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漫话折扇与中日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折扇,又称聚头扇、蝙蝠扇、折叠扇、撒扇,在暑气逼人的夏日,深为人们所欢迎。然而,关于折扇的来历,至今仍众说纷纭。其实,小小折扇,倒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曾有一种说法,认为折扇中国古已有之。最早持此说者为元末明初的胡三省。因《南齐书》中有褚渊"以腰扇障目"之句,  相似文献   

2.
刘士刚 《收藏家》2005,(8):31-37
折扇原称折叠扇,又称聚头扇。文献记载宋时由朝鲜传入我国,当时就有在折扇上作画的记载了。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中说到:“马远竹鹤,桂花二册,本是一折叠扇两面,与今折叠扇式无异”,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折扇实物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件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所画的大型折扇。据徐邦达先生考证,目前所见出于书画家之手的折扇实物也在明代,  相似文献   

3.
折扇原称折叠扇,又称聚头扇。文献记载宋时由朝鲜传入我国,当时就有在折扇上作画的记载了。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中说到:“马远竹鹤、桂花二册,本是一折叠扇两面,与今折叠扇式无异”,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折扇实物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件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所画的大型折扇。据徐邦达先生考证,目前所见最早出于书画家之手的折扇实物也在明代,是由吴门派书画家沈周、吴宽等人创作的作品。在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书画家们竞相在扇面上献艺,留下了无数精品。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清宫折扇,大多是清宫廷画家或王公大臣、皇子、皇帝们的书画扇。另一种是用料、做工都非  相似文献   

4.
清宫藏成扇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 《收藏家》2013,(12):53-58
扇子,古有"箑"、"翣"及"便面"等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漫长的岁月,扇子历经了不断演变、创新与完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扇子有不同的分类法,按形制来分,可分为折叠的折扇及不可折叠的平扇;按材质来分,可分为纨扇(团扇)、竹扇、羽扇、蒲扇、麦秆扇、象牙扇等;按地区来分,可分为川扇、杭扇、潮州扇等。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成扇类文物近万件,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清宫旧藏。清宫成扇品类繁多,囊括了其时成扇的主要品种,这些成扇以折扇和团扇(纨扇)为主,质地有纸、绢、绸、缎、纱、缂丝等,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5.
每当盛夏酷暑,人们轻摇折扇纳凉的时候,又怎能想到,这小小纸扇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一个历史见证呢。 我国原有的扇子本是团扇,但据宋人江少虞《皇朝类苑》称,“熙宁末,余游相国寺,见卖日本国扇者”。他细详描述日本扇系“琴漆柄,以鸦青纸,如饼揲为旋风扇”。扇面上“淡粉画平远山水,薄傅以  相似文献   

6.
明代的折扇     
《文物》1979,(7)
夏令炎热,扇为人们纳凉时必备之物。我国所产之扇,种类甚多;有竹扇,羽扇、葵扇、骨扇、纸扇、纨扇、折扇等等,不仅经济实用,而且精巧雅致,与书画美术和戏曲表演还有着血肉般的联系,一向是销路广远,驰名中外,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一种手工艺品。我国制扇历史的渊源甚古。古书的记载有"黄帝作五明扇"说(参见明王三聘:《古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7,(4)
<正>这是一柄纵11.8、宽0.9、展开约18厘米的袖珍型小折扇。折起来比一只雪茄还小,展开来也只有手掌般大小。其扇骨以黄竹为之,大骨与扇面相连部分镂雕连续的梅花图案;素骨部分为抹圆工艺——合拢后扇柄手执部分呈圆柱体,"和尚头"则饰玳瑁并卯接。此扇做工极考究,古玩行习惯称之为"造办处工",即出身于显赫的清宫造办处。折扇正面为一幅水墨山水画,显然是秉承"四王"一脉,惟勾勒渲染极精细。  相似文献   

8.
<正>明清时期,南京和苏州、杭州、荣昌四地是折扇的主要产地,很多文人学者赞曰“南京折扇名天下”[1]“吾乡造作,折纸扇骨素有盛名”[2]。清代盛期,南京生产的折扇曾列入常贡,远呈皇宫,这些足见其不俗的品质和地位。如今,苏州檀香扇、杭州王星记扇、四川龚扇、荣昌折扇等制扇技艺相继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南京的“金陵折扇制作技艺”作为江苏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仍需加强价值挖掘和保护传承,通过守正创新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亮出这一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05,(12)
北京诚轩拍卖公司首次拍卖总成交额即达1.6858亿余元人民币。李可染的《烟江夕照图》以154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李可染作品成交记录新高;罗中立《夏风》以178.2万元人民币,创下罗中立作品拍卖成交最高记录;周春芽《黑根一家——男主人和女主人》也以77万元人民币,创下周春芽作品最高成交记录;刘炜《不要脸》是以45.1万元人民币,创下刘炜作品拍卖最高记录。善哉扇斋——黄天才藏扇专拍成交额达2254.8万,是估价的近7倍,并达到100%成交率。全场成交最高的拍品是明末王建章的《双面画扇》,从77万元成交。另一把折扇双面分别为徐悲鸿《牧笛》、谭延…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贡扇”的传入到明清文人随身之物,折扇经历了从舶来品到中国化的历程。文人画家对其娱乐性审美功能的发现和拓展,是开启这一进程的动力之源。在经历了明代审美的洗礼后,这一外来的艺术终于蜕变出我国折扇绘画的成熟面貌,并走向兴盛。  相似文献   

