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读者:《我眼中的风景之最》是我们为读者准备的一个新栏目,这是第一期,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我们十分期待您的支持,恭候您的来稿。最漂亮的“蘑菇”——雪乡雪蘑菇在东北黑龙江一个叫雪乡的地方,我看到了最漂亮的蘑菇——雪蘑菇。雪乡的名字在地图册上是无法找到的,这个据说是中国降雪量最大的地方“真名”叫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境内。在这莽  相似文献   

2.
《东南文化》2003,(8):65-69
画家于志学,他出生于我国东北,长大于北国,他是雪乡的主人,作为一个冰雪画家,他是得天独厚。但是这还仅仅是客观条件还必须具有画家自己的决心与要求。1980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要在大自然中,陶冶我的思想,锻炼我的技巧,丰富我的幻觉,纯正我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雪乡,其实谈不上是一个正式的名称,它本是牡丹江双峰林场里的一个小村落。游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只消听说你是从南方专程来赏雪,热心的东北大哥大姐都会不余遗力地推荐:"看雪景可真得要上雪乡瞅瞅去,雪质好粘度高,风景贼棒!"  相似文献   

4.
白雪  晓琳 《风景名胜》2010,(2):18-18
冬天的北方,是冰的天地、雪的世界,也是冰雪旅游的黄金季节。当年,我在唱“巍巍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时,就对歌中唱到的大兴安岭充满着神秘的向往。今天,我终于踏上了寻梦之路——背上简单的行囊向雪乡大兴安岭进发。  相似文献   

5.
当“闯关东”作为几代人的情结将要被记忆尘封的时候.“振兴东北”让东北又一次光鲜地站在了世人面前。山东人是“闯关东”的主力军。那这些移民到东北的山东人现在怎么样了呢?为此,我特意走访了三个东北的山东屯。  相似文献   

6.
宋涛 《世界》2013,(4):166-169
一直以来,北方极长的冬季让我终日徘徊在“想去哪儿”和“能去哪儿”之间。直到顶着茫茫白雪北上,踏着西口锣鼓点归来,才意识到已经是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惊蛰乍现,是到尝鲜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7.
三、北方圈及毛皮—黄沙白雪之路 什么是北方圈?学术界没有一致公认的、确切的界定。实际上人们一直在使用这一辞语。习惯地说,是指北欧、北亚和北美。中国的北方,则是指西北、华北和东北。在这个圈内有着一定的文化、经济、历史和地理的联系。在古代,这个圈内也存在着一条交通路线,可称之为毛皮之路,即黄沙白雪之路。所以,北方圈是一个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和经济的综合性的概念。试从以下各点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8.
暮春吟雪     
古诗云:“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秋饮黄菊酒,冬吟白雪诗。”可是,癸未年暮春,我亲身经历了“昨日畅游芳草地,今朝笑吟白雪诗”的情景,故欣然记之:今年桃月下浣,一日清晨,我换衣鞋,准备到田间、河边感受春天生命的气息。早饭不久,刮起冷风,“山雨欲来”,不宜外出,踌躇之际,似乎传来鹧鸪的忠告,勒住脚步。观察天气,浮云连绵起伏,像海上重重冰山;又像大海滔天巨浪,向西卷来。忽而,这冰山和巨浪组合成琼楼、玉宇、宫室、亭榭、孩童、老人、军阵、车马……真是变化无穷。到了傍晚,“黑云翻墨”,细雨沙沙。黄昏幕落,雨中加霰,瑟瑟不停,膏雨似乎沁…  相似文献   

9.
一、战略转移——到苏联去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那天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日本侵略军的斗争。到1937年“七·七”事变时,东北抗联已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在白山黑水、大小兴安岭广袤的土地上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入战争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经营。为了不断满足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急需,日本一方面对东北人民敲骨吸髓,聚敛可以搜刮到的一切财富,作为原始资本,投入到工业中去;另一方面从其国内向东北大量转移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设起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到了抗战末期,日本为躲避美国飞机轰炸,把一些要害的工业部门也转移到了东北。东北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任日本无代价、无限制地掠夺,东北大量青壮劳动力被驱之如牛马,不分昼夜的为侵略者“勤劳奉公”。在这种超常生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廖怀志 《黑龙江史志》2005,(10):52-52,45
张闻天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到延安后任马列学院院长.1946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到东北任合江省委书记,他爱人刘英同志也随同一起来到东北的佳木斯市.  相似文献   

