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7年8月,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与广州打捞局在南海川山群岛附近海域搜寻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林斯堡”号(Rimsberg)时,意外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1989年,该沉船被命名为“南海Ⅰ号”。“南海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按性质、任务、时间大致可分为早期发现阶段(1987-1989)-前期水下考古调查阶段(1999-2004)-整体打捞阶段(2002-2007)-“水晶宫”内试发掘(2009、2011)-水晶宫内全面保护发掘(2013年后至今)等不同工作阶段。  相似文献   

2.
十年磨一剑,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在“南海Ⅰ号”发现之后的十余年里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水下考古设备还是水下考古人员专业都具备了进行近海海域大型考古发掘的能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文物局更是积极推进“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7年,在“南海1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从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属环。因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并有泥沙等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辩认定名“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清理金属环表面的凝结物,发现表面“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紧密,“鎏金”层致密完整,没有任何剥离锈蚀的迹象,且金层表面较粗糙。结台鎏金工艺特点和宋代运洋贸易的发展水平,可以判定该对金属环应为实金打造。  相似文献   

4.
80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宋代货船行至南海,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沉没,这就是“南海I号”。这艘沉船让宋代饮食文化的繁盛和铁锅的发展浮出了时光之海。考古队员在早期的水下探摸中,最先触碰到的器物之一,便是水底沉船货舱顶上的铁锅。在2014年、2015年遗址整体发掘中,“南海Ⅰ号”沉船遗址总共清理了一百多吨铁器,其中铁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2012年度全国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的学员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实习期间,在拆解一块凝结物的过程中,清理出了胶结在一起的四口铁锅,中间和口沿处还夹杂着几片瓷片。  相似文献   

5.
张玄微 《文物天地》2020,(2):113-114
“南海Ⅰ号”自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后,经多次发掘,出水大量精美瓷器,这些瓷器经海水长期浸泡,裹结有大量海盐,当瓷器被提取出水后,瓷器会逐渐失水干燥,盐分结晶,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波动变化,结晶的盐类会发生潮解——结晶的循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会造成文物本体的破坏,急需采取脱盐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黎丁 《沧桑》2013,(5):102-104
“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和发掘,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最为轰动的新闻事件之一,受到了举国关注。这是一次在世界考古领域都没有先例的创举,“南海一号”从发现到成功打捞再到入住海上丝路博物馆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拥有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这种整体打捞方式,堪称一次革命,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从1987年发现,到2007年成功打捞出水,“南海一号”的打捞耗时二十年,这个过程见证了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间人类在同自然的抗争中,并非是无往不胜的,付出重大牺牲代价后,在海洋中遗留了大量的痕迹——沉船。这些沉船分别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文明,探索研究内中的奥秘,是解决诸多古代问题锁匙之一。中国的近海海域是连接中国大陆与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南海Ⅰ号”的全面发掘工作启动,按照发掘计划,“南海Ⅰ号”的发掘釆用陆上发掘的模式进行,将水晶宫的海水排掉一部分,露出需要发掘的工作面,并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逐步降低水晶宫水位,使水位始终处于发掘面以下。发掘在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5月间进行,每年的5月至10月间暂停发掘。由于“南海Ⅰ号”船体被泥沙完全浸没包埋,一旦离开水体的“封护”作用,船体暴露于空气中,淤积的泥沙会逐渐干燥脱水.  相似文献   

9.
一“南海Ⅰ号”出水的石碇在“南海Ⅰ号”水下探摸中,潜水员在古船的船头位置发现一个巨大“石条”,将其打捞出水后判断,这块“石条”应该是属于“南海Ⅰ号”船锚的主要构件——石碇(图一)。该石旋长3米,近30厘米厚,重约几百千克,两头略窄,中部较宽,呈菱形,上面附着有贝类凝结物。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船锚应该为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锚。其实,在航海史上,船锚并不一直都是铁锚。在古代,最初的锚就是一块大石头,或是在篓筐中装满碎石,称为“碇”。  相似文献   

10.
“南海Ⅰ号”沉船于1987年夏天被偶然发现。此前,在历史上,渔民作业难免会出现在“南海I号”沉船海域,因此在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渔业工具,如渔网和网坠。渔网为尼龙绳网,有白色和绿色两种;网坠有石制、陶制、水泥混凝土制和铅制四种类型。石质渔网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的陕西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鱼钩、鱼叉和三百多个渔网坠,灰坑发现有鱼骨。  相似文献   

