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1年冬,江西清江博物馆在官塘张家收集了两件景德镇官窑的佳品万历青花云龙海水寿字坛(图一)。一件高52、口径28.5、腹径48.5、底径31.5厘米;一件高50.4、口径27.1、腹径48、底径31厘米。两件造型、纹样大体一致,平口,折沿,短颈,溜肩,鼓腹,下腹微敛,平底内凹约1厘米。胎骨坚硬,底部粗厚。全器内外施白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绵阳市中区刘家农民修房取土时,挖出一铜盆,内盛7件瓷器,其中青瓷2件,白瓷1件,青白瓷(即影青瓷)4件。 铜盆,侈口、深腹、平底,壁极薄,锈甚,口沿部分残。口径22、底径11.8、高9.5厘米。 瓷器7件,分四式。 Ⅰ式4件,青白瓷碗,侈口,斜直腹,小平底,器内外均施釉,砂底。釉色白中泛青,内腹壁模印一圈云雾纹和潮水纹。口径16.8,底径3.8,高5.6厘米。(图1) Ⅱ式1件,青瓷碗,侈口,浅腹,腹微折,圈足,通体施满釉,釉色闪青,外壁饰  相似文献   

3.
章丘市东平陵故城位于济南市东郊30公里处,济青公路北侧。遗址长、宽各1900米,面积361万平方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近年来城内出土了一批铜器,现将其中部分选述如下: 鉴 1件(标本ZD:01)。敛口,宽斜折沿,腹微鼓,腹部正中有五条凸棱,两侧有对称的二兽面铺首,平底。沿面上线刻一“刘”字,内底铸双鱼纹及“延平元年堂狼造作”铭文一行。口径44、底径27.2、高23.5厘米(图三:1;四:1)。盘 1件(标本ZD:02)。敞口,宽斜折沿,腹壁斜直,平底。沿面上线刻水鸟4只,沿下有两对称铺首。内底有双鱼和“大泉五十”钱币铸纹。外底中央一乳钉连接三条凸棱。口径42、底径36、高8厘米(图三:2;四:4)。  相似文献   

4.
1983年6月上旬,绍兴市南效金刚庙浙江涤纶厂基建工地出土了一批铜器。绍兴市文物部门闻讯后派人到现场调查,因坑壁破坏过甚,未能清理,坑底距地表深约2米,未见棺椁痕迹,填土全为疏松的黄褐色淤泥,因此,断定是1处窖藏。这批铜器计10件。铜洗 9件,分3式。 1式2件。侈口宽沿,下腹微鼓,平底,底部有一圈宽约2厘米的凸棱。一件口径38.4、高6.8厘米(图一)。别一件腹部置两对称兽形铺首,内底铸双鱼图案,中有直行铭文"富贵昌宜侯王"6字。口径30.4、高7.6厘米(图二:1)。Ⅱ式3件。均为侈口宽沿,斜腹,平底。  相似文献   

5.
寿县楚器中的“大(府贝)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12月初在广州,李学勤同志道及拙稿《关于寿县楚器》一文,嘱就其中涉及之"王子镐"铭文再写一点意见。因以管见所及,作抛砖引玉之谈。镐系素面,折腹平底,口微敛,四素纽衔环,无铺首。口径54.2、底径26.5、高25.3厘米(图一)。口外壁周沿横刻铭文十六字,曰:  相似文献   

