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Ⅰ号”在1987年发现后,经过多次的考古工作,发现出水出土的船载文物以瓷器、铁器为大宗。其他质地的文物,石器较少,且有大量晚期的渔网网坠石混杂。但其中有部分石质文物比较特殊,本文将介绍其中两种以供赏析。一“南海Ⅰ号”出水的试金石试金石,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可用来鉴别黄金的石块,矿物学名称为碧玄岩。用作试金石的石块大都是致密坚硬的黑色硅质岩,如硅质板岩、燧石岩等。现多用其引申义,指检验某物的检验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段开展的水下考古:在福建平潭发现了装载五代越窑青瓷的沉船遗址;在福建连江、莆田、龙海、平潭、漳浦等海域发现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沉船遗址;对广东"南海Ⅰ号"和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等宋代沉船遗址、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遗址以及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遗址等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这些水下考古工作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对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达顺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2):49-64+131-132
宋元“广东罐”,一般指四耳酱釉大罐,肩部耳间多戳印方框文字或花卉纹等,在中国南海海域沉船遗址及其周边国家地区的贸易港口遗址等普遍发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学者近年有关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而广东本省对其研究却并不充分。随着近年来“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成果的刊布,研究者确认了该船载有“广东罐”。同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顺着“南海Ⅰ号”和南越国宫署宋代地层及遗迹相关线索,重新开展佛山南海地区窑址的调查,对期间发现的几处窑炉暴露迹象进行了小面积的抢救性发掘,并在各处遗址地表采集了大量文物标本,结合往年的相关工作成果,初步厘清了佛山地区几个著名窑址的概念及其内涵。此外,考察团队还尝试在窑址周边开展一些人类学调研,整理出对本土宗族溯源、开村历史、烧窑传说等方面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南海Ⅰ号”是目前为止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发现的年代较早、体量巨大、船体及货物等文物信息保存相对完整的沉船,出土了大量德化窑等各类外销瓷。从德化窑外销瓷在“南海Ⅰ号”的出土情况可知其在南宋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立足“南海Ⅰ号”考古发现,从出土德化窑外销瓷的胎、釉、装饰技法、装烧方法等方面探讨其工艺特征,并从造型特点、包装方式、墨书题记现象等方面探讨其贸易属性。  相似文献   

5.
80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宋代货船行至南海,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沉没,这就是“南海I号”。这艘沉船让宋代饮食文化的繁盛和铁锅的发展浮出了时光之海。考古队员在早期的水下探摸中,最先触碰到的器物之一,便是水底沉船货舱顶上的铁锅。在2014年、2015年遗址整体发掘中,“南海Ⅰ号”沉船遗址总共清理了一百多吨铁器,其中铁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2012年度全国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的学员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实习期间,在拆解一块凝结物的过程中,清理出了胶结在一起的四口铁锅,中间和口沿处还夹杂着几片瓷片。  相似文献   

6.
石磊 《文物春秋》2004,(1):68-68,78
<正> 燕下都遗址不仅出土有大量古代货币,还有大量钱范出土,其中以西贯城村9号遗址西汉早期地层中出土的两块“半两”钱范较为重要。下而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海域发现的古沉船,编号为“南海一号”,船上主要载有我国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四个窑系的瓷器。“沉船海域处于从番禺、阳江、徐闻、合浦经南海通向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在这条航线上,发现阳江溪头北寮宋元文化遗址,据专家考证,是宋元时期的中转港及货物集散港。由此说明阳江在秦汉时期是这条航线的补给港,在宋元时期是中转港。“阳江地处从古番禺(广州)至徐闻港的中间地带,海岸线曲折,长230公里,有海陵、南鹏、大镬、二镬等诸多岛屿,由东到西分布有20多个天然港湾和10多个大小渔港,如大澳、东平、三丫、北津、丰头、溪头、闸坡、双鱼、北额等。”这些港口,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8.
昌邑历史悠久,是东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商周时期,昌邑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为齐国盐文化的源头之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昌邑市北部沿海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盐业遗址。为进一步了解昌邑盐业遗址的性质与文化内涵,昌邑市博物馆从2009年起先后开展了昌邑盐业遗址考古调查、火道廒里盐业遗址群唐央一号盐业遗址发掘、东利渔盐业遗址群鄑邑故城盐业遗址发掘、昌邑古代盐业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四个项目,陆续发现大型盐业遗址、建筑遗迹、陶窑、灰坑、沟、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战国及汉代瓦当、筒瓦、板瓦等遗物,且出土的许多残板瓦上都盖有印章,现均藏于昌邑市博物馆。其中,盐业遗址古窑内出土的瓦当形制、纹饰,许多为首次发现,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广泛,风格独特,相当数量的瓦当取材现实、表现现实,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反映,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9.
该遗址位于东辽河沿岸,面积2万余平方米。1994年5月为配 合长平公路建设,在遗址中分两个区进行了考古发掘。Ⅰ区为金代遗存,共清理灰坑3 个,出土陶器有罐、盆、甑、瓮等,多泥质灰陶,还出有纺轮、网坠以及陶塑鸟、猪、狗等 动物饰品。Ⅱ区为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遗物主要为鬲、鼎、罐等,以夹砂褐陶居多。  相似文献   