11.
整体提取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提取技术。讨论了整体提取的概念及使用条件,并从整体提取的不同方式、方法及使用的不同材料出发,介绍了基本提取法、套箱提取法、石膏提取法和聚氨酯泡沫提取法四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整体提取方法。总结了四种整体提取方法各自的特点,得出了土壤强度较好且文物体量较小时采用基本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好但文物体量较大时采用套箱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差但文物体量较小时采用石膏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差且文物体量较大时采用聚氨酯泡沫提取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救榜公司(Maritime Exploration&Recoveries PLC)在台山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莱茵堡号(RIJNSBURG)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古代沉船。198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正式开始对古沉船展开水下考古调查。中方队员张威下水采集回一些青白釉瓷片。通过这些瓷片,考古专家判断这是一艘宋元时期沉船,命名“南海Ⅰ号”沉船。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在"南澳Ⅰ号"沉船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发掘出水一件表面黏附石头、瓷器、铁器、铜器、木质的大凝结物。本工作通过分析检测、表面清理、整体循环喷淋脱盐、微生物防治、局部加固、展台制作等措施,实现了该凝结物的研究、整体保护与展示,为海洋出水凝结物的整体保护处理提供了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4.
海洋出水铜器及其合金表面常常会覆盖一层凝结物,掩盖器物原始表面。本文以"南澳I号"明代沉船出水的22件铜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方法分析表面凝结物成分,发现其主要是钙质凝结物,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机械法去除表面凝结物,为脱盐保护准备条件。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南海海域出水铜器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士松 《文物天地》2020,(2):99-105
自1987年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南海Ⅰ号”出水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一经发现,就被分门别类,公之于众。这些经分类的文物,为我们了解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贸易、技术、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那么,这些文物为什么可以被分类?有哪些分类原则和方法?又究竟进行了怎样的分类?本文主要从“南海Ⅰ号”1989-2004年调查报告和2014-2015年发掘报告等资料出发,在梳理文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南海I号”出水文物的分类方法与分类情况,以期条分缕析地了解“南海Ⅰ号”出水文物概况。  相似文献   

16.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又名南海Ⅰ号博物馆)是以“南海Ⅰ号”宋代沉船的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动态发掘的专题博物馆,被业界誉为世界三大沉船博物馆之一,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自2009年开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500万人次,围绕“在科学保护‘南海Ⅰ号’中加快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核心目标,持续推进“南海Ⅰ号”保护发掘、展示利用等工作,为“南海Ⅰ号”的重新启航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考环境监测开始,古发掘现场保护一件刚刚发现的胎体完全腐朽仅以土质为支撑的彩绘漆盘,从发掘现场的通过对该彩绘漆盘临时性保湿、整体提取以及提取后的一系列保护处理,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该漆盘的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使漆盘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中秋节是亲朋团圆庆贺的日子,尤其在外的游子,往往会在中秋节赶回家乡,与亲人共聚天伦。“南海Ⅰ号”这一艘远洋商船,如同宋代外出的游子,历经800多年的风雨,又回到了我们身边。本文结合“南海I号”有关的历史文物,述说宋代中秋有趣的民俗节庆。中秋节的源流中秋节,也有“八月会”“秋节”“八月节”等名称,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用现代化学分析手段来剖析“南海Ⅰ号”漆器的髹漆工艺,以“南海Ⅰ号”出水的3片不同髹漆工艺的漆片为例,采用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等科学测试仪器进行研究,从髹漆的层数、显色材料的成分、漆膜的成分、漆灰的结构和成分、胎体的结构等方面来深度剖析“南海Ⅰ号”出水漆器残片的结构及制作工艺。表面显微观察显示漆片花纹精致美观,细部处理到位;截面显微观察显示剔红样品共有9层,分别是外漆5层,内漆1层,内外漆灰各1层,胎体1层;剔犀样品共7层,分别是外漆3层,内漆1层,内外漆灰各1层,胎体1层;褐漆样品共6层,分别是外漆和内漆各1层,内外漆灰各1层,内漆灰中加杂1层编织物层,胎体1层。拉曼测试结果表明3块漆片中红色显色材料为朱砂(HgS),黄色显色材料为雌黄(As_(2)S_(3)),黑色显色材料为炭黑(C)。样品中内外漆灰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_(5)(PO_(4))_(3)(OH)]、石英(SiO_(2))和水合草酸钙[CaC_(2)O_(4)(H_(2)O)_(2.375)]等常见物质。漆膜的成分是生漆中添加了少量的石英颗粒,没有添加桐油作为助剂。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间,在同海洋的每一轮抗争中,人类都会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的沉船便是最直接的物证。沉船记录了南中国海从宋元明清以来一直作为连接中国大陆与外部世界重要通道的历史。1987年,位于广东阳江,台山交界的“南海1号”宋代沉盘的发现,可说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端的标志事件之一,此后20年间,它的高查和发掘,见证了水下考古学在中国的扎根、发芽、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了苏秉琦,俞伟超等老一辈考古家呕心沥血的开创之功、以张威为队长的中国水下考古队近20年的不辍努力。2002年以来,经过文物考古,水下工程、岩土力学、海洋打捞、海洋水文气象,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多次谨慎论证,“南海1号”终于在2007年以“整体打捞”的方式,高调出水,并落户于新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个事件也许还意味着,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已告别了初创时代,华丽前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