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仲考论     
文章通过对有关铜器铭文的系联和分析,推定西周早中期铜器铭文中的"公仲"应为康、昭时人,系首任曾侯"南公"子,为第二代曾侯,还曾在王朝兼任职务。南方为其子,系昭、穆时人。  相似文献   

2.
任那考论     
4世纪初,日本开始向未整合进百济、新罗的弁韩诸部渗透,并将此地区称为"任那"。369年前后的任那诸国,其地东至今金海,西可能达今顺天,最北端约至今高灵,大体说,包括今庆尚南道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全罗南道、庆尚北道的部分地区。日本控制此区域,不仅阻碍了百济、新罗对三韩各部的整合进程,还成为其进一步向半岛北部进兵的基地。百济在与高句丽争夺带方郡故地失败后,转而与日本联合,但日本军队为南下的高句丽好太王击溃,百济被迫臣服高句丽;新罗迫于日本的压力,向高句丽求救,在击退日本军队后,高句丽驻兵新罗境内,至此,半岛内部形成以高句丽为主导的新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3.
润笔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笔考论朱国华范静哗古人也有类似今天稿费的东西,叫“润笔”。“润笔”一词最早见于《隋书·郑译传》,其文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郑译因支持隋文帝杨坚篡位有功,拜...  相似文献   

4.
两汉时期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将秦始皇塑造成无德暴君,致使后世统治者大多不祭祀秦始皇,不为其立庙。今在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秦始皇祠庙仅有十余处,即秦代"始皇极庙""寝庙";汉代"始皇祠""大禹/始皇庙";唐代"咸阳始皇庙";宋代"临潼始皇庙""绛县始皇庙""诸暨始皇庙""上虞始皇庙";元明清诸暨、上虞、海盐、象山、泰安、荣成、兴安等地秦始皇庙。这些秦始皇祠庙按地区及历史承袭关系大体可分为"会稽"和"琅琊"两派系,至今仅存威海荣成始皇庙。  相似文献   

5.
正湛若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成化二年(1466)生于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增城区新塘镇)沙贝村,自号甘泉,人称甘泉先生。又于各地建书院,许多名以甘泉。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载,嘉靖年间湛若水扬州考绩,早年学生葛涧等人在广储门外甘泉山下建行窝为讲道之所。"门人吕柟以湛公之号与山名不约而同,书‘甘泉’二字于门,又撰《甘泉行窝记》","通山朱廷立为巡盐御史,改名甘泉山书馆。"~([1])扬州有甘泉山,  相似文献   

6.
西夏后期,其东、南国土尽为金朝所围,粗略估计夏金疆界在两千里以上.学界未有夏金疆界的专门著述,因此很有必要理清夏金疆界的演变过程.拙文分西夏东北部的夏金疆界和南部的夏金疆界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敦煌遗书内保存的诗歌作品,按其时代,约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见于《诗经》、《文选》、《玉台新咏》等诗歌残卷,由于这类诗歌作品为数较少,且已成为传世之作,姑不在论述之列。其二,隋唐五代时期,主要包括唐代诗人专集(如《王梵志诗集》、《高适诗集》、《自居易诗集》等唐人抄卷),唐代诗文选集,唐人选唐诗等,此外还有流传于敦煌地区的僧俗人士的诗歌残卷,以及某些即情应世、针砭时弊、感慨悲怀、讥刺嘲讽的敦煌民间诗歌。根据粗略的统计,其总数可达三千首左右,统名之“敦煌诗歌”。这是一批极其珍贵的文学遗产,只要经过全面认真的搜辑整理,既可补《全唐诗》之不足,又可为研究唐代及其敦煌文化作出宝贵贡献。敦煌诗歌按其特点,略可区分为:敦煌诗人之作,释氏佛徒之作,敦煌民间诗歌,  相似文献   

8.
新出《殷周金文集成》第五册100页载有"廿三年槀朝鼎"铭二,分别编号为2693·1、2693·2,当为盖铭与器铭。鼎藏上海博物馆,器形未见。铭文旧也未见著录,此为首次刊布,少数字迹不清,但铭意可  相似文献   

9.
潮神考论     
潮神考论刘传武何剑叶潮神,又名伍胥神[1]、涛神[2]。自唐以来,被认为是主宰钱塘江潮水之神,杭人为其立庙建祠,春秋祭拜,尊崇有加,影响很大。一、传说的嬗变最早记录伍子胥被赐身死的是《左传》哀公十一年,云:“王闻之,使之(子胥)属镂以死,将死,曰:‘...  相似文献   

