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稚登撰<龙柏亭记>碑考录》一文(载《东南文化》1988年第3、4期合刊,下简称《考录》),对吴县阳山《龙柏亭记》碑的发现始末,碑文撰者王稚登的乡贯、出身及碑文所记明代万历乙巳年间吴中旱灾的史实均作了十分详细的考核。编者也认为:《考录》“披露了些许新材料。”(见该期“石刻研究”专栏《编后记》)。 《考录》一文,抑或是作者疏忽,持论多有误,略作辨正于下:  相似文献   

2.
《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一作《李太白故宅记》,原在四川江油县青莲镇西长庚寺,现已移置江油市内李白纪念馆。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将其收作附录。碑文作者为“宣德郎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杨遂”。杨  相似文献   

3.
李白一生写诗一千多首,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他在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只是书名被诗名所掩盖。众所周知,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是世人公认的李白传世唯一的书法真迹,是国家一级文物。而在山东济宁太白楼内馆藏的诸多刻石中,保存有1件镇馆之宝—“壮观”楷书石碑,相传亦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真迹。  相似文献   

4.
1972年,在河北南皮县张之洞旧宅发现一批玉器,现藏河北省博物馆。简介如下: 1、玉桃(2件):高13.5,宽12厘米,为青白玉圆雕而成。桃尖部位质地较好,白中泛青黄,细腻光洁,呈半透明油脂光泽。桃下端已近玉璞,玉质较差,然作者却巧妙地利用其苍黄浑浊的质感,分别琢磨成缠绕在桃子上的枝条和树叶。同时在桃子的正面和背面还浮雕出姿态各异的五只蝙蝠,从而使整体造型寓意为“五福捧寿”,呈现出一派祥和福寿之瑞气。另外,在玉桃背面,有一块桔红状色斑,为清代仿古玉之作旧痕迹,表现了时人崇尚古玉的风习。该作品玉料大,构图巧,在民间玉作中较为难得(图版一、1)。  相似文献   

5.
访红岩碑记     
“红岩碑”在一座巍然屹立的石岩断壁上,其字迹青红交错,非篆非籀,至今仍隐略可辨。对于这座石岩,远在明代中叶,就有一些神话般的传说了。如明弘治《贵州图经》永宁州山川志就这样记载着:“红崖山在州西北八十里,悬崖绝壑,壁立万切,推东面可登。顶上有韭、薤、桃、李、蔬果,但可取食;欲持归则迷失其道,若有神鬼阴护之者。山畔有洞,宽广若堂,深数十丈,中有杉木五片,不知何时所贮,其色如新。洞前有石人石马各一。近山居民间闻洞中有铜鼓之声,或崖上红光如火,则是年必有瘴厉。世传以为诸葛武侯驻兵息鼓之所。彝人每年一祭,…  相似文献   

6.
江边旧宅     
去郁达夫故居的路上,富阳的朋友在短信里说,故居就在郁达夫公园.我一听在公园,兴致不高了.这些年见过不少因人而名的公园,大同小异,风格雷同,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然而,等到了郁达夫公园,我改变了最初的看法,这里人少,清静,三三两两的闲人躺在连椅上乘凉,交谈,打发无聊的时光.  相似文献   

7.
空气里还残留着夜的气息,山坡上参差错落的房屋在黎明中刚刚露出剪影,我们的两辆越野车便离开普兰县城,沿孔雀河两岸,向东驶去。昨天晚上,听巴桑副县长说,在普兰境内发现一块刻有观音佛像的古碑。据当地群众讲,此碑非人工凿造,是天赐之物,尤其那观音佛像自然成形,被当地人  相似文献   

8.
昼锦堂记碑     
昼锦堂记碑红梅昼锦堂记碑,现立于安阳市东南营街韩倚词西庑内。原碑刻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三月十三日,不知何时毁于没地。元至元年间重刻。碑为圆首,通高273、宽121、厚27厘米。揩书18行,行39字。邵必篆额“昼锦堂记”四字,欧阳修撰文,蔡襄书...  相似文献   

9.
重建礼拜寺记碑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录文:重建礼拜寺记碑额篆书二行重建礼拜寺记大元至正二年普公奉命统领中山府兵马,甫一禩,士卒驯习,百废俱举。时天下晏然,乃谓众曰:今有司建学以祀先圣,殚厥职知所尊也,吾独无所尊乎,吾回回人拜天,其事也,不知此地亦有吾属而知所以拜天者乎。左右对以:回回之人遍天下,而此地尤多,朝夕亦不废礼,但府第之兑隅,有古刹寺一座,堂宇止三间,名为礼拜寺,乃教众前夕 拜  相似文献   