6.
<正> 1989年秋,蔚县小五台山脚下西金河口村一农民在挖树坑时发现铜器三件,出土时扣置的铜盆内有链子壶一件,三足熏炉一件。周围无其它遗迹遗物,当为窖藏。随后送交蔚县博物馆收藏,现将其简介如下: 铜盆:一件。宽沿外折,被均分为八瓣花形,直弧腹,圆平底,高8.8,外口径45.7,内口径36,底径31.4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7.
三件光洁如镜的西汉银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1年6月,在河北省鹿泉市高庄村一座汉代王陵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汉文物,[1]其中有3件折腹银盆颇为引人注目。3件银盆造型相同,而大小、轻重不一。其中最大的一件口径31、底径15.7、高8厘米,重 1.15千克;最小的一件口径26、底径13.7、高6.5厘米,重0.85千克;另外一件口径26.5、底径14.5、高7.5厘米,重0.8千克。3件银盆均为扁圆形,直壁,折沿,折腹,小平底。通体光素无华,色白如玉,其较小的2件腹部錾刻“五官”二字,字体为篆体。 银盆铭文“五官”是汉代后宫的女官名称,是帝王侍妾。汉文帝始置时规定,女官从昭仪起分十四等,五官位于十二等,禄秩相当  相似文献   

8.
洛阳安乐宋代窖藏瓷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剑 《文物》1986,(12)
1978年3月,河南省洛阳市郊区安乐乡曙光村农民送交一批古代窖藏瓷器,共45件,分白瓷、青瓷和影青瓷三类。据报出土时重叠摆放在一起,同出的还有铜器等。白瓷碟 7件。6件沿口镶铜,宽沿外侈,平底。胎白,底无釉。口径8.4、底径5.3、高1.2厘米(图一)。1件器形与上基本相同,略大,胎灰白,白釉微泛黄,内底有五  相似文献   

9.
1992年6月,在新郑市城关周庄出土一件汉代铜■。通高53.5厘米,自下而上由釜、连接器、■和盖四部分组成。 釜口径26.7厘米,窄平折沿,沿宽0.8厘米;深腹,腹深15厘米,最大腹径在器身上部,腹下部内收聚成小平底,底径9.2厘米。 连接器短直领,斜肩,直壁。直领高2厘米,口径13厘米,口沿内卷。直领内套于瓶下部留足内。斜肩宽4.5厘米,铆有对称两铺首衔环耳。铺首面宽4厘米,环耳径3.4厘米。斜肩与直壁交接处内折有1.4厘米的斜面。直壁高5.5厘米,近口沿处微内敛,上有三孔均匀分布,孔径在0.2…  相似文献   

10.
1982年3月,岐山县博物馆在城关废品收购门市部废铜中拣收汉代量器铜鋗一件。直口沿,沿宽1.4厘米。平底。通高12、口径22.3、底径13.3厘米。腹壁外有凸起的带饰  相似文献   

11.
蒲江发现后蜀李才和北宋魏训买地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后蜀李才买地券,1977年9月於蒲江县东北乡干柏村9组一座砖室墓内出土。该墓为券拱单室,长2.5米,宽1米。砖全用黄泥粘接。墓内出土陶碗1件,白釉,饼足,底径6.2厘米,高5厘米,口径19厘米。陶碟1件,饼足,底径4厘米,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四系青瓷罐1件,通高29厘米,底径16.5厘米,口径12厘米。双耳青瓷罐1件,高10厘米,底径4厘米,口径5.5厘米。豆青瓷碗1件,饼足,底径7厘米,高8厘米,口径18.5厘米。  相似文献   

12.
黄秀纯  识丁 《收藏家》2007,(6):28-30
辽·白釉内管倒流葫芦瓶(图1)通高30、口径3.5、底径8.5、最大腹径20厘米。白色微黄瓷胎,白釉光亮,呈亚腰葫芦形,圈足平底。瓶内有一内管直通瓶底,是一件辽代白瓷精品。原带一骨质雕花瓶塞。原配“白釉高足杯”,口径8.5、底径4、高7.5厘米。瓷胎白釉,高足鼓腹,口部渐收。  相似文献   