11.
明代周藩王府宗室墓葬位于禹州、开封、郑州、荥阳等地.由于缺乏保护,长久以来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这些墓葬的相关资料逐渐减少.通过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对明代周藩亲、郡王墓的保存状况、分布、墓区制度、影响墓址选择的因素、埋葬制度等方面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琴  刘仕毅 《收藏家》2012,(7):6-12
上世纪50至70年代,成都地区发掘了一批明代墓葬,主要包括城东净居寺、胜利公社、前进机器厂.城南红牌楼、衣冠庙;城西三座坟;城北白马寺、五块石等地区发掘的明代墓葬。从墓葬中出土的墓志或者买地券来看,墓主大多是明蜀王府太监,有些墓葬还有准确纪年。  相似文献   

13.
明渤泥国王墓位于南京市南郊石子岗,山东德州北郊亦有苏禄国王墓,两墓皆按明代藩王墓规制营建,风格亦相似。两墓与明代藩王墓、明品官墓地在形制、石雕等方面进行比较后可以得出几点认识:明朝对渤泥国王的隆重安葬证明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渤泥国与明王朝的关系有宗主国和藩属国的色彩;从渤泥国王墓的石像生的风格可推断其作用及雕刻艺术水平与前代相比稍逊。  相似文献   

14.
霍华 《东南文化》2011,(1):86-95
南京地区分布有明初功臣墓及其后代墓葬区,出土了不少重要洪武瓷.研究表明,家族墓中出土瓷器的品种与墓主的经历有关,贵族墓的瓷质随葬品种类依时间从梅瓶变化至罐,明代早期龙泉窑和磁州窑在全国瓷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贵族墓出土的瓷器一般都是民窑器.  相似文献   

15.
湖北襄阳岗心与八亩坡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ee ancient graveyards at Gangxin, Bamupo and Paomagang graveyard in Xiangyang city were excavated from May to July in 2000. The excavation was done to cooperat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Xiang-Jing Highway. Fifteen tombs dated from Song to Ming and Qing Dynasty were unearthed, including small-scale brick-chambered tombs with earth pits, pit tombs and relocated tombs. Asmall quantity of burial objects such as copper cash, copper and jade hairpins are unearthed too. These tombs bear some unique features in forms and burial customs. The excavation will be helpful to the research on historical archaeology of Hubei province.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嘉兴博物馆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李家坟抢救性清理了一处明代墓葬,获得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尤以丝织品最具特色,为研究江南地区明代的墓葬形式、丝织、社会生活和家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纵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发展,其规模、结构、雕刻均有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对昭穆制的遵循从严格走向了松散。腰坑葬俗是宋元明时期播州境内比较盛行的丧葬习俗,墓志亦是播州杨氏礼制遵循和身份等级体现的一个方面。墓前神道或拜台有自南宋中期的繁复到宋元明之交的简单到明末又归于复杂的发展轨迹,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墓葬装饰自内向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淮安楚州翔宇花园明清墓葬群是一处大型的古代墓地,墓葬时代早晚不一,墓地中出现了排列有序、长幼关系清楚的明代家族墓。此批墓葬随葬器物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这对研究明清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掘了荥阳市薛村遗址,发现了二里头文化晚期至二里岗上层时期聚落一处及其大量的相关遗迹。汉代以后,遗址所在地沦变为墓地,以汉唐墓葬为主,兼有金、元、明等各时代数量不等墓葬。为研究夏商文化和汉唐及其以后墓葬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0.
陈斐蓉 《收藏家》2012,(8):37-42
三清初画坛以"四王"成为正统派,他们继承董其昌衣钵,讲究笔墨技巧。其中王的"虞山派",王原祁的"娄东派"声势最为显著,从之者众。此外"四僧"及"新安派"、"金陵画派"也各具风采。清中期以扬州地区的"扬州画派"影响最大,他们追求个性解放,革新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