10.
(一)古代石刻和它们的拓本,究竟有哪些价值?据我粗浅的认识,主要的约有以下三个方面:石碑造形、雕琢、刻字方面的工艺美术的资料和借鉴价值;文词内容方面的历史、语言、文学的资料价值;文字、书法方面的文字史、书法史、书法艺术的资料和借鉴价值。当然不见得每件古代石刻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它们或者有此无彼,或者此多彼少,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项的价值,才会流传被人重视。至于著名的古代石刻,有些原石残毀不存,有些原石虽存而文字剥落不全,或字迹笔划失真,因此偶然保存下来的旧拓本,便更加被人重视了。刘熊碑是流传著名的汉碑之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已经记载,北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也都著录,南宋洪  相似文献   

11.
钮因莉 《收藏家》2022,(3):89-94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之所以特殊,除了因为这是少数民族征服中原的王朝,对中原文化的破坏前所未有;统治者推崇严厉的等级制度,对南人的压迫;统治时间相对不长等原因,造成了史料记载少,特别是元末十几年间,农民起义,战火纷飞,损毁多,遗留下来的史迹就更少。因此要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一般只能参考明代及以后的史料记载,但往往时过境迁,不那么准确。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2月10日,南京博物院在对一批旧藏墓志、碑刻的整理工作中清理出一块石碑,经过辨认是元末张吴政权的一块记铭碑,周身无雕饰,碑题篆额为"新建瓮城记铭"六字,全文如下:隆平府阊门,元设水陆二关。天佑三年十二月,本处守御总兵官武毅将军万户任士元,申禀中书平章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一同启奉:王令复造南北二关,重加备御,使职智谋深略。度量涵容,出足以振千里之威风,入则以布万民之德泽,三军整肃,一郡安居,保障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历史悠久,自汉代置县以来沿革代异,越西城几经迁修,至建国后保留下来的越西古城池,是明代嘉靖年间修筑的,其城墙外沿皆用石条砌成,坚固精美,周长约四华里,有石城之称。因形似龟状,又名“龟城”。 近年来,越西县文化馆发现了明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越西城记”碑。该碑高大,气势雄伟,圆首方趺,通高380厘米。碑首呈半圆形,底宽140厘米,高78厘米,厚35厘米。碑身长242厘米,宽128厘米,厚31厘米。碑身下有一楔子与碑座相连,碑座呈四方体,座高60厘米,长边178厘米,短边85厘米。碑额正中阳刻二行篆书“重修越  相似文献   

14.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现保存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为宁洱县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虽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但它承载着中国古老的盟誓文化信息,是云南边疆各民族团结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15.
宁可 《文物》1979,(12)
晋当利里社残碑,拓本石印见近人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1929年印行)。据载出于洛阳,出土情况不明;碑额及下部残缺,余存部分高建初尺二尺九寸,广二尺六寸五分;碑文中有"祚与晋隆"、"当利里社"等语,故定名如上。碑文为: □昔勾龙能平后土祀以为社列仙氏(?)能□(下缺) 焉春祈秋荐业隆于万叶声垂兮雅篇且□(下缺) 宇于是社正朱阐祖(?)奉神祇训咨三老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七真观蒙古中统三年(1262)《朝元观记》碑,记载了春秋时期"七茅真君"在茅谷升仙的典故。该碑是目前陇东南地区全真教龙门派传教活动的最早记载,碑文资料可补我国道教典籍中"秦州七真升仙"记载所缺,对研究天水道教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碑文中有关镇远军官员的记载,对研究金置镇远军节镇和蒙古沿置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碑(简称《郎君行记碑》),位于陕西乾陵陵园内。碑文刻在无字碑阳面正中(实为该碑上题刻),碑文四周以五至十公分宽的线刻蔓草花纹边拦构成一个圭额、长方形身的碑面;碑额阴刻篆书坚行汉文文字,“大金皇  相似文献   

18.
河南浚县造象碑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省浚县东六公里酸枣庙村,东北有座古庙,原名佛时寺,寺院里有几株酸枣树,人们都把这座庙宇称为酸枣庙。关于佛时寺的创建年月,从现存石碑上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南平市有一块南宋绍兴丁卯年(十七年,1147年)立的巨碑,碑身用黑砚石(产于福建将乐,俗称将乐石)雕就,高3.125、宽1.64米,下奠花岗石龟趺基座。碑额双行竖写篆书"南剑州重建州学记"8字。碑文真书28行,满行49字,全碑连额总共1115字。篆书婉丽,楷书严劲,刻工精谨,虽历800余年仍芒铩如新,全碑损泐仅17字,亦仍依稀可辨(见图)。北宋大规模兴学,始于庆历四年(1044年)。据《宋史·职官志》载:"仁宗庆历四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兴山县西北四十五里的白羊寨山顶,矗立着一块高4.88米、宽0.96米的"圣帝行宫之碑".这块石碑是大顺军后期的杰出将领李来亨树立的.李来亨(?-1664年),陕西清涧人,明末时期参加陕北农民起义军,为大顺军著名将领李锦(过)养子.1645年李自成牺牲后,李来亨同李锦、高一功等在洞庭湖滨与南明将领堵胤锡联合,从事抗清斗争,转战于湘、鄂、黔、桂等地,战绩卓著,被南明永历王朝晋爵为"临国公"(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二三《洪育鳌传》).李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