12.
梦里雪乡     
<正>大雪覆盖的乡村,没有妖娆变幻的色彩,只用一种颜色俘获你的目光与心,让你恍然若梦。画面赏析摄影爱好者们都狂爱雪乡,正是因为这里有最纯净的色彩和最自然的线条。作品《梦里雪乡》拍摄的就是雪乡的晨景。  相似文献   

13.
吴铁城是国民党的一代元老。抗战时期,他曾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旬在当时的知识青年中广泛流传的话,而“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危机”更是成为传颂一时、流行全国的名言。  相似文献   

14.
兀惹丛考     
兀惹是古代黑龙江流域一个著名的民族,他来源于隋唐时的黑水靺鞨,活跃于辽金两代的政治舞台上;元明时进行了数次分化、迁徙,一直是东北大地上一个十分活跃的民族。辽代,兀惹人主要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辽圣宗时一部分兀惹人被辽的统治者迁居到松花江上游“鸭子、混同两水间”,金以后大部分融合到汉族和女真族中去了。留居在原住地的称为“兀的改”(乌第改)。元代改称“斡者”、“斡拙”、“吾者”,明代称“兀者”、“兀狄哈”;大约元末明  相似文献   

15.
吴铁城是国民党的一代元老。抗战时期,他曾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旬在当时的知识青年中广泛流传的话,而“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危机”更是成为传颂一时、流行全国的名言。  相似文献   

16.
14年抗战,九一八事变是毫无疑义的起点。在这历史的起点,中共是当事各方都没有忽视的重要存在。实际上,当时日本利用一切机会强调中国共产党这一因素在东北问题复杂性中的地位。当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派员到东北实地考察时,日方以当地“土匪”有受共产党“策动之虞”,配置装甲车,作为国联专列的“先导”,①以作微妙的提醒。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东北叛党投敌集团”,是“文化大革命”中阴谋家康生一伙炮制的一桩假案。康生一伙为打倒一批原籍东北的党、政、军领导干部,蓄意把“七七”抗战之前成立的中共外围组织──东北救亡总会,颠倒黑白地诋毁为“东北帮”、“东北叛党投敌集团”。原总会领导成员,都被打成叛党投敌分子,不少人被迫害致死。1967年4月29日被逼服药自杀身亡的原中央调查部常务副部长邹大鹏,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我曾长期在邹大鹏同志领导下工作,我愿意将我所知道的关于康生炮制“东北叛党投敌集团”和邹大鹏之死的一些情况,作简要回顾,以示对老领导邹…  相似文献   

18.
孙瑜 《抗日战争研究》2023,(2):128-138+160
战后日本右翼分子推出“满洲国兴亡”三部曲,提出“建设东北论”。该谬论称: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是“解放”东北民族,建立“理想国家”,实现“经济繁荣”,“完备”工业体系,“奠定”东北发展基础。实际上,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是压榨东北人民,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人肉开采”,用人命换经济;打断东北正常的工业化进程,建立畸形的工业体系;消耗大量资源,严重破坏东北的生态环境。日本殖民统治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后续发展。“建设东北论”传递错误的史实和史观,误导日本民众,催生了中国的“精日”分子,在中日两国都产生消极影响。揭示这种错误论调的来龙去脉、历史根源、社会影响,有助于两国人民客观认识近代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和侵略活动,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19.
温泉,自古就和奇松、怪石、云海、冬雪并称为“黄山五绝”。到了黄山,不能不看“黄山五绝”,不能不泡黄山温泉。近年来。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夏游黄山,畅快流汗之后再泡泡温泉。别提有多舒服了。可是在飘着白雪的冬天,一边赏黄山雪景一边泡温泉,这还是近两年才有的事。  相似文献   

20.
1952年1月27日,鞍山市委书记杨春茂和东北局党校教务长萧一平联合用“东北一党员”的署名,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是由当时兼任全国增产节约运动委员会主任,负责“三反”、“五反”的薄一波转的,主要内容是:“一波同志转亲爱的毛主席:今将我所知东北贪污、浪费及官僚主义的点滴情况报告于你。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