13.
江苏吴县藏书公社出土宋代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5月,吴县藏书公社篁村林场职工在鹿山南坡造林时,发现一座宋墓。此墓已被破坏,形制不明。出土一批遗物,共29件,现介绍如下。月白釉冰裂纹瓷洗 1件。敞口,折沿,腹壁弧形,矮圈足。胎质细腻,底足露紫褐色胎,釉厚,莹亮如玉,有细冰裂纹。高3.3、口径11.3、底径6.2厘米(图一)。莲花纽影青瓷盖罐 1件。盖沿平折,盖心内凹,中饰莲花形小纽;罐为子母口,球腹,小平底。露胎处颜色洁白,釉色闪青,内含少量黑点,底部有支钉痕。通高8、盖径10、底径5.4厘米(图二)。影青瓷粉盒 2件。扁圆形,盖与盒上下套合,小平底。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泛青。一件高1.8、直径3.7厘米;一件高5.5、直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馆征集的文物中有6件带戳记的陶器,除1件出土于宜君县云梦乡园树村外,其余5件均出土于铜川市郊区城关地区。现简报如下: 灰陶罐敞口,平沿,长颈,平底,亚字带腹;肩、上腹各饰一匝宽凹弦纹,腹有“频字”戳记。通高18.2、口径10.2、底径9.3厘米(图一:1,拓片一:1)。灰陶甑敞口,卷平沿,沿下内收成弇,斜直腹,最大腹径在弇下,小平底,底有五个梅花形透气孔,孔径0.5厘米;弇下、上腹鼓出部饰一匝粗凹弦纹,内底边有“频  相似文献   

15.
登封阳城遗址出土的一批陶量,是研究战国量制极为重要的器物。可惜大多已残损,较完整的仅存三件:1.廪陶量:出自战国阳城建筑遗址方蓄水池内。量高11、2、口径15.5、底径15.2厘米(图一),容积1670毫升。器鼓腹、敛口、平底、口沿上平而有翟”阴文(图二)印三方,其中一方稍残。2.阳城陶量:(编号:冶T2、H11:2)高10.9、口径16.7、底径16.6厘米,容积1690毫升。器直腹平底,周身饰暗弦纹,口沿上  相似文献   

16.
1976年秋,平度市麻兰镇岔道口村农民在挖土时发现7件青铜器,现藏于平度市博物馆。下面将这批青铜器介绍如下。钫 2件,形制相同。无盖,方口,鼓腹,腹上部有铺首衔环一对,平底,圈足。一件口部残。口径8.7、底径10.5、高28.5厘米(图一)。另一件缺一耳环。口径11.3、底  相似文献   

17.
1978年4月,浙江省嵊泗县五龙乡发现一处窖藏,出土陶罐一个,内装铜质鹿纹带饰近百件。陶罐侈口,肩部有四桥形系,鼓腹,平底。胎较硬。高23.5、口径18.5、腹径17、底径9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18.
现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的青瓷谷仓罐是一件传世品,1956年征集,亦是青瓷堆塑系列中的精品. 这件青瓷谷仓罐通高50.5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6厘米.谷仓罐由罐体和圆形罐口上面的堆塑两部分组成.罐体的形制为圆口、折沿、溜肩、鼓腹、平底.罐体的最大腹径在肩部稍往下,最大腹径大于罐的口径.罐青灰胎,胎质坚硬,通体施艾青釉,釉色光洁透亮.该罐下腹部有修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2对4件清乾隆年制碧玉盘,现介绍如下。 1对圆形,侈口,宽平沿,平底,圈足。深碧色。外底均刻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内底均刻乾御制诗。其中一件(编号A)口径65.3、高9.6厘米。御制诗为:"玉盘博径得二尺,围六尺有五寸益。虚中盛水受一石,素质不雕其色碧。旁达孚尹琼华泽,葆光抚不留手迹。群玉之精出昆仑,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瑶池津,行觞介绍簠簋罇。尔时所御器今存,作镇西极永好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77,(12)
山西省襄汾县赵康公社北柴大队社员柴长发1975年在其院内挖红薯窖时,深挖至3米处发现了一个陶罐。罐内装有六件铜器: 匜形提梁锅一件。平底鼓腹,口沿外侈,向上折边,素面无纹饰。通高28.5(锅高9、梁高19.5)、口径21.8厘米。有流,流长9.5厘米。锅沿上特制三个铜纽,前二后一和梁相扣,成"丁"字形。锅底布满煤灰,当为实用器具(图二、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