属人类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强势文化不断削弱弱势文化而急需保存我们文化多样性的形势下,加强二者的保护、传承和研究,特别是二者的结合研究,对保存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将更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俗类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河南省安阳市民间艺术博物馆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当下非遗保护展示在综合类博物馆中展示位置日益靠前的普遍现象,论述民俗类博物馆在非遗保护、研究、收藏、尤其是展示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区域形成于2500多年前,因此地"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又有当时吴、越两国在此进行"塘浦(溇港)圩田""省赋敛,劝农桑"。千百年来,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桑基鱼塘的出现无疑为当地创造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在漫长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其独特的地理地貌、生产方式、经济环境孕育、衍生出与这一农  相似文献   

4.
卞利 《民俗研究》2011,(4):63-65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普通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历久而弥新。它为某一地域民众所拥有和享用,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活,从人生仪礼到岁时节令,从衣食住行到内心世界,从丰富多彩的语言民俗到歌舞狂欢的民间游艺和竞技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民俗的范畴。民俗说到底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迭部属于青藏高原型游牧文化区域。目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主要是藏族以及门巴族和珞巴族。迭部是藏族聚居区,具有独特的藏传佛教的宗教地域文化。迭部民间工艺迭部境内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壁画、酥油花、木偶、泥塑、木刻等,而且主要集中于佛教寺院。壁画各佛教寺院经堂的内壁、  相似文献   

6.
黄平 《南方文物》2014,(4):204-205
<正>江西自古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早在商朝时期,江西就已进入青铜器时代,有着大量灿烂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根据2013年底统计,江西省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项(含扩展项目)、省级370项、市县级187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34名、省级314名、市县级1945名。民俗体育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以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1。民俗体育作为传统体育的一个分支,是以农业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层层梯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新化人民。新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几千年来这里的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山深处也有别样的人文风采。梅山文化艺术之乡"梅山"是湘中自古以来就存在并沿用至今的古地名,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梅山"的称谓,群山之中的先民们创造出独特的梅山文化。在新化这个"旧不与中国通"的封闭自守的山区,梅山先民与外部的文明一度交流甚少,因他们把生命和  相似文献   

8.
董媛媛 《文史月刊》2012,(Z3):250-250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人类口头的、无形的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承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一、现阶段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一)本科教育缺少相关专业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是本学科最为主要的两个专业,但目前该专业并没有纳  相似文献   

9.
民俗文物逐渐得到学界与社会的重视,但目前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类民俗文物,轻视非物质类民俗文物的倾向,而民俗文献尤不得重视。民俗文献类文物文化含量高,但容易流失,亟需保护。民俗文献类文物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记载民俗活动的文献,二是承担民俗功能的文献。本文以承担民俗功能的民俗文献之帖式为例,以见出这些文献所富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明结晶,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精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依托于物质载体。文化遗产兼具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因素: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互相作用。认清两种文化遗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纵览》2015,(12):15-17
<正>本文主要研究哲学视角下民俗,以及其表现形式民俗表演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过程分析,主要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其影响过程。在我国,民俗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分类而存在的,而民俗表演,作为民俗文化和民俗物质形态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展现形式,在发挥着消遣娱乐和教育学习作用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关民俗表演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有涉  相似文献   

12.
徐艺乙 《民俗研究》2007,1(3):68-86
过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造型不同、材质各异的器物默默地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平凡的器物与中国传  相似文献   

13.
何谓“民俗文物”,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恐怕是似是而非的,就是专业人员或许也很难从学科的角度进行解释。因为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物质文化研究中,民俗文物研究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然而,若是仅从字面上来理解,民俗文物与民俗学和文物学应该是有点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正UNESCO的几个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史,那时二战刚刚结束,UNESCO刚刚建立,我们认为不应该再有悲惨的战争。战争到来后,文化遗产可能会被破坏,成员国之间要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于是在1954年签订了旨在保护文化遗产的《海牙公约》,这是第一个从国际层面上推出的公约。  相似文献   

15.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两大组成部分,虽然二者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共同构成一个综合的文化空间。诸多学者对二者的关系都做过阐释和讨论,其中有些学者主观地割裂了二者的关系,过分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忽略了它们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紧密联系,这样不利于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本文试图探讨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及联系,提出整体性保护文化遗产的策略。这样才能有效保护文化的完整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转轨道。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91项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64项。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1219项。  相似文献   

17.
《山茶》2011,(2):32-33
刀杆节是傈僳族最富盛名的传统节日。每年二月初八这天,几十里内外的傈僳族人聚集起来.围着刀杆场中央明亮的火堆.跳起轻快的三弦舞。当场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红红的火炭时.“跳火海”开始:五个赤着双脚的傈僳汉子闯入火海.在里面不停地弹跳.急促的脚步踩起无数飞溅的火花。再迅速地手捧通红的火炭.在脸上和身上擦洗.然后又让火球在他们手中飞快地翻滚。直到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奄奄一息时方告结束。  相似文献   

18.
《山茶》2010,(1):26-26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遗产(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一般也称“无形遗产”,它含有一切通过模仿及其他方式口头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习惯、手工艺、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  相似文献   

20.
《山茶》2010,(7):36-36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