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展览     
《文物天地》2020,(1):128-129
沈阳:又见红山"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目前正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展览分为"生产与生活""祭祀与崇拜""以玉为葬""红山之路"四个单元,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246件,其中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48件,外借展品98件。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集中展示红山文化出土的精品文物。展期至2020年1月16日。杭州:海派书画家作品展2019年11月20日,"海上流韵——大运河(浙江)海派书画家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  相似文献   

2.
展览     
<正>首尔:古代佛教艺术展9月24日,"古代佛教艺术展"在韩国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中国、韩国、印度、日本等8个国家的佛教艺术精品210余件,其中中国参展展品97件(组)。展览以佛教雕刻为主题,整体分为"印度佛像""中国佛像""朝鲜半岛三国时代佛像""半跏思惟像的成立和展开"四部分,阐释佛教文化的内涵以及在亚洲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展期至11月1 5日。  相似文献   

3.
"黑石号"沉船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其中包括"盈"字款绿釉碗以及"进奉"款白釉绿彩盘各一件。这两件器物是由官方窑场或者官方组织民间窑场生产来进奉宫廷的。它们在出现于"黑石号"沉船上之前,可能先行抵达扬州,主要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被进奉入宫廷之后,因宫廷赏赐、贸易,甚至内库被劫掠等诸多原因散落至坊间,再流落至扬州;其二是并没有进入宫廷,而是作为贡奉的剩余品被售卖、集散于扬州。这两件瓷器从宫廷或者产地散落至扬州之后,再从扬州被运送至室利佛逝,然后被网罗至"黑石号"上。  相似文献   

4.
<正>元至清六百余年间,景德镇制瓷业一直有官、民窑之分。官窑拥有制瓷最好的原料、工匠、设备、技艺,不计工本的生产及严格的筛选以供皇宫贵族专用及外销。官窑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最终以国家形式的制度得以确定。官窑的制作生产一直以来都有严格的把关,清代"臧窑""郎窑""年窑""唐窑"均是在皇帝的直接授意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8,(10)
正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一块大黑礁石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因而得名"黑石号",船上装载的中国瓷器达67000多件。其中长沙窑瓷器就有56500余件,几乎涵盖了已知的长沙窑器物造型。"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多数收藏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2017年,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征集到162件(套)"黑石号"出水陶瓷器,种类丰富,品种繁多,涵盖了晚唐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广  相似文献   

6.
卫奇 《文物春秋》2010,(6):3-11,15
许家窑—侯家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旧石器制品3万多件,还有包括20多个种类的大量动物化石。依据地层古生物学判断,遗址的时代为晚更新世较早时期。遗址的考古遗物被确定为"许家窑文化",被置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发现的化石人类称之为"许家窑人",属于早期智人。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旧石器遗址中,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哺乳动物学信息含量无与伦比,在地层学的意义上,与"泥河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7.
正《贞石——南京栖霞地区历代碑刻集成》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7月9日在第十一届江苏书展上首发。全书分为"六朝""唐宋""明朝""清朝""民国"五章,共收录碑版、墓志、地券、摩崖题刻、造像记、砖铭等近300件计350幅拓片影印照,时间跨度自三国孙吴至民国近1700年,  相似文献   

8.
蔡波涛 《文物天地》2020,(3):108-116
一以往考古工作回顾萧窑,与寿州窑、繁昌窑并称为安徽的三大民窑。长期以来,由于考古工作开展不足,学术界对于萧窑的研究与认识,仍局限在较为粗略的层面。最早关于萧窑的发现,是1954年江苏省文管会在萧县白土镇征集到的一件瓷瓶,瓶上刻有"白土镇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菩萨花瓶一对供养本镇南寺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此后,陆续有学者为寻找和研究萧窑做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茜 《中国西藏》2020,(1):F0003-F0003
该展览分为"从须弥福寿至紫禁城""来自扎什伦布寺的艺术""六世班禅的遗珍"及"和善吉祥"四个主题。前三个主题为文物专展,展示了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及扎什伦布寺的珍贵文物280件,第四主题为文创展区。据悉,此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以历代班禅及宫廷佛教艺术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同时也是扎什伦布寺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寺院,进入博物馆,面向公众。  相似文献   

10.
李灶新 《华夏考古》2020,(2):114-123
广州是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兴王府所在地,自1995年以来,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出南汉国时期的宫殿和池苑等遗迹,出土大量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器,部分瓷器还刻写有"掌要局""要""女""卢""昌""官"等款识,内容涉及南汉宫殿、内廷官署、职官和皇帝宠臣等。这些瓷器既有五代越窑生产的秘色瓷,也有定窑和景德镇窑白瓷,还有南汉本地生产的青瓷等。这些瓷器为研究南汉宫廷用瓷来源,南汉与中原及吴越、南唐、闽等周边政权关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万元户""百万元户"是怎么叫出来的我叫郑举选,是汉正街开放时第一批办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最近一段时间,有两件大事让我感到又高兴又忙碌。第一件大事,我被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推荐为火炬手,参加北京残奥会的火炬传递。我作为武汉市40多万残疾人代表,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这是至高  相似文献   