10.
县子考论     
子思学派是战国初期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但对其成员构成问题,学界尚难达成共识。本文首先对县子的身份做了考证,认为他是孔子弟子,为儒家人物。其次,对县子与子思之关系做了辨析,认为他是广义上的子思学派成员。再次,对县子(县成)与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六德》篇的关系做了梳理,认为不能排除县成为其作者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对其求己之学及丧礼之学的考察,认为县成与子思在思想上具有相似性,同时又存在差异性,但其相似性远大于其差异性。通过钩稽考索,县子之事迹及思想约略可知。  相似文献   

11.
唐鱼符考论     
<正>巍巍盛世的大唐王朝,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珍宝,鱼符正是其中一个独具有鲜明特色的器物。根据现存的史料来看,鱼符最早的出处在隋时,开皇九年(589)闰四月,"丁丑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1)开皇十年(590)十月,"颁木鱼符于京官五品已上"。十五年(595)五月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2)因而按史学界的一致看法,鱼符的源头应由隋开启。隋鱼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身份标识上,五品以上官员方  相似文献   

12.
宋夏疆界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三个阶段对宋夏疆界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述,清理出宋夏疆界变化的基本脉络,部分修正了清人吴广成的“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之观点。文章还就宋夏疆界演变的特点、宋夏疆界划分的复杂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蔡东洲 《文献》2004,(4):244-260
1996年,五座安丙家族墓在四川省华蓥市发现,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宋史界的广泛关注.安丙家族是南宋巴蜀地区的名门望族之一,在安丙及其弟安涣、子安癸仲领导参与平定吴曦叛宋降金的"武兴之乱"后,安氏家族更是扬名天下.  相似文献   

16.
王兴中  杨孟冬 《沧桑》2012,(5):44-47
三国蜀汉大将关羽,是国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其人赤面美髯,英姿俊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恩同兄弟,共立匡扶汉室之志,战徐州,镇荆州,在世威震华夏,死后精忠贯日。然而,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其籍贯在后世却众口不一。本文以正史为据,与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历朝各代对关羽其人的文字记述,从而达到破解关羽确切籍贯的目的。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关公精神信仰的普适度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刘歆谋反事件是刘歆参与策划的一场反对王莽统治的未遂政变,是新朝末年发生的一场严重政治危机。就刘歆参与策划谋反而言,新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是根本原因,刘氏皇族和下层民众反抗王莽统治的斗争是重要原因,刘歆的家庭和个人遭遇则是直接原因。这一谋反事件的策划者有国师刘歆、大司马董忠、卫将军王涉三人,道士西门君惠、司中大赘孙伋是主要参与者。这场未遂政变标志着新朝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使本来摇摇欲坠的新朝大厦迅速倒塌,从而加速了两汉之际的政权更迭。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柏杨河哈萨克族乡庙湾子村残存有四棱柱形鹿石和刀型鹿石,且曾出土石器,相邻的独山子村、白杨林子、宋家大坂村及魏家泉村都有岩画分布。位于庙湾子村东南约3公里处山前台地的古墓群由200多座呈东北—西南向链状排列的两排石堆墓葬构成。此类墓葬是乌古斯部族始终保持的墓葬形制。以博格达峰为标志的中天山南北地区是乌古斯部族的发源地,庙湾子村一带正位于该部族早期的核心活动区域。四棱柱形鹿石、刀型鹿石、石器、墓葬群及等地表文物表明当地文化有着较长的时代跨度,至晚自战国末以降便是乌古斯部族及其先民的栖息地。作为该部族标志的狼图腾文化是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在中天山地区形成的,绘有狼及太阳、月亮(日月)的独山子岩画出自乌古斯人之手,墓葬的时间上限早不过战国末,下限当不会晚于8世纪末。  相似文献   

19.
唐玄宗在开元十七年拜谒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四陵后,为每陵设置三千户百姓供役。三千户实即六乡百姓,属于专门服务特定帝陵的奉陵户,其中包含了"四百人"或"三百人"的陵户。陵户由诸陵署管理,从事守卫、洒扫和筑坟等日常劳作,免除课役;而其他奉陵户则被州县征派,服杂徭力役,但蠲免陵寝之外的其他正役与杂徭。唐代陵户身份并非以开元十七年为界分为贱民与良人,谒五陵大赦诏中的陵户放良仅针对五陵中贱民身份的官户,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贱民身份的官户与百姓良人一直都是唐代陵户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唐以后役制的变迁,陵户在国家管理层面一度失去役的特征,但地方实际用役逐步恢复了陵户的职役本质。总体上看,唐代陵户问题凸显了唐代役制的复杂性和唐宋役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
所谓的秦汉令,它的法源基本上是诏令,但并不是所有的诏令都有资格成为被编辑的"令";秦汉时期的令还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形式。但不能否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整理法律的必要,新的法律体系的确立与分工明细的法律形式的区分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