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元和 《收藏家》2023,(12):2-11
五台山南山寺始称万圣佑国寺,是元成宗为裕圣皇太后修建的皇家寺院,寺内主要建筑及造像均出自元代著名建筑及造像大师阿尼哥之手。南山寺极乐寺大雄宝殿现存世尊拈花及迦叶、阿难二弟子彩塑,为元代万圣佑国寺造像遗存,虽经后世多次补塑重装,但题材内容及样式风格仍保持元代基本面貌特征。世尊拈花之造像题材,与《金光明经》等数部护世佑国佛教经典均有较密切关系;世尊背光上由诸天构成的“天党护国”造像,则更确切地表达了创建此寺的主旨,即通过“由国弘经”和“万圣佑国”两个方面的“内外因缘和合”,达到“佑护世王”之目的。五台山南山寺极乐寺大殿中央佛坛现存造像,是研究认识有元一代皇家彩塑像设及寺院文化的罕见实物遗存。  相似文献   

2.
药山寺遗址位于湖南津市药山镇,距津市市区约30千米。调查探明现存文物遗迹主要分布在寺庙原址、和尚包以及啸峰周围。地层包含宋代至清代五个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存。在药山寺原址发现碑刻、石佛造像、柱础、香炉、莲花座、古树及有确切纪年宋"熙宁三年"石生台等遗物,印证了文献中关于药山寺的相关记载,为佛教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木门寺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寺前的两块大石上,一块大石俗称晒经石,一块大石称佛爷石。两块大石上共计有造像20余龛,造像虽保存不好,但题材还是比较丰富,开凿的时间也比较早,可能始于隋末唐初,是旺苍境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刻造像。  相似文献   

4.
曲阳修德寺遗址于1953—1954年出土2200余件北魏至隋唐时期石刻造像,其中有纪年刻铭的计247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今河北博物院。在对河北博物院收藏的28件典型纪年造像作重点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故宫已公布造像中88件有纪年者,按其造像风格分四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梳理了其艺术风格之演化规律,探讨了其风格来源、传播方向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2020年,甘肃泾川新发现3件北朝造像碑,造像大量装饰细密衣纹。细密衣纹是陕西关中地区及其附近以及甘肃东部地区佛教石刻造像的地方风格,泾川县有10件细密衣纹造像,其中4件纪年明确,结合附近地区发现的该类纪年造像,能够建立年代学框架,依据造像形制、造像题材和特征可将这批造像分为三期。  相似文献   

6.
刘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造像碑,清代金石著录对其多有介绍,但仅限于造像铭文,其精美的造像未有著录和专文介绍,不被世人关注。本文主要对刘碑寺造像碑的现状、造像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对造像题材、风格以及艺术成就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一河北出土的北朝隋唐石刻造像河北省历年出土的北朝隋唐时期石刻造像集中在河北中南部,以保定曲阳修德寺遗址、邢台南宫后底阁遗址、邯郸临漳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三处最为著称,此外石家庄灵寿幽居寺塔内北齐皇族赵郡王高睿造像亦是极为珍贵的图像资料(图一)。这四处出土石刻造像,纪年明确、时代连续、工艺精湛、数量众多,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河北地区佛教及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艺术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1976年11月,在隆化县征集到一批三尊金铜造像,其中一尊刻有铭文和明确纪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北魏较早时期有确切纪年的铜造像,对北魏时期金铜造像的分期、断代及定名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9.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新发现三件北朝石刻造像碑,均镌刻造像记,其中两件北魏造像碑纪年明确,为景明三年(502)和神龟元年(518),景明三年碑为目前泾川所见纪年造像最早者。另有一件无纪年造像碑,推测为北周时期。从造像题材和造像特征来看,北魏造像碑受到了云冈石窟和关中地区造像风格的影响,为考察泾川乃至陇东地区造像演变提供了新材料。造像记表明,三件造像碑由梁氏家族供养或由梁氏作为结社首领参与造像,供养人族属反映出当时泾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石造像重现人间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对自然历史来说不过是一刹那,但对人文历史来说,却是一段宝贵的时间。回顾三十年来,有关曲阳石造像的发掘简报早已刊行,本刊(总二期)亦曾登载《曲阳修德寺出土纪年造像的艺术风  相似文献   