12.
韩刚 《百年潮》2015,(3):72-73
毛泽东的书法在中共高层领导人中,无人能出其右。据官方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披露,1976年(1月9日—6月25日)毛泽东写出的批示有15件(《年谱》披露的有19件)。第一件是1月9日关于周恩来丧事报告的批阅文件,只有两个字:"同意"。最后一件是6月25日毛泽东与华国锋谈话时所写的纸条,也只有七个字:"国内问题要注意"。所有批件加在一起共19件,其中只批两个字的有9件,多是"同意"、"照办"、"可以"一类文字。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4月,在陈策将军诞辰120周年之际,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海南省档案局联合制作"陈策将军文物图片展",该展览共分三个部分:"追随中山,义胆忠心""英勇抗日,誉满海内外""重主广州,不幸辞世",全景式地介绍了独腿将军——陈策先生的传奇一生。展览中,2件陈策先生后人提供的文物格外引人注目:"受伤纪念"子弹项链和K.B.E.勋章。这2件文物见证了1941年12月8日至25日,香港沦陷时陈策将军惊心动魄的18天。陈策(1839—1949),原名明唐,字筹硕,1893年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今海南省文昌市沙港村)(图一)。陈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为修高速公路,在黄冈地区的浠水县窑家湾村发现了范铸遗址。经过调查发现,窑家湾遗址面积,约有2万平方米。在周围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调查发现了同时代、同性质的铸造作坊遗址3处,有的地方文化层的堆积厚度达10米多。发掘9个方后,取回各种陶范1万多件。从文化层的属性及共存物看,该遗址的时代应为北宋至明代中  相似文献   

15.
<正>元代白釉褐彩题字罐是鹤壁集瓷窑出土的一件精品,现存鹤壁市博物馆。罐高31.7厘米,口径17.3厘米,重6800克。唇口,下腹渐收,平底。外部通体施白釉,釉色纯白。器物自颈至底各绘粗细弦纹五周,将器身分为五段。肩部绘花卉和缠枝牡丹各一周,腹部有行文铭文二行二十八个字:"昨日西风澜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钓。紫袍不识蓑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流。"下部为底绘莲花瓣纹,内饰褐彩。众所周知,鹤壁集窑属磁州窑系,为民窑体系,因此鹤壁集窑的  相似文献   

16.
范淑英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3):30-44,108,109
自1945年梅原末治《唐镜大观》著录两面"永徽元年"铜镜以来,考古出土和文物征集发现多件带有"贞观元年""贞观十六年""永徽元年""上元二年""大和元年"等唐代年号的铜镜。这些铜镜因有明确的纪年,在唐代铜镜艺术研究中曾被作为标准器对待。但这些铜镜在造型、铭文书体、纹饰等方面,皆与唐代铜镜有异,而与宋代铜镜相合。本文对5种8件带有唐代年号的铜镜予以重新考察,认为它们与一般宋代的仿唐镜不同,一是没有铸镜作坊铭或是姓氏铭;二是铜质精良;三是花纹清晰。因此,这8件器物应为宋代铸造的仿唐镜。  相似文献   

17.
乐嘉 《风景名胜》2013,(5):166-167
联想到现实中,收入和容貌俱佳的"剩女"成堆,挑剔固然是她们的通病,但她们能够选择的优质单身男确实不多。其实女人才是真正处于"被挑选"的状态中。早期,常有人在网上说:"乐老师一说话,女嘉宾就把灯都灭了""感觉被灭灯的男嘉宾好惨""那帮女人嘴巴太毒了",  相似文献   

18.
<正>地点:中国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时间: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至二○一五年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花器材质众多,形制各异,包含"盆景"与"插花"两类器皿。盆景、插花可单独摆设,也可多件同列,还可结合其他材质的装饰物,透过花材、花器及装饰物的谐音转意,呈现如"玉堂富贵""事事如意"等寓意吉祥、祝福祈愿的花艺。明清皇室花器中,以当时制作的瓷器或珐琅器为主,古韵典雅,致美奇丽。此次展览以"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瓷质花器为重点,分"盆  相似文献   

19.
瓯窑是指分布于温州瓯江流域的青瓷窑址,也指古代瓯窑生产的青瓷瓷器,因瓯江和温州的简称"瓯"而得名。瓯窑创烧于东汉中晚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的青瓷窑口之一,是越窑系中一个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青瓷窑口,目前已知的古窑址就有200多处。古代瓯窑的窑火从东汉经三国吴、西晋、六朝一直连续燃烧到唐宋时期,薪火相传越千年,随着瓯江上游龙泉青瓷和相邻闽北黑釉建盏的异军突起而渐趋衰落。瓯窑之瓯,不但是地域学概念,而且也是我国古窑中唯一的器物学概念,即瓯器,其中包括饮茶之器(茶瓯)和饮酒之器(酒瓯)。唐宋时期的"茶瓯"曾在浙南闽北大放异彩,并与中国的茶文化和唐诗宋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侯家窑遗址指许家窑人文化遗址的74093地点,发现于1974年,后进行多次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石制品、动物化石上万件,是我们认识许家窑人及其文化的主要材料来源。为进一步了解侯家窑遗址区域的地质地貌及古人类文化遗存分布状况,解决围绕侯家窑遗址年代差距巨大的争议,2003年以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先后多次在遗址所在的泥河湾盆地西部地区开展地质地貌、旧石器专题调查,确认遗址所在的梨益沟发育了三级阶地,侯家窑遗址即埋藏于梨益沟的第三级阶地内。调查的同时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5处,将该区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数量增加至18处,依据盆地内第四纪地质地貌演化史及相关测年结果,这些遗址的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末期至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