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进芳 《攀登》2011,30(4):49-53
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对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以后的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择和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调整的结果,正确认识这一历程,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梅森 《沧桑》2011,(3):28-32,63
社会内容是地方志书需要记述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方志界对社会志有许多论述。本文认为,共同的探讨首先要有共同的前提,所以对研究中出现的"社会志"、"社会部类""、社会内容"需要统一予以界定,否则必然众说纷纭。"社会"概念有广狭之分,地方志书有省级志书、地市级志书、县级志书,大篇体、中篇体、小篇体之别。方志编纂学作为独立方志学科的组成,有自己的结构体系。社会内容在地方志书中,不可能也不应该按照社会学研究的框架去谋篇布局。实际上,社会内容在地方志书中的分散记述,或小集中大分散的记述,体现的是地方志书对自然、社会必须全面(而不是单项社会部分)记述的特征,是从全志出发,整体上反映各方面的社会内容。本文具体列示了社会内容在志书各门类的分布。文章结论是:社会内容的记述要从对社会内容时代特征的研究入手,地方志书要站在社会层面、社会发展变化的高度记"百业",从而从全志的整体上全面记述社会内容。对地方志书社会内容编纂正确的研究应该是,确定基本的符合时代、地情特征的框架后,要从社会变化看时代特征,从时代特征研究社会内容,从社会内容研究其在全书的布局,再对具体布局的社会内容站在整个社会层面去进行记述。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先形式再内容,先下载社会学的学科分类框架,然后让方志编纂"削足适履",让全志按照社会学的分类去编写。地方志要建立自己的学科,就必须有自己的体系,包括志书编纂体系。所以,我们的研究一定要立足编纂实践,不应该是他学科体系的机械移植。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重点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变迁三大部分。中国当代社会史应以剖析社会结构为基础,以论述社会建设为核心,以揭示社会生活变迁及其规律为目标。目前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面临种种难题。当下的首要任务是系统而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有关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资料。在研究中,力图把个案研究与社会整体研究结合起来;把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注意当代社会生活变革与政治变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尚的误区     
许德民 《世界》2006,(1):54-55
我们社会对公平的需求要远远急于对高尚的需求,我们对公平 的需求是对阳光和空气的需求,而对高尚的需求还是一种奢侈。没 有公平原则的高尚是虚伪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内容在地方志书中,不可能也不应该按照社会学研究的框架去谋篇布局。实际上,社会内容在地方志书中分散记述,或小集中大分散记述,体现的是地方志书对自然、社会必须全面(而不是单项社会部分)记述的特征,是从全志出发,整体上反映各方面的社会内容。社会内容的记述要在确定符合时代、地情特征的框架后,从社会变化看时代特征,从时代特征研究社会内容,从社会内容研究其在全书的布局,再站在整个社会层面对具体布局的社会内容进行记述。  相似文献   

6.
近500年特别是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处于急遽的历史变动进程之中,探寻转型与变动中的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奥秘自然成为社会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方向。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即围绕近50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变动主题,在社会结构的特征及其变迁、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城市社会结构、国家与社会结构变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力图再现50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图景,并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诚信缺失谈     
乐朋 《文史天地》2004,(12):1-1
当下诚信缺失,比比皆是。有首《“假”字歌》云:“……假广告坑了一批消费者,假证据放跑无数害群马,假‘打假’打草惊蛇,假‘追查’装聋作哑……这也有假,那也有假,哪里无假?爹都不准只有亲妈!”反倒是一些专门办假证件者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了“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承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点大多认为,社会中介组织是专业分工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指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成长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育、成长的过程。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指出了社会中介组织的某些特征,具有特定的启迪意义。但是,笔者认为,由于研究视角、时代条件的限制,这种观点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在本文中,笔者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互动,这一社会组织的内容和形式也将随之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的认识必须立足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这个大背景。  相似文献   

9.
我看社会管理的创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管理与保障人权近年党中央陆续提出若干以"社会"一词命题的执政理念与方略,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递进阶段或重心转换:一是2004年2月20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所作的讲话,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正式把构建社会  相似文献   

10.
罗兰·穆尼埃(Roland Mousnier,1907-1993)是20世纪法国富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巴黎,曾在高等实验研究院接受教育,并赴美国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1945年,穆尼埃的博士论文《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时代的官职买卖》通过答辩,两年后任教于斯特  相似文献   

11.
本侧重从反映地方特点和社会问题的角度,结合孝感市情提出编写社会志的初步构想,即设社会结构、社会民俗、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明等篇,篇下再设若干章节,反映社会的基本面貌。每篇按照“写什么、怎么写、注意什么”的思路展开,力求理论与编纂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城市社会文化观念变动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沛 《史学月刊》2001,1(4):117-123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地区,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民国的建立,尤其是新化运动的兴起,城市知识群体和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革;以性别平等观念和妇女解放为标志,平等自由的精神开始渗入到社会伦理观念之中;在生活习俗方面,社会风俗观念发生明显变化;反映市民阶层需求的大众化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小昀 《史学月刊》2004,26(2):108-115
社会流动可以改变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18世纪英国社会是一个易于伸缩的社会分层系统,通过社会流动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活力。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社会流动使英国各阶层连结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4.
张勇 《攀登》2005,24(12):27-29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化、有序化而叉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社会。所有成员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但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以维护真理、民主为原则,形成良好的秩序化环境。和谐社会,一定是具备了被大多数公民所认可的社会认同。反之,不具备社会认同的社会几乎不可能达到和谐的目标。具备了社会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就具备了最坚实的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红梅  王红艳 《神州》2012,(32):166-167
近代化是一种社会结构性变化,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经济结构。以小农家庭手工劳动的农业经济为主是中国立国的基本经济基础。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树立起来的肯定是尽如人知的中国式的政治和文化形态。到近代,突然产生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会必然会派生出新的政治和文化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程度即为中国近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外来的、新式的事物和固有的条件的结合程度。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近代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6.
徐庆 《神州》2013,(9):257-25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市场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作为维护社会公益主体,在探索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市场经济理论框架模式构建之下,得到较大发展。经济法在调整日益复杂化的经济关系时,其主体体系日益完善,并把社会组织纳入了其主体范围。同时,在十二五规划的号召之下,社会组织必将进一步发展。学术界对于社会组织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但是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就学界对于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现状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综述,以期对于我国社会组织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理响  於莉 《攀登》2005,24(5):15-17
政策和社会资本是良好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社会治理除了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功能外,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文章分析了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效率、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三个层面的关系,论述了合理、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本对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正:化解社会风险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宗田 《攀登》2006,25(2):96-99
科学认识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社会风险的深层次原因。社会公正的实现,既是化解社会风险的根本出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会学家们将社会一分为二成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前者是落后的、封闭的、静止的;而后者是先进的、开放的、流动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是显见而且多层次的,本文着重从社会交往的视角展现二者的不同。传统社会的社会交往是封闭式、依赖性、单一化的;而现代社会的社会交往则是开放式、自主性、多样化的。同时,社会交往与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辨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晓红 《攀登》2005,24(Z1):7-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枉会的内涵、现阶段社会运行中的社会风险以及和谐社会安全运行的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