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纤维鉴别是纸质文物、古籍与档案保护中必要的基础工作,对于修复方案的制定、修复材料的选择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后含物,其形态与植物种群具有密切关系。本工作以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纸为研究样品,综合使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等多种仪器分析手段,系统研究各类纸纤维中草酸钙晶体的形态特征,进而探讨草酸钙晶体形态在中国传统手工纸纤维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纤维鉴别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1日,湖南耒阳。我们为期半个月的"丝路纸道"之旅,跨越三省、探访五地之后,在此告一段落。作为"纸圣"蔡伦的故乡,耒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纸"旅的起点。耒阳手工纸博物馆有一幅造纸术传播路线图,从中可以看到,两千年间,手工纸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其"纸迹"逐渐遍布全世界。我们此次"丝路纸道"的寻访,于造纸...  相似文献   

4.
油渍是一种纸张上的常见病害,以往对于这种病害如何影响手工纸性能的研究较少。本工作以纸张耐久性变化的研究作为切入点,辅以扫描电镜对油渍与纸张的共存状态的观察,以此来探讨油渍对手工纸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渍使得纸张的抗张强度、撕裂度、耐折度等物理性能有一定的降低,色差值增大,pH值降低,油渍以一种物理吸附的作用包裹于纤维之上对纸张造成影响。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油渍因为氧化酸败作用而逐渐变质,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油渍对纸张的耐久性影响在老化前期影响较大,后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华夏人文地理》2001,(1):98-99
可以说,凡是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所制造的纸,都可称之为“古纸”。在中国的古代,纸张的用途已经十分广泛,比如在纸上写毛笔字、绘画、印刷书籍;到宋代开始印钞票。不过那时的纸币是用树皮为原料的皮纸印制的。而早在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便出现了手绘的壁纸;后来印刷术发展了,便出现了印刷图案的壁纸。在过去漫长的岁月,因为还没有发明玻璃,所以纸张又被贴在门窗上,以隔风、  相似文献   

6.
在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需要对纸张进行脱色处理以除去部分顽固污渍、霉斑。本研究选取了六种不同类型的脱色剂,探究脱色处理对宣纸、皮纸、竹纸等几类传统手工纸样老化后各项理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各类脱色剂对不同纸种耐久性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氧化性脱色剂与还原性脱色剂均会使纸张各项理化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整体上,使用的脱色剂氧化性越强,纸张微观纤维受损越严重,脱色前后宏观性能下降幅度越大,而还原性脱色处理对纸张各项理化性能影响较小。在纸质文物修复脱色时,选择合适的脱色剂,可以有效减小文物损伤。  相似文献   

7.
远古新石器时代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既是中国物质文明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又是精神文明的一个源头,它从哲学、艺术、史学、宗教、文字等方面启导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彩陶文化的起源地及其传播,又佐证了我国远古伏羲文化的迁徙走向。  相似文献   

8.
闽台文化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它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体系中所占地位如何?尽管这二个问题尚未成为学者们争论的重点,但从海内外报刊发表的各种言论看,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分歧是确实存在的.笔者认为:闽台文化是一体多块的地方性文化,其中,台湾文化是闽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总体而言,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中的一个区域文化,它是中世纪中原文化的延伸,并在吸收古老的闽越文化、畲族文化与海外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开创性的地方性文化.以下我们试从民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经济结构等方而论证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周筠 《纵横》1999,(12)
澳门寺庙经历了数百年,中华文明在澳门生根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色彩。 澳门寺庙的宗教划分 澳门的宗教信仰涵盖了道教、佛教和传统的民间信仰。 澳门最原始的民间传统信仰主要为对海神的崇拜。黑沙考古发现一件彩绘浪花圈足盘,盘足上镂有  相似文献   

10.
强大的国家文化实力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文明发展中得到了有力的传播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因其文化的巨大吸引力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章立凡 《江淮文史》2013,(2):136-139
今年中共十八大期间,"白先勇的文学与文化实践暨两岸艺文合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两岸三地学者专家100余人与会。会议第一天在中国社科院本部举行,当晚观赏了白先生新推出的青春版昆曲《玉簪记》。自第二天起,会议远  相似文献   

12.
论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传统加工纸的发展历程,并详细综述了传统加工纸的加工工艺,包括传统染色、涂布、施胶、涂蜡、捶打、砑光、洒金银、刷云母、描金银、砑花纹等工艺。  相似文献   

14.
张译丹 《东方收藏》2022,(7):117-119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与古代书画的修复保护工作唇齿相依、密不可分,是中国独有的一项传统技能,然而这一技能的发扬和传承却一直只能依靠师徒之间的口手相传。笔者通过在文保行业和高职教育实践中的反复观察、研究,总结了传统书画装裱之手工软镶镜片的基础方法,包括浆糊制作、蒸画固色、画心上墙挣平、方裁画心、小托、镶料的制备、方裁、大托等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具有较强的实操指导性和理论性。  相似文献   

15.
殷辂 《神州》2010,(4):31-31
和平崛起和中华复兴是一致的,只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才会有真正的和平崛起。要实现中华复兴与和平崛起,最根本的任务是“立本”,没有这一点而仅仅依靠技术设计是没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佛教于公元67年从古印度传人我国。近两千年来,佛教逐渐与中国的本土化道家和儒家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化,对中华民族化的演变和发展曾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今天,研究佛学理论与中华传统化的关系,对于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问题.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设馆修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史学发展的两大途径中华民族是历史意识发达的民族。相传夏代有史官终古 ,殷代有史官向挚。西周以后 ,见于典籍记载的著名史官便代不乏人。如宗周有史官史佚、周任、史伯、内史过等 ,春秋时期 ,晋有史臣董狐 ,齐有太史南史 ,《周礼·春官·序官》载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职。古代的著名经典《尚书》是最早的官方历史文献的汇集。春秋时期有“百国春秋” ,见于《墨子·非命中》篇。为孟子所称道的晋之《乘》 ,楚之《杌》 ,鲁之《春秋》 ,即是各国史书中之尤为著名者。再其后 ,《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史官撰成的编年…  相似文献   

18.
《山海经》与中华文化研究中华文化之海中,最古老最有影响的一部书就是《山海经》、过上人们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现代经过许多前驱者呕心沥血的研究发现,这实际上是一部上古世界大观,它记述上古时期整个世界的概况,包括文化历史、地理地形、地貌及各地矿藏资源、动...  相似文献   

19.
赵国华 《安徽史学》2005,(1):126-126
6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各学科学者从各种角度探讨中华文化,分析其精华和糟粕,成线斐然.传播学界也从90年代加入了这一研究行列,提出了"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