10.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2004年春试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3月至6月,郑州大学考古系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登封南洼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与试掘,发现了一处二里头文化聚落。该聚落发现有灰沟、水井、灰坑和墓地等,出土了较为丰富的白陶遗存。其中,网坠形白陶器为首次发现,另有白陶鬹、爵、觚等。这些为深入探讨二里头文化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1980年6月,河北省赤城县东兴堡乡前孤山村放牧人在村东2里的永福禅寺遗址附近发现三处佛像、佛具窖藏。1号窖出土鎏金铜坐佛7尊、布袋僧一尊;2号窖出土鎏金铜舍利宝幢亭一座、菩萨2尊、立式罗汉6尊、韦驮、托塔天王各一尊、狻猊、孔、象各一件,另有真武神一尊、莲花座2件,还出土了铭为“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吉日造”的小铁钟一口,装在锡盒中的木印一方;3号窖出土的主要是僧房日常用具:掸瓶、茶瓶、药罐、笔筒等。同时在寺院遗址上发现“孤山永福禅林”碑一通。  相似文献   

12.
西汉骨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签是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骨片上刻写文字, 因其形状和刻文内容类似现在某些物品的标签, 故名。目前所见的几批骨签均出土于西汉长安故城中,最早见于1979-1980年发掘的武库第4 号建筑遗址,1985-1987年未央宫第3号建筑遗址发掘时大量出土,2002年试掘城墙西南角时又出土了2枚。  相似文献   

13.
金沙遗址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遗址、十二桥遗址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它可能是在三星堆遗址衰落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又一古蜀国政治、经济、化的中心。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是一个最为显的特征。这些玉器磨制精细、器形繁多:有玉琮、玉壁、凹刃玉凿形器、玉斧、玉钺、玉戈、玉凿、玉矛、玉人面、玉镯、玉贝及大量磨制过的“玉石器半成品”。这对研究金沙遗址出土玉器的制作技术、工艺流程及制玉工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底,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都区文物管理所在对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竹园丽都”撤迁安置小区工地的考古勘探中,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忠义遗址发现的遗迹现象有灰坑、墓葬和房址三类,并出土大量的陶片及少量磨制石器。陶片以素面居多,可辨器型主要有绳纹花边口沿罐、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领罐、宽沿平底尊等,这些器型均为宝墩文化的典型器物,其文化内涵当宝墩文化范畴。通过器物的类型学分析对比,该遗址的相对年代在宝墩文化二、三期之间。  相似文献   

15.
林唐欧 《文物天地》2020,(2):122-125
“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从发现、整体打捞、室内发掘运用了很多具有创新的方法,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一项凝聚现代科技和现代考古理念的工程。“南海Ⅰ号”于2013年12月开始实施全面保护发掘工作,在博物馆封闭的水晶宫内进行。沉船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量丰富而多样,除了大量的陶瓷外,还有金属器、凝结物、船体本身等。而在考古发掘现场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资料记录、数据釆集等问题,为更好收集“南海Ⅰ号”最原始的数据资料,为其量身定制了室外无法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石家河文化玉器最早是在50年代发现的。195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天门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发掘时,出土石家河文化玉器44件,种类有人头像、蝉、龙形环、凤形环、璜和管等。1981年荆州博物馆在钟祥六合遗址清理了25座瓮棺葬,发现多数瓮棺中都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玉器及玉料残片,总数达20件,种类有人头像、蝉、璜、玦、管、笄、坠和纺轮等。1988年和1989年,石家河考古队在天门石家河肖家屋脊遗址的发掘中,出土玉器99件和大量的玉片以及边角废料,绝大多数玉器出自瓮棺葬中,少数出自文化层  相似文献   

17.
城坝遗址在商周时期为巴人分支賨人的都城“賨城”,秦灭巴蜀后于此建宕渠县。2005年3月至6月我们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有木椁墓、土坑竖穴墓、灰沟、井、灰坑等大量的遗迹现象;同时出土有大量的铜器、漆器、铁器、陶器等。这次发掘和调查,首次揭露出遗址内存在着连续性清晰的文化层叠压关系;也证实了城坝遗址在汉代及更早时期存在过大型城址的史料记载是可信的。为进一步研究城坝遗址和巴人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物,揭示了古蜀化的灿烂,遗址时代约相当于商周时期。其中有一些形制较为特别的器物,如玉“牌形器”。中对此作了探讨和比较研究,认为玉“牌形器”应为眼形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水下考古自1986年筹备开展以来,开展了“南海Ⅰ号”、西沙群岛、崖门内海沉船遗址以及其它一些小型水下考古遗址的勘探和发掘工作,建立了中国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广东省水下考古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对推动全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偃师二里头遗址兽纹铜牌考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即夏之王都,二里头一、二、三、四期都是夏文化。这是自“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随着对二里头等相关城址的新的发现与研究,学术界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丰富的二里头类型遗物中,有一种用绿松石镶嵌的兽纹铜牌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