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疆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迫切性,特殊性.转变政府职能,使其真正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服务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关键.调动边疆民族地区农民的积极性,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服务落脚点在"供给",并非是一个农村公共服务完整的有序循环,并没有从系统的高度,以整体的思维,以全局的视角来进行科学化、制度性、长远性的战略安排,与严格意义上的协同治理本质要求还未能实现耦合,与协同治理内在含义尚存差异。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政治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以及协同治理系统内部因子等多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农村公共服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应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价值导向机制建构、主体培育机制建构、保障支撑机制建构和绩效评估机制建构。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区村级组织及其公共服务供给(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洛 《中国西藏》2005,(1):22-25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仍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这就意味着西藏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诸如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益设施以及医疗,教育等全部或部分地依赖村级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因此,完善村级组织、提高其公共服务的效能对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现实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琪 《神州》2013,(15):220-221
加快农村社会的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离不开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由于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固有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共性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历史变迁、了解现实中各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关系、供给现状以及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5.
西藏农区村级组织及其公共服务供给(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洛 《中国西藏》2005,(3):18-21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仍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这就意味着西藏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诸如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益设施以及医疗、教育等都全部或部分地依赖村级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因此,完善村级组织、提高其公共服务的效能对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现实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5,(2)
乡镇是政府指导农业、管理农村、服务农民的直接载体,上联国家下接乡村社会,其公共服务能力决定着政府公共服务最终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青海藏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与快速提高的公共产品供给和农牧民与日俱增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事多人少造成工作的被动应付,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服务合力,干部思想情绪波动造成干部服务群众主观能动性趋弱。要提高乡镇公共服务能力,就必须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岗位,按编补充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7.
扎洛 《中国西藏》2005,(2):21-25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仍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这就意味着西藏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诸如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益设施以及医疗、教育等部全部或部分地依赖村级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因此.完善村级组织、提高其公共服务的技能对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现实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青 《攀登》2013,(3):83-87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民这个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研究。为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探讨影响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因素。当前,地方政府应针对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针对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着重在公共服务的回应体制、评价体制、监管体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责任纠错机制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适应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居住区内公共空间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骁 《旅游纵览》2013,(4):305-306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居住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休闲娱乐,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公共空间的建设主要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和设置。本文就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和政治两大因素,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为此,我国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全面转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逐步实现农村...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大致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初创阶段(1949~1957年),这一时期的工作尚处于探索与酝酿阶段,政策内容多以口号性的方式出现在领导讲话中,且带有浓厚的军事化色彩;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6年),由于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曲折性;严重破坏阶段(1967~1977年),该时期涉及成型的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文件较少,部分政策还带有浓厚的"口号"、  相似文献   

12.
徐鑫 《区域治理》2022,(12):216-220
随着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发展,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已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的文化需求,亟需通过数字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探讨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契合性,提出促进新时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三条优化路径:一是秉持"以...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公共服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化的关系,缓解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直面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优化对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省样本地市的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及居民满意度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权重,构造重要性与满意度矩阵等方法,本文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体服务、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苏北地区的城乡差异较大,苏中和苏南地区较小;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总体好于农村;城市与农村各类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显著,尤其表现在文体服务与公共服务设施上;多数地市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度偏低。针对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Q市为例,从公共服务满意度视角探讨城市空间正义问题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城市存在公共服务视野下明显的空间不正义问题,临近省市政府能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而区政府并不显著,且远离政府权力中心的边缘地带更加严重。不过,这种空间不正义问题更多源自省市政府权力的空间资源配置失衡,区政府没有足够话语权;主要在市辖区层面,街道尺度并不显著。受制于公共产品属性不同,不同公共服务的空间不正义问题有明显差异,弱排他性或弱竞争性的问题较小。另外,权力空间化通过公共产品配置数量和质量影响空间不正义问题,且质量层面远大于数量层面。新时代城市要从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入手实现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16.
徐颖 《黑龙江史志》2011,(15):18+25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档案信息服务,对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档案馆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进程,建设公共档案馆、提高公共档案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  相似文献   

17.
王登嵘 《人文地理》2005,20(6):92-97,33
传统上,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按照城市用地结构的等级序列自上而下集中配置。新时期,公共服务设施的准公共物品化、多元化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范围经济的出现以及信息网络和快速交通技术的发展动摇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传统理论基础,使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摆脱中心城市而分散配置于其他周边地区。论文以佛山高明区为例,具体探讨了如何自下而上将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于次级组团城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梁景宇 《风景名胜》2021,(7):0050-00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营造健康、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各地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彬  韩增林  马慧强 《人文地理》2015,30(3):111-117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从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和信息服务7个方面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3-2011年辽宁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并以此为变量,利用差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对辽宁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差异的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辽宁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整体为上升的趋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规模特征,沈阳市和大连市两极突出;2003-2011辽宁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区域差异总体扩大的基础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且以文化服务、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的差异为主;空间上,公共服务质量空间提升极化作用不断增强,表现为不断向"沈阳-大连、盘锦-本溪"的"十字"轴线紧靠。  相似文献   

20.
王野秋 《沧桑》2011,(1):202-203
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是中国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新的发展战略,是改善农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部分。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措施,它们可以发展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使其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伴随着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农村服务的支持大幅度增加,农村服务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中国巨大的地区间收入差距,也使政府在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