11.
炳灵寺天桥是连接第169窟和172窟的古栈道,古人称为"仙阁"。北朝、唐、明等朝代时,天桥是畅通的,栈道崖壁外布满造像、壁画及石刻题记。清代战火后,现仅存部分残像,但这些造像的价值却不容忽视,它们是构成炳灵寺石窟艺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由于地处偏僻,过去鲜为人知。本文作者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6,(4)
正泾川出土的佛教造像数量较多,年代跨度较大,造像特征明显,其来源较为复杂,下面试做分析研究。一造像题材特征及年代判定此批造像有明确纪年的只有2件,分别为北周天和六年(571年)佛立像(2013JCGH1∶75)和隋开皇四年(584年)菩萨像(2013JCGH1∶208)。虽然大多造像无纪年,但整批造像特征相对鲜明,据题材内容、造像特征等,初步分为五期。第一期为北魏—西魏期,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段以背屏式造像、龛像为主,数量较  相似文献   

14.
上文村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盂县上文村南2.5公里的石佛山近山顶处。现存唐高宗时期摩崖造像13组24龛,以及题记十品。造像以单体佛造像为主。应当属于净土宗信仰的遗迹。该摩崖造像虽规模不大,但题记较多,特别是有明确纪年,非常珍贵,对唐代早期佛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东茌平出土的有明确纪年的唐代背屏式佛造像却有着鲜明的北朝及隋朝的雕刻风格及特征。这铺造像的出土,为研究初唐时期山东西部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 1964年1月,唐县寺城涧村出土了六朝以来石刻造像一批,计15件。这批石刻造像的特点是形体小,保存完好,一部造像的底座上刻有纪年铭款。1965年2月,在该处的不同坑位又出土了一批石刻造像,计12件,除了少量造像有铭款外,一般形体大,保存不佳。两批石刻造像计27件。原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根据这一发现线索,即派员对石像的出土地点,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确认造像出土地点系一古代寺院遗址,造像是由于某种原因,在当时寺院附近做有意识的埋藏。  相似文献   

17.
北周圆雕佛造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西安近郊陆续出土了几批北周佛教造像[1],因其造像保存完好、且有纪年,十分引人注目.这些纪年造像对北周造像的年代判定、特征研究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标尺.  相似文献   

18.
1953至1954年 ,河北省曲阳县修德寺遗址发掘出土一批北魏晚期至盛唐间的珍贵白石佛教造像2200余尊 ,其中纪年造像200多件[1]。在纪年造像中有两件造像铭文有“真王五年”字样。真王五年杨天仁等二百人造弥勒坐像(图一) ,头缺 ,残高33厘米。像身披袈裟 ,领口低垂 ,露系裙宽带。左手施与愿印 ,右手残 ,推测为无畏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袈裟及下著长裙前后分为三层满覆座前。身后背光上部残缺 ,分为内外二区 ,外区浅浮雕火焰纹 ,内区呈锯齿样。其造像风格基本与同遗址出土的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张开造弥勒坐像一致。像座刻发愿文 :“真王五…  相似文献   

19.
北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至清代的增修和扩建,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现就北朝时期的86个窟龛及造像特点略作浅析。  相似文献   

20.
1970年,郑州西郊自来水厂平整球场时,发现一批窖藏铜造像和一件鎏金铜造像。其中有确切纪年和铭文的七件,无纪年的四件。造像中最大的高43、最小的7.5厘米。按纪年顺序分别予以介绍:1、永安二年造释迦像(图一)造像通高7.5、宽3厘米